2020-04-21 10:4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民 天

 

福建“非遗”中光彩夺目的集群

——福建传统手工技艺

民 天

厦门蔡氏漆线雕第十二代传人蔡水况2.jpg

厦门蔡氏漆线雕传人蔡水况

 

福建传统手工技艺是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光彩夺目的集群。其中最具特色的有:福州脱胎漆器、福州软木画工艺、厦门蔡氏漆线雕、德化瓷工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及习俗、建阳建本雕版印刷、连城四堡雕版工艺、福建土楼建筑工艺、寿宁木拱廊桥制作工艺和华安玉雕、泉州李尧宝刻纸、安溪蓝印花布、将乐龙池古砚制作工艺、将乐西山造纸技术、福安银器制作工艺和福鼎饼花工艺等16项。

福州脱胎漆器是从我国古代优秀漆器文化发展起来的,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种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中首屈一指。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历经数月方能完成,其中密闭阴干就要很长时间。它质地坚固、轻巧别致,色彩明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宝”,享誉国内外。

清代乾隆年间,福州府侯官县漆艺艺人沈绍安首创福州脱胎漆器。从此,代代相传,故有福州“沈氏脱胎漆器”之称。1920年,沈绍安第五代孙沈正镐、沈正恂把泥金和泥银调入漆料,在原有红、黑、朱、紫的髹漆技艺基础上,研制出金银、天蓝、苹果、葱绿、古铜等颜色,漆器的表达方式和手段有了新改变,作品华丽辉煌、灿烂夺目。1898年以来,福州脱胎漆器先后在巴黎、多伦多、柏林、伦敦、费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奖。1949年后,沈氏兰记漆器店改制为脱胎漆器公司,著名漆艺家李芝卿、高秀泉在设计、髹饰艺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作品荣获全国漆器造型设计一等奖,并被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用作主要装饰品。

福州脱胎漆器艺术还衍生出一个新的画种——漆画。1964年,从美术院校毕业的一些美术工作者把漆器装饰工艺技法用于绘画,创作出了一批漆画作品,并首次以独立画种参加全国美术展览。

福州软木画为“福州工艺三宝”之一,是一种“雕”、“画”结合的手工艺品,色调古雅淳朴,刻工精细,充满诗情画意,有“东方艺术珍品”之美誉。

20世纪初,福州西园村木雕艺人吴启棋以产于美洲和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栓树皮为原料,结合我国传统雕刻技艺首创软木画手工艺。栓树皮层质地轻软,纹理细密,艺人运用圆雕、浮雕、镂雕、微雕等技法进行创作,题材包括风光名胜、亭台楼阁、花鸟鱼虫和人物造型、动物形态等。画作完成后,根据题材需要,配制以挂框、立框、屏风等,组合成各具特色的完美画面。

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手工艺品种,福州软木画解放前就已畅销海外,并在世界博览会上展出。改革开放初期,福州软木画畅销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福建外贸出口创汇率最高的产品之一。

厦门蔡氏漆线雕《龙》4.jpg

厦门蔡氏漆线雕《龙》

厦门蔡氏漆线雕是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它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形成于明末清初,晚清趋于成熟。它的发展与厦门地区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密不可分。

传统漆线雕制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四个方面。除了雕塑本身,就美感而言,漆线装饰技艺是关键。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并反复舂打,成为柔软而又富有韧性的泥团,即“漆线土”,进而搓成线,即“漆线”。以“漆线”盘、结、绕、堆,在坯体上塑造浮凸的形体。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精细之处不差毫厘。

漆线雕工艺历经蔡氏13代传承,已流传300多年。漆线雕的制作基地最初在同安县马巷镇。蔡氏第11代传人蔡文沛将它迁至厦门,并首次用漆线雕来表现历史人物,且广收学生,公开家门绝技。1972年,蔡文沛之子蔡水况将漆线雕图案做成独立的装饰艺术品。这种装饰艺术品很快便成为现代漆线雕的主流产品。

德化瓷工艺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传承不断。早期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雕塑烧制技术的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象牙白”质地如脂似玉,被视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民间雕塑艺人制作的白瓷观音,素雅端庄,仪态生动,多为白瓷中的珍品。

明代,德化瓷艺人何朝宗创新技法,德化瓷塑的制作进入一个高峰期。因艺术风格别具一格,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为欧洲许多国家所收藏,晚清以后,却每况愈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在创作设计或工艺技术方面,德化瓷业都有新的提高和拓展,不仅生产了大量优质的日用陶瓷产品,而且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陶瓷作品,不断推陈出新,欣欣向荣。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及习俗是福建传统工艺技术中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它特就特在需要通过品尝的形式和过程来鉴赏。

武夷山位于福建西北部,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拥有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土壤和自然环境。武夷岩茶(大红袍)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分布在武夷山市10个乡镇,面积达10万亩,其传统制作技艺及习俗主要分布在星村、武夷、兴田、洋庄、吴屯等乡镇(街道)。

