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4 23:5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吴 谨



思政凝心 山乡巨变

——古田县新农村建设侧记

 

   

 

 

古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全国著名的食用菌之都、水果之乡。近年来,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古田县农村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县农办一位朋友的引领下,我先去了卓洋乡秀峰村。时值“东风不老”的小阳春,车子从城关出发,在宁古线上驰行,一个拐弯后进入了村道。远近的山丘、田野从车窗前闪过。漫山遍野吹来极新鲜的空气,阳光普照着正沁发苍香的秋山草木,不时闻得路边树丛中清脆的鸟唱虫鸣,这感觉,很是惬意。

2004年3月,我被下派驻村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当时的总体感觉是:农业生产有发展,但缺乏后劲;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但品质偏低;农村建设有进展,但缺乏规划;农村各项事业不断推进,但管理不够规范。

现如今,9年时间过去了,中央的“三农”政策始终在不断推行,尤其是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大量的资金、物资、项目涌向农村,而作为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获得“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福建省农业厅2010年授予)荣誉的古田县,会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展示自己?这个获得“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百强村”称号(中国食用菌协会2009年授予)的秀峰村,又将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呢?

 

“更高、更快、更强”

 

车子沿村道行驶了约10公里后,来到了村郊。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绵延数百米的连片菇棚从远方的山脚逶迤而来,又转向直接村头的房屋群,规模宏大,蔚为壮观。这数百亩的食用菌厂房已经告诉我,如今的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已经形成。

来到村里,我们看到道路宽阔,路边新居栉比。村支书余雪仙接待了我们。这位年届54岁,当了近30年村干部,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等殊荣的支书向我介绍起村情,秀峰村是革命老区村,是全乡第二大行政村,总人口3000多人,海拔800多米。她还将本村的交通、水、电、人力等情况都告诉了我们。余支书说:秀峰村的发展,多亏了有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上的好政策、好项目。而在一旁的几位村民则告诉我们:秀峰的发展,也多亏了有余支书这样的好干部。

余雪仙最大的特点就是肯想敢做,她长期扎根一线,脚踏实地,带领全村干群大刀阔斧地把村里的各项事业做大做强。2006年她刚任支书时,正值新农村建设初期,当时在全县培植首批示范村的规划里并没有秀峰村。她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并带领全村群众努力创造条件,几经周折,终于成功争取到建设示范村的份额,得到了相应的扶持资金和项目。这些年来,她牢固树立产业化意识,打破部分群众“单干”搞生产的传统思想,通过组织成立反季节、无公害银耳生产合作社等,组建银耳专业队三十多支,带领村民年生产银耳、猴头菇4000多万袋,年产值7000多万元,实现生产规模化,管理规范化,有效提高了抗风险能力,村民的收入得到大幅提高。

我们在村里连片的食用菌菇棚中穿行、参观,险些迷了路呢。余支书告诉我们,如今秀峰村除了主打产业食用菌采取多种经营,每年兼种猴头菇1000多万筒,金针菇、杏鲍菇等菌类100多万筒,产值上亿元外,还结合林竹、蔬果、商贸等多种经营,共同推进全村的生产发展。

秀峰村可以看作是古田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正是广大干部群众解放了思想,创新了思路,才能定位更高;多方推动,形成合力,才让发展更快;多管齐下,全面发展,才使村经济实力更强。这种模式和路子,可以算是古田县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范本了,我想,我们是否也可以借用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来形容它呢。

 

“腰包鼓,跳腰鼓”

 

说起“激情红桥”,秀峰人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称这是秀峰最靓丽的一张文化名片。其实,这更是秀峰人幸福生活的写照。我对“红桥头”的了解,始于2009年10月中旬。那天,在古田举办的临水宫陈靖姑真身巡游台湾起驾仪式上,有支女子腰鼓队表演得十分精彩。一位50多岁的大姐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全村都富了,有时间更有心情去学跳舞了,这要是在从前,有上顿没下顿的,哪有心思去跳啊?”站在旁边的一位大姐笑着帮衬道:“这叫腰包鼓,跳腰鼓!”引得大家都笑开了怀。也就是那次,我知道秀峰还有个她们经常演出的“圣地”——红桥头。

