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1 10:3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刘志峰

 

古城寻韵

刘志峰

 

“啊,南音,这最能表现出古老的中原文化传统,最能使我陶醉的就是南音。想不到,这东南海隅之地,竟然有如此委婉缠绵优美动人的乐曲。这古朴典雅的音乐,不只飘荡在泉州的街头、田野,也响遍了海外诸地,特别是东南亚。那亲切的旋律,时常牵动着海外游子的心。”这是著名散文大家峻青1986年元宵节前来泉州鲤城偶遇海内外南音大会唱后,在他那篇记述南音盛会的《人共一轮月》的散文佳作中,对南音的深情赞美。

南音也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清时因受康熙皇帝赞赏,亦有“御前清客”的雅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以及两宋时期,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南音这一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2002年5月,泉州市政府正式以“泉州南音”通过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6年6月,南音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南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左洞箫、二弦、右琵琶、三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3000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泉州南音由“指套”、“大谱”和“散曲”三大部分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指”,系器乐合奏曲,各套皆由数节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共50大套,主要有《自来生长》《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跋》《为君去时》5大套。“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共16大套,多为描述四季景色、花鸟或骏马奔驰等情景,其中有4大名谱【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曲”,又称“草曲”、“散曲”。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南音以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音乐界认为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侧面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千年雅乐”、“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它在音乐学乃至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泉州南音还流传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有专家这样评价南音:“对于全中国和整个东南亚的闽南人而言,南音是故乡之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给予南音高度评价:“一个民族的传统艺术,都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英国不能没有莎士比亚的戏剧,德国不能没有巴赫、贝多芬的音乐,中国也不能没有南音。”

我与泉州鲤城有扯不断的地缘亲情关系。鲤城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中心区。在行政区域改变之前,我的故乡洛江是鲤城的一部分;现在我居住的第二故乡晋江,县府所在地即今天的鲤城。鲤城是泉州古城文化的根源,因此,说泉州是南音的故乡,实际上鲤城是泉州南音的故乡、发祥地;也因此,鲤城当之无愧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我与泉州南音也有扯不断的文缘关系,自小耳濡目染,有着很深的“南音情结”。在晋江市文化馆馆长的任上,南音是我主抓的业务工作之一;借助南音交流平台,我第一次出境——参加澳门南音社成立庆典活动,第一次登上祖国宝岛台湾——带团赴台演出,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菲律宾长和郎君总社联谊会唱……

此次,我重返古城寻韵。采访中,鲤城区文化馆副馆长栗冰女士告诉我,泉州市区早年的南音活动兴盛,后逐渐式微。较出名的有“灵裳阁”、“回风阁”、“升平奏”三大馆头,民国时期恢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码头工会的一些区分会,如浦口、东壁成立东浦南乐社,五堡、义全也都成立过南音小组。南音在鲤城地区源远流长、普及深入,乃不争之事实。

据《鲤城区群众文化志》记载:1952年12月间,市文化馆(现鲤城区文化馆前身)将市区原有的“回风阁”、“升平奏”、“回风阁俱乐部”等3馆的遗属聚合成为“泉州市南音研究社”。1961年2月间,市文化馆组织南音社前往上海华侨饭店为归国侨胞和留学生演唱南音,并应邀参加在上海市政府礼堂举行的春节联欢活动。此后,举办过庆祝泉州市南音研究社成立10周年暨中秋民间音乐大会唱、农村南音大会唱、妇女南音大会唱、职工青年南音大会唱、新南曲会唱等活动。1960年至1963年间,南音社邀集艺人座谈、收集材料,整理刻印《指谱大全》8集。1964年又编印新南曲8集80首,并举办业余南曲培训班,培训南曲新人30人;组建新南曲演唱队,先后到街头和公社演出。可惜的是,“文革”后,南音社当即被迫消失。直至1978年5月,南音社才恢复活动。1991年12月,泉州市南音研究社经鲤城区民政局泉鲤社证字第3003号核准社团登记,并按行政区域划分,更名为“泉州市区南音研究社”。从此,鲤城的南音活动迎来了一个艺术的春天,焕发出新的时代气象。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陈瑞统先生,是一名欣赏南音、了解南音、推介南音的文化人,著有《琵琶洞箫说南音》一书,同时也参与过泉州地区的历次大型南音活动的组织工作。他介绍说,自1981年起,泉州南音研究社参与组织泉州市元宵南音大会唱、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30年来举办了10余届。栗冰副馆长还告诉我,1982年,泉州南音研究社参加福建南音演出团,应香港福建同乡会、香港福建体育会和香港福建商会之邀,前往香港访问演出。此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更是非常频繁地应邀赴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联谊、演唱活动。而早在1994年11月29日,泉州市区南音研究社就与香港晋江同乡会南音组缔结为姐妹社。

