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剪纸如是观
朱谷忠
对于艺术而言,我感觉自己始终是一个旁观者,虽然小时候也曾想当一名艺术家,但强烈的内心愿望一直未能与自己的天赋成正比,落空便成了这个梦想的结局。不过我想说的是,尽管如此,作为一个艺术的观赏者或门外汉,倒也常常从我喜欢的各种艺术领域汲取了些微的营养,使我在舞文弄墨方面颇为受益。在这里,我还想告白的是,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的民间艺术,而民间艺术中最能使我激动甚至流连忘返的就是剪纸了。
有不少专家曾这样归纳,说中国剪纸分南北两个派系,北方剪纸以阴镂为主,塑造写意形象,粗犷而淳厚;南方剪纸则以繁多线条为主,构成镂空写实形态,繁复而清秀。这些说法对我来说,在欣赏剪纸艺术方面极具指导性。然而,我喜欢剪纸,仍只是一味觉得这种艺术形式最能确凿定位出我的童年、青少年、青年时期对故园的一种眷恋,以及对春夏秋冬一切景物的一种认知。我看剪纸的同时,记忆中的村庄、河流、庄稼、瓜果、牛羊、小鸟、山花、野草等,还有我喜爱的姑娘的身影,都会在我的脑海中一一闪过,使我回味出简单生活里的一些温馨和成长过程里的沧桑。
是的,任是谁也无法让生活的脚步停下来。但时至今日,我仍对剪纸艺术情有独钟,确是因我也慢慢发现了剪纸艺术中有一种潜在的原生态,一种稍有生活积累就能打开和探知的生命体验。因而,当我来到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漳浦县时,激动的心情,足以让我在一天之内就挥洒出数首诗歌。
漳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南端,海岸绵长,田园肥沃,花果驰名,文化荟萃。而源远流长的漳浦剪纸艺术,自唐宋时期就非常活跃。据《漳浦县志》载:“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大张灯烛,剪彩为花,备极工巧。”随着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剪纸在当地已应用于各种婚嫁寿育、崇拜活动;明清以后,剪纸艺术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漳浦的剪纸艺术不但得到了高度重视和保护,各级文化部门也对这一艺术瑰宝进行挖掘和研究,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接班人,使漳浦剪纸以她的神奇、独特、秀美、隽永,出现在全国各级各类民间艺术展览会上,并在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漳浦的一些剪纸艺术家,从此也走出国门,在世界许多地方举办专场剪纸表演,巧手神剪,飞夺天工,观者蜂拥,好评如潮。许多精粹佳作,也成了一些博物馆的馆藏和收藏家的瑰宝。
在漳浦,现已拥有近千人的剪纸作者队伍,老、中、青、少,各显神通;但只要说到剪纸,人人都会首先提到四位老妇人的名字:陈金、黄素、林桃、陈匏来。这四位已经经受了近一个世纪风雨历练的著名剪纸艺术家,不仅是南方剪纸艺术流派的杰出代表,也是漳浦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骄傲和可亲可敬的老花姆。南京东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张道一曾把她们的剪纸称之为一种“在她们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所反映出的文化形态”。这四位老人,可称之为真正的农民和渔民,她们从小目不识丁,长大后日夜操劳,剪纸绝非职业,只不过是一种天生的爱好,需要有自觉的传承、长年的素养。有谁能够想象,她们在各自年轻时,是怎样地偷空独自幽闭在房中勤学苦练,飞驰巧思,不带功利,只以兴之所至,为自己或为亲近的人剪出清丽秀美而又雅俗共赏的花样;又有谁能能够想象,一年年过去了,当芳草再次染绿细碎的鸟声,她们剪下的作品,是怎样宣泄了各自的心灵,寄寓了各自的情感?甚至她们自己大约也不能想象,各自的剪纸,又是怎样创造并丰富了自己和他人的精神财富。我在一本题为《福建漳浦剪纸集》里仔细品赏了她们的一些代表作,真可谓各个富极工巧,张张令人激赏。其中,陈金老人的作品构图灵巧,刚柔相济,粗细有度,节奏和谐,极具装饰性、浪漫性;黄素老人的作品则造型严谨,细腻雅致,贴近生活,朴实自然又神形兼备;陈匏来老人作品虽夸张但又质朴,说古拙却又健美,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巧的创作手法。最令我倾心的是林桃老人的作品,纯朴稚拙,简练明朗,想象力出奇、大胆、丰富。她不识一字,却能运用抽象纹饰进行艺术处理,使作品具有浓烈的原始趣味,其形具神在,宛若天成,难怪会被美术专家们称之为民间的毕加索。事实上,以上四位老人的作品,都各自显现了自己极高的心智,并以此通过不同的手法,把人们常见的人物形象,不同时期的吉祥欢乐,以及牛、马、羊、鸡、鸭、鱼、蚌、莲、瓜、五谷杂粮等形象巧妙地套进主体构架之中,并以成熟的剪法,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民俗、风情、变迁、美感。真所谓:“谁将妙意寄工巧,溪藤雪莹金刀小。丹青退舍松煤枯,剪出天真数分秒。”