“红桥头”指的是秀峰村里一座小桥的附近,算是村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每当夜幕降临时,这里便好戏连台。歌声、琴声、号声、腰鼓声和着姑娘们的舞步声、棋迷们的喝彩声,汇成了一曲乡村交响乐。

秀峰村有多家旅馆、酒店、超市,有电信、邮政、卫生所等服务机构,更有颇具水准的闽剧团、模特队、礼仪队、歌唱队、舞蹈队、鼓号乐队等文艺团队,还有全市农村唯一的“流动妇女儿童之家”等福利性活动场所,我们不得不发自内心地对秀峰村群众能在乡村里过上小城镇的生活而赞叹。

秀峰村吸引外流人员返村,外来人口入户,让村子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实,在古田县像秀峰这样产业发展、村兴农富的村子还有很多,比如正在打造“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的卓洋村,食用菌大村永安、前垅村以及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韦端(农业部2012年授予),大桥镇的沂洋、沽洋村,城东街道的“古田鲤鱼溪”廷墩村,鹤塘镇西洋、后彰村,黄田镇的双坑村等等。

近年来古田县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成效显著,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76元,在宁德市率先突破万元大关,位列全省各县第20位,实现了农民收入大跨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文明看得见,更听得见

 

秀峰人注重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和谐共处是对农村干群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村各项事业成功推进的重要保障。秀峰村成立的食用菌生产协会、生产合作社、巾帼科技致富协会以及三十多支银耳专业队等,都是村民自觉建立的合作组织,是在生产中体现合作精神与和谐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村委会我们看到有几个村干部正在协调解决一起群众山林纠纷,当事人和村干部一起,说事讲理,经过一番调解,矛盾双方达成相互谅解,纠纷得到初步解决。乡里分管综治的余副书记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以来,乡村的风气不断好转,县委、县政府也在创建和谐新农村方面提出新要求,例如要求在乡、村两级建立“群众问题排解”组织,来解决矛盾纠纷。像这一类的纠纷如果是放在十年前,双方就很可能会大打出手,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些年在农村亲历亲见的乡风变化告诉我:文明,已经进入了广大的乡村,正在千家万户中生根发芽。

在古田的乡村,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热火朝天投入农业生产的画面,农闲或节日,能看到群众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和学习活动,听到自编自导的吹拉弹唱声,抑或是琅琅的读书声……

走访完秀峰村,我们要去下一站:城西街道华福新村。我们的车子在不够宽敞的村道上,遇上了两部运货的拖拉机。当我们停车想让对方先通过时,发现对方已早一步靠边停车了,农民司机从拖拉机驾驶室探出身子,伸手做了个让行的手势,并按了表示让行的车喇叭。那个让行的手势,和那声让行的喇叭,就像一个乡村文明的标记,印入我的心头,成为温暖的记忆。

 

“飞来村”与“飞来厝”

 

华福新村坐落在城西街道古谷水公路西侧,距城关2.6公里。我们到达华福时,已过了中午饭点,但我们丝毫没有饥饿感,因为我们早已被展现在眼前的美丽村貌所吸引:一片占地上百亩的全新村居,有序地排列着,清一色的城镇套房样式,屋舍整齐,街道宽阔,各种设施齐全。即使新村已经被青山绿水所环绕,但设计者仍不忘村落内部的大面积绿化和美化。村子里四处花香鸟语,生机盎然。新矗立在村中的枣坪村文体活动中心前方有一座文化公园,甬道平整连通,花坛、花带错落有致,配以休闲长靠椅,新潮款式的路灯,环境亮丽。我们走在宽阔平整的村道上,沐着和煦的阳光,迎着拂面的暖风,心情感到特别的愉悦。