在鲤城,还有这些南音团体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位于鲤城区新门街的泉州南音乐团。其前身泉州民间乐团,创办于上世纪60年代。该团曾经整理汇编翻刻泉州市南音研究社《南音指谱大全》8集、散曲23集,为南音界弦友、海外侨胞、广大南音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演唱素材。该团曾参加北京《华夏之声》演唱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乐团晋京演出盛况纷纷发表述评、报道。该团创作、演出的南音说唱《桐江魂》参加全国(南方片)曲艺调演;《归来赋》参加全国曲艺大奖赛,荣获演员二等奖,乐队伴奏三等奖;《海峡情》参加南京“中国首届曲艺节”的演出,赢得了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情洒丝绸路》荣获文化部第七届“群星奖”优秀奖;南音表演唱《深深海峡情》,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曲艺节演出荣获创作金奖、演出金奖等,赴京参加第四届中国曲艺节献演,并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交流演出。2004年9月,泉州南音乐团应邀赴法国巴黎举行南音专场演出获得成功。同年10月,泉州南音乐团与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泉州南音年”,并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演出交流,展示了泉州南音的神韵魅力。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新秀辈出,涌现出一批深受闽南侨乡人民喜爱的南音艺术家,拥有可观的演出阵容。目前正致力于继承艺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为泉州南音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而努力。

二是在王今生同志的努力下,成立于1985年6月的中国南音学会。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赵沨被选为会长。学会成立以来,先后举行3次学术座谈会和研讨会,使“南音学”方向成为全国音乐界文史界的研究课题。

三是成立于1985年12月的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该社在整理出版《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的同时,也致力于泉州南音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先后从海外争取到两部明清南音版本,并及时校订出版,为南音申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提供重要史料依据。

尤得一书的是,为了保护与抢救泉州南音艺术,时任海峡文艺出版社编审吴珊珊女士向该社提交编辑出版《中国泉州南音集成》的选题报告。获准后于1995年1月在泉州设立编委会办公室,后又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部申报“泉州南音研究”项目,1997年获准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东西方文化间对话”项目,并于1998年11月成立“泉州南音中心”。2004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依托在泉州南音中心,成立“泉州南音艺术研究院”,作为保护、传承、研究南音的专业机构。

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南音名师驻馆授艺是传承的主要方式,学艺之人可以在不同的馆阁拜师学艺,所以南音艺人常是师出多门,南音技艺的师承关系也就少有纯粹的“一脉相承”,而是呈网状的交织传承。在鲤城,泉州南音艺术家可谓层出不穷。清末民初是南音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单泉州市区就有许多优秀艺人,如丁梦高、柯豹先、林必珂、陈武定等。其中造诣最深、声誉最高、最为群众所推崇的,首推“南曲状元”、“弦管才子”陈武定。之后,有吴萍水、庄咏沂、吴瑞德、何天锡、陈天波、邱志竹、吴敬水等。后来又有林文淑、庄步联、马香缎。近来,又有黄淑英、夏永西等被确定为“泉州南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我小时候就听说过马香缎(1943—1987年)这个名字。她是泉州市区东街人,自幼酷爱南音。初中辍学从工,1960年毅然弃工从艺加入刚创办的泉州民间乐团,献身南音事业。由于聪颖好学,又有抱负,在诸名家指导下,她集诸家所长于一身,熟透十多套大谱、数十套指和散曲,精于琵琶、三弦、二弦的演奏,她的演唱行腔动人、委婉曲折、音韵甜美、刚柔兼备,善于抒发人物的内心感情,富有艺术感染力,创出了自己演唱的风格,成为广受艺术界赞誉和群众欢迎的南音艺术大师,攀上艺术的高峰。此外,她在泉州市(今鲤城区)文化馆从事南音研究和培养南音新秀工作期间,大量搜集、整理濒于失传的南音乐谱以及大量有关资料,由中国唱片社、香港温陵唱片公司先后录制了《正更深》《山险峻》《出汉关》等盒带力作。又先后受聘赴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担任南音教授,为弘扬祖国优秀南音艺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因在南音艺术上的成就,被选为福建省政协委员,担任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还出席全国第四届文学艺术家代表大会。