武夷岩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清初出现岩茶制作的完善技艺,首开乌龙茶制作之先河。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炒青与揉捻、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10道工序,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对茶质起关键作用的是“复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大做青”、“走水返阳”、“双炒双揉”、“低温久烘”等环节。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作为红茶、乌龙茶发源地的武夷山,与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相伴而生的茶俗,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喊山、斗茶赛、茶艺等风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建阳建本雕版印刷,从五代至前清,历时近1000年。南宋以来,建阳成为我国(蜀、浙、闽)三大刻书中心之一,被誉为“图书之府”、“书林”。其刻书历时之久、数量之多、影响之深,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出版印刷史上都甚为罕见。

两宋时期,建阳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建茶、建盏列为贡品,风靡海内外。由于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发达,加上境内书院林立,讲帷相望,以朱熹为代表的“考亭学派”崛起于此,促使刻书业兴盛,建本图书无远不至。建本雕版印刷历史上以麻沙、崇化(今书坊乡)两地为主。宋代以来,麻沙和书坊刻书作坊林立,刻印的图书,被称为“麻沙本”、“建本”或闽本等。

建阳建本雕版印刷业,由宋至清,代代相传,形成了著名的刻书世家。书坊就有“刻书十大姓”。其中,余氏、刘氏、熊氏、陈氏从宋代延至清初;黄氏、虞氏、魏氏从宋延至明末;郑氏、叶氏、詹氏从元代延至明末。熊氏种德堂营业时间最长,达4l3年。营业时间长达250年以上的有刘氏翠岩精舍、刘氏日新堂、叶氏广勤堂、郑氏宗文堂等。清末以来,古老的雕版印刷逐渐被近现代印刷术所取代,走向衰微,但雕版印刷术在闽北并未绝迹,而是以版画技艺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如今,建阳、建瓯、松溪的版画艺术成为闻名艺苑的奇葩。

建本雕版印刷在保存和传播中华典籍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历代建本古籍图书中,被列为国家级古籍善本的,数量多达近1500种。

福建土楼建筑工艺在我国传统住宅建筑工艺中独树一帜。不仅造型与功能独特,而且人文内涵丰富。土楼从造型外观上分,主要有三类:五凤楼、方楼和圆楼,除外还有多种变异形式,如五角楼、半月楼、万字楼等。这些各具特色的造型,连同夯土技术、木构技术以及建筑与生活衍生的许多传说、典故、民俗、风情,构成了一幅幅土楼文化的精彩画卷。

土楼建筑蕴含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安全防卫、聚居生活、生产需要、崇文重教于一体,营造工艺精巧,规划构筑考究,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合理安排房屋布局,使居住的楼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土楼的营造工艺继承了中原古老的生土构筑技艺,保留了大量优秀的建筑传统,成为古建筑技艺研究中的活化石。

寿宁木拱廊桥制作工艺是中国木拱廊桥制作工艺的重要分支。寿宁现存且保护完好的木拱廊桥有19座,其中6座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拱廊桥,也称虹桥,木构建拱,桥上盖顶为廊,是中国传统木构桥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类结构形式。专家认为,其建造历史至迟始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即绘有这类桥梁。中国现存木拱廊桥约110座,多集中在闽浙边界山区。这一带为古代瓯越地,峰峦绵延,沟壑纵横,造桥技艺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寿宁木拱廊桥从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至民国时期,乃至解放后还在建造,这在全国极为罕见。寿宁木拱廊桥的造桥木匠主要在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及周边地区。小东、东山楼村的徐、郑两姓,木拱桥造桥技艺共传七代人,从清咸丰年间至今有160多年历史。他们在闽浙边界建造木拱桥20多座。年近八旬的郑多金,是建造大拱跨木拱桥的主墨木匠,也是寿宁县木拱廊桥制作工艺的第七代传承人。

寿宁木拱廊桥制作工艺具有如下基本特点:改汴水虹桥的绑扎结构为榫卯结构;制作、接合、架设简便;使用较短的材料构成大跨径的结构物,最长跨径可达40米;构件能够按设计尺寸预制,用时现场装配;凡完成装配的节间,就具有一定的强度;起拱高、受力好,外观呈曲线;增加剪刀苗抗倾斜,加盖桥屋既美观实用又保护桥,还提高了桥的稳定性;内桥面弧度大,桥外形如虾蛄;桥脊重檐、歇山或飞檐跷角;桥内中间顶上藻井重叠斗拱,因而给人美的视觉享受;内设神龛、造戏台、做桥凳木床、挂楹联匾额,可摆摊设点,供祭祀、集会、歇息、休闲、交流、贸易之需。

寿宁木拱桥制作工艺营造技艺,从清中期至今在闽浙地区桥匠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现存木拱桥逐年减少,加之造桥主墨木匠相继去世,寿宁木拱廊桥制作工艺抢救工作迫在眉睫。目前,寿宁县已制定保护计划与传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