这里原本只是荒山野岭,这个村子仿佛是从哪个地方突然间飞来平放在这里似的。杭州有个“飞来峰”,而这华福新村也可以称之为“飞来村”了。

华福新村原为2008年县政府经过统一规划, 精心选址,作为枣坪行政村下属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坑头顶自然村整体搬迁的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当时以枣坪村支书陈家微为代表的村“两委”班子四处奔波,最终争取到这个整村集体搬迁的项目。新村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完成后可安置200多户、1000多人,由于选址好,规划科学,环境优美,如今已吸引了许多其他自然村的村民入住。目前,华福新村已成为福建省造福工程示范点、省纪委扶贫挂点村、省海西魅力乡村和古田县高标准、高起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我忽然想起前一段时间,一位农民朋友要我陪他回山村老家,帮他拍摄他与因地质灾害而毁坏的破宅的合影。他告诉我:现在政府的政策好啊,有造福工程搬迁补助款项目,我拍照是为了提供事实证明,到时有了这些补助,我就能顺利地搬到镇上的新居去了。我想,这新居不就是受灾农民得到的“飞来之厝”吗?

据了解,近年来全县共投入建设资金3.8亿元,造就“飞来村”40余个,万余人得到“飞来厝”的政府补助。据了解,仅2013年古田县就已投入1亿多元,成功打造了14个“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身心健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憩、宜游的“美丽乡村”。

 

理事会,会理事

 

参观完华福新村,我们前往水口镇走访连体的“美丽乡村”:溪岚村和湾口村。

我对这两个村有着很深的印象,缘于溪岚被评为全省第一名的脐橙品牌“古水金钟”(福建省农业厅2010年评定)和湾口的招牌食品“鱼丸”。这两村位于闽江中游316国道边,都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水口水电站建设的重点淹迁村。两村共同形成一个半岛,伸入闽江库湾,两村之间的界线仅为一条滴水沟或一堵墙,一条弧形的水泥路迂回于半岛边缘。

走进依山傍水的溪岚、湾口,远眺满眼青山秀水,美不胜收,近观则绿树红花夺目,相映成趣。园中硕果累累,水里鱼虾欢腾。更见百姓安居乐业,村民笑语欢声,处处呈现出生机蓬勃、文明祥和的新气象。

这两个村都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共有3000多人口,由于两村同在一个半岛上,大家在生产上合作,生活中共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去年,县委吴达金书记挂点溪岚村后,水口还成立了溪岚、湾口“两村一体整村推进”项目指挥部,镇三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兼任正副指挥长。目前,该项目已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建设。在推进项目的同时,他们还引进技术、人才,他们请福州规划院、集美大学的专家团队对村子建设进行规划设计,请市委办经济学专家江明融博士进行、科学发展的宏观分析与指导等。

溪岚、湾口村的水产养殖业、林业、水果种植业都已颇具规模,群众的生活也相当富裕。我想,有了这两村固有的区位、政策、资源、人文等优势,加以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项目的实施工作一定能取得成功,乡村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而这两个村更令我关注的是他们在民主管理上的特色。溪岚、湾口两村的主干,高度重视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健全和落实议事、办事公开等管理制度,并长期坚持贯彻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两村一体整村推进”项目有不少比较大的工程,如“85”平台险情治理、道路与边坡建设、景观绿化、供电线路改造工程等,每一个都是百万元以上的项目。为了确保工程招投标的阳光操作,确保工程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进度,防止偷工减料等问题,两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对工程实施全程民主管理,两个村都成立了“项目理事会”,成员深入工程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参与、监督、管理的作用。

负责项目现场指挥的镇人大池主席告诉我们:溪岚、湾口两村的项目理事会成员共有12人,他们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有了他们的参与,群众的工作好做了,工程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通过民主管理,不仅有力促进了村“两委”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而且呈现党组织聚人心、村干部得人心的氛围,大大改善了干群关系,使乡村更加和谐,乡风更加文明。仅溪岚村近年来就获得了“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10年授予)、“市第十届文明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古田县长期坚持开展农村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大力推行农村“五要”工程,即: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倡导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遵循“小事通气、大事商量、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的原则,增加村务公开透明度,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健康、和谐、稳定发展。

本文原载于《走进古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