南曲声声,飘绕古城。入夜时分,漫步鲤城的长街里巷,处处可闻丝竹之音。甚至在百源清池畔、文庙广场、李文节祠、古厝茶坊,还有专门搭起的南音唱棚、专设的南音会所。特别是逢年过节,鲤城往往是一片火树银花、弦歌彻夜的动人情景。而每次的海内外南音大会唱、文化艺术节,更是各方嘉宾、海外游子云集古城,中外弦友同台献艺,那种“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的盛况,令人叹为奇观。

陈瑞统老师说,南音,不仅使海内外乡亲情牵梦萦为之陶醉,也深深扣动许多中外文艺名家的心扉。多少年来,他陪同专程前来观赏泉州南音活动的著名文艺理论家、音乐家、戏剧家、作家、诗人,就有王朝闻、张庚、李焕之、吕骥、冯牧、白刃、彦火、郑愁予、金庸等数十人。当花灯月影下典雅优美的南音如阵阵玉兰花香飘入心扉,他们禁不住情怀激荡,或击节赞叹,誉为瑰宝;或灵感泉涌,诗思如潮,写出了赞美南音的诗赋和文章。如著名音乐家吕骥先后题撰“南音渊源古,千载传不绝”、“南音古乐又新唱,精神文明更蔚然”等贺词,并赋诗两首:“唐宋遗韵,古朴情深。继承发展,辛苦耕耘。”“幽兰生八闽,清香飘四海。妙音传绝响,情连千里外。”首届泉州南音节举办时,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赠诗:“南音生南国,曲曲寄深情。海内寻故旧,泉城有知音。”简洁凝练地概括南音所抒发的乡音乡情是联结海内外同胞情谊的纽带。赵朴初先生泼墨挥毫书撰的咏南音诗:“管弦和雅听南音,唐宋渊源大可寻。不意友声来海外,喜逢佳节又逢亲。”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也曾为第三届泉州南音大会唱欣然题诗:“南音南曲会泉城,港澳台胞到处聆。一阕新声传海宇,何人不起故园情?”可称是深谙南音真谛,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瑞统老师还介绍说,在外地工作的泉籍文艺家对故乡的南音自然倍感亲切温馨,他们的诗文流溢着对于南音奇葩的赞美和对于桑梓故土的深情。如著名作曲家李焕之曾赋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忘心儿醉。文化古城国宝多,南曲艺术放光辉。”对植根闽南的“国宝”南音充满了骄傲与自豪!著名作家白刃回到家乡观赏了泉州元宵南音大会唱后,心潮起伏,情不能已,彻夜难眠,遂写成《古乐南音寄深情》一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并赋诗一首:“四海弦友会温陵,满城笙歌尽乡音。万民空巷贺灯节,千年古乐庆新春。”著名剧作家黄奇石回到故乡观赏少年南音弹唱表演,深为激动迷醉。他在一篇散文中写道:“听着那久违的故乡的南曲,听着令人回肠荡气的清婉的古调,尤其是听着那纯真甜美、稚气十足的童声,我恍如置身仙境,顿时觉得自己的心胸被音乐的泉水清洗了一番……它让我看到的不只是辉煌的过去,而且还有更辉煌的未来。”

他还说,有些名人虽然未能亲临泉州南音盛会,但在北京或海外得闻幽雅清丽的南音名曲,亦为它的神韵魅力所折服。如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听了南音名曲后意兴酣然,挥笔题撰“源远流长活化石,平生难得几回闻;尺八白雪千秋谱,耳福平生第一声”赠给泉州南音艺术家。剧坛泰斗曹禺先生也亲书“岂有黄金能量曲,只为赤子才放歌”墨宝,热诚祝贺泉州南音盛会成功。著名音乐家樊祖荫先生的精彩评语“词山曲海,国粹文藏。空谷绝唱,有若珪璋。”高度概括南音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价值与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泉州南音也以其独具的传统韵味影响了泉州、鲤城的其他文学艺术,如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仅在民间音乐方面,受南音影响、目前尚在鲤城流行的就有笼吹、车鼓阵、伍音吹。