以剪为伴的四位老人,不但以无声的艺术语言和成熟精湛的手法,给剪纸艺术留下弥足珍贵的传世之作,也影响和带动了漳浦有志于剪纸艺术的一代代才人。在漳浦采访期间,我不但听到了老艺术家黄素、陈金的高足陈秋日在抢救和继承民间遗产方面做出贡献的动人故事,也听到了获得“中国剪坛十把金剪刀”最高荣誉称号之一的民间艺术家高少苹在世界诸多国家献艺的佳话。该县和陈秋日站在同一行列的民间艺术家还有郑小蕊、高秋云、吴碧娜、洪淑金等人,她们较完整地继承了传统的剪纸艺术,创作风格成熟、稳健,在题材领域上都有较大的突破。而以高少苹、陈燕榕、张少苹、张峥嵘、陈斯婕、姚爱红、欧阳艳等人为代表的青年创作群,则在传统剪纸技法和风格上锐意创新,作品更注重贴近现实,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
我走访了在漳浦县已拥有自己剪纸艺术馆的高少苹和陈燕榕。她们都热情、大方、诚挚,特别对民间艺术富有创见。在和高少苹谈及剪纸创作时,她清脆的嗓音毫不掩饰地道出自己心中的秘密。她说:“我创作的欲望和冲动有时常常是由一首歌、一句话、一个场景或一个回忆引起的。”她师从黄素,又得到林桃的悉心指导,15岁时创作的《12生肖》就被选送到台湾参展。1985年出道至今,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性剪纸艺术大赛,共获奖27次。看过她剪纸作品的人都会发现,经20多年的磨砺她已铸就了一身圆润秀丽、纤巧精细的精湛技艺。她又坚信,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进一步拓展至国际殿堂做出新的贡献。
而说话舒缓的陈燕榕,则敏学多思,在剪纸艺术方面善于发掘,精益求精。她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山水和12生肖形象方面,常能以古典意蕴与当代意识相融合,有独到的构思和匠心独运的品位,令人耳目一新。
在漳浦,我敬仰的剪纸艺术家和深深羡慕的富有才气的中青年,甚至才七八岁的小剪纸家太多了,我无法逐一去拜访他们,观赏他们的作品,聆听他们的见解,但我却不忘在能搜集到的资料里认真地揣摩他们的作品,通过作品去认识他们,并在心中把他们默认为良师益友。事实上,在我能看到的漳浦当代的剪纸作品中,我也能通过那些作品读出漳浦老少艺术家对生活潜在的一种真情,一种浓烈的生活气息,一种对艺术探求的执着、细微和无所不在的创造。我的感激和深深的思忖,也常常不知不觉地充填在这一切作品之间,这也使我感到一种格外的温暖。
世代相传、源远流长的漳浦剪纸,素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征服世人,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剪纸艺术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诸如如何使剪纸成为漳浦能够做大做强、独具特色的产业,仍需在实践中进行勇敢的探索。从老一辈的漳浦剪纸艺术家和新一代的漳浦剪纸艺术家的作品中,我已经感受到漳浦人所具有的心灵内涵和审美高度。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剪纸,我相信它会继续保持对生活和社会的敏感;也许,在丰富的感受和冲突性的思考之中,漳浦剪纸也已赋予了自身不凡不俗的一种新的诗意。到那时,老一辈的传世作品,中青年的探索求新,小朋友的童趣拙意,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显现出漳浦剪纸艺术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繁荣景象。
眼下,春的脚步已迈进夏的边缘。在回程的路上,恰逢芒种季节里特有的小气候,一会一阵大雨,一会一阵阳光。我突然想到,这情景也如同漳浦的剪纸,阳剪为阳光,阴剪为大雨,阳剪为主,阴剪为辅,互为补充,密切配合,正洒脱地剪出漳浦初夏的海滩、山川和大地,使我的心灵顿时开启出无数的窗口,镶嵌了一幅幅漳浦剪纸般美丽的画图。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