据《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介绍:笼吹是流行于泉州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的一种礼仪音乐形式,也是中国民间音乐现存唯一带乐器箱笼随队演奏的乐种。相传宋代南京一藩王携一班乐人入闽,在泉州提督衙设立乐厅(在今相公巷内),用笼吹作为练兵布阵的军乐。至清代,福建水陆提督将笼吹用于宴饮等场合,乐人发展到二三百人,后来流入民间,参加场户(演奏)时各人自带乐器,由于演奏场地多在庆筵花厅,就设一个箱笼置乐器,此笼渐渐有雕花刻凤、描红镶金,成为乐队演奏的一种标志,笼吹因之得名。笼吹演奏前打开箱笼,悬挂乐器,演奏时以鼓为指挥,大鼓和南鼓(压脚鼓)均通过击打鼓的不同位置来指挥乐队,吹曲牌为主,打击乐配和。笼吹演奏风格有二:一种是由大唢呐合奏,加大锣、大钹、大通鼓吹奏《将军令》《得胜令》《秦王破阵乐》等大曲,威武雄壮、高亢激越;另一种用小唢呐、品箫、弦乐等演奏南音的曲牌《雁声悲》《我为你》《暗想暗猜》等,轻柔幽雅,节奏舒曼。还常以套曲形式出现,一般由三五个曲牌组成,开头有一个固定的引头(惠子),接一首较慢的曲子(宽三寮或紧三寮),第二首是较快的曲子(紧三寮或又叠拍),最后以一段锣鼓或大吹曲为结尾。场面较大的演奏,结尾为三落大吹。

再一种是泉州车鼓阵。车鼓是古代笳鼓的谐音,车鼓阵是流行于泉州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起于明盛于清,常见于民间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泉州有俗谚“乡下车鼓乡下打”,原意是泉州车鼓阵,各地表演的内容形式、技巧不尽一致,自成风格。较有代表性的车鼓阵是以两名唢呐手在前面开路,打鼓者居中,敲锣、钹等器乐具者分列左右两行,随后还有演奏琵琶、二胡、三弦、洞箫、拍板,以及钹、锣、小铃等等乐器的艺人,阵容相当可观。车鼓阵的表演形式为:敲鼓手把鼓放在支架上挂在胸前,敲鼓者边走边敲打着鼓点等。队员每人手执乐器,有琵琶、洞箫、唢呐、三弦,沿街沿路走着敲击奏打,车鼓阵阵,音乐雄浑,还唱着南曲或民间小调,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泉州车鼓阵表现力丰富,不仅表演形式因地而异,而且演奏感情也因事不同,如喜庆车鼓气氛热烈,出殡车鼓则低沉厚重。鲤城区的车鼓阵传统上都是男人表演,1953年合作化时期,城郊高山村始建妇女车鼓队,后来被昵称为“车鼓婆”。车鼓婆传承车鼓阵的阵式,又经过整理、加工演变而来,由妇女组队表演,人人手执打击乐器,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舞步,神情自然。车鼓阵具有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既保留古代劳动人民原始、朴素风格,又与民间小调和南音相结合,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此外,鲤城还有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山后伍音吹。“伍音吹”又名“五音吹”,原系明代行伍乐种,威武雄壮,流行于闽南泉州民间,也是一种在婚丧喜庆、神诞祭祀、花筵宴饮等场合所用的吹鼓乐。鲤城坑头社区山后大乡村,为陈姓聚居地,三世祖顺公因打击元兵殉难北平敕封武略将军,世代武荫传家,由于这个缘故,自明代开始即有行伍乐曲“伍音吹”的传承,约有400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这一乐种是从北方传入闽南,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闽南的民间戏曲、民歌、民间器乐曲中许多精华,形成了浓郁地方风格,其曲调既悦耳悠扬,沁人心脾,又雄浑威武,鼓舞斗志。伍音吹乐器简单(鼓、锣、钹、吹),一支乐队一般为10人左右:唢呐2人、笛子3人,吹京戏曲牌、打击乐器由5人演奏均用北锣鼓。管乐中以唢呐为主,打击乐以板鼓为主。演奏时以吹奏曲牌为主,打击乐配和,随乐声慢、中、快的速度变化,而形成一首完整的乐曲。演奏形式为行进演奏和舞台演奏两种。行进演奏一般是打击乐在前,管乐在后。舞台演奏一般是管乐列前,打击乐坐后,也可以站立表演。据传原有曲目上百首,传承至今仅存30余首。现存伍音吹曲牌内容很丰富,曲调通俗明快,节奏轻捷热烈,主要曲目有:《军前仕》《捷利》《回军尾》《百家春》《招军闷》《利锦》《点艳兵》《小过场》《打七下》《安子见》《风入祥》《半空中》《小花鼓》等,均为手抄工尺谱。

它们与南音同样漾荡在古城泉州、漾荡在鲤城人民和海外游子的心中……

“在闽南的侨乡泉州,有一种声音,最为摄人魂魄,动人心弦,甚至能够勾出你欢乐、悲怆、哀愁、温馨种种感情。这声音就是乡音。而那乡土味儿最浓、最真、最纯,也最能挑动游子万缕乡思的,就是南音。”一位作家如是描写南音。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