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兴集团的 “行远”之路
石华鹏
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受到全中国乃至世界关注。此后,莫言成为“新闻体”,与莫言有关的事件均受到关注。2013年5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在北京揭牌。莫言出任该中心主任。一个半月后的6月26日,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在京师大厦隆重举行。这是该写作中心获得的首笔捐赠1000万元。全国媒体一度对此事广为报道。
但少有人注意到,完成首笔捐赠的是福建祥兴集团总裁薛行远先生。行远先生的义举得到了全社会的赞誉。
北师大校长董奇教授对薛行远先生及其夫人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薛先生在继捐赠我校一亿元设立‘创元教育基金’后,又捐赠1000万元设立‘国际写作中心发展基金’,这不仅仅体现了薛行远先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体现了他心系教育、关怀文学的远见卓识。”
莫言先生对薛行远先生的慷慨捐赠也表示了感谢,他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创作者的辛苦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关怀。薛先生是优秀企业家的代表,他的捐赠体现了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
2013年初冬,我有幸走进祥兴集团,与祥兴近距离接触:下到繁忙的车间、与年轻的工人和管理者交谈、参观展示中心和集团总部……了解了一家靠箱包制作起家的小企业,是如何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渐成长为一家集箱包制作、纺织、塑胶、金属、跨国公司、国际贸易、高等教育、高级酒店经营管理、房地产开发、大型商业城建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的。走进祥兴集团的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触动:20多年的潜心经营,20多年的励志前行,薛行远总裁和近3万祥兴人从来未曾忘却“行之更远”的宏大梦想。有梦想,坚持梦想,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不仅是祥兴集团践行的方法论,也是他们的价值观。
梦想祥兴:从箱包制作起家打造百亿产业园
祥兴集团总部位于美丽的“侨乡”——福清龙江之畔,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和美观整洁的厂区大楼分区林立。让人想不到的是,福厦高铁一座高架桥横跨厂区穿行而去,每当“和谐”号动车呼啸而过时,身处祥兴集团的人们或许会产生一种联想,迅速发展、壮大的祥兴集团正如这列快速前行的动车,在自己的轨道上留下美丽的身姿。
总部大楼一楼布置了一间简洁明朗的展厅,进门左边是祥兴集团生产的各种箱包,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漂亮无比。右边是各种图片和荣誉展示区,展示了祥兴集团创业、发展、壮大、未来规划的全过程,各类奖杯、牌匾、奖状摆满展台。一路参观过来,让我们感慨不已:一家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走到世界,这期间需要它的当家人和他的员工付出多少智慧和汗水啊!我们不得不提到祥兴集团的当家人、被誉为“箱包大王”的薛行远总裁。
薛行远出生在福清乡下一个普通村落。1981年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县城一家集体企业做学徒工。1985年,薛行远进入一家国有企业——福清皮塑厂,做业务员。他聪明好学,专心钻研业务,很快被委以重任,担任业务厂长,他以突出的业绩在皮塑行业内小有名气。然而到了1991年,国企改革大浪淘沙,福清皮塑厂“转企改制”被清盘,一时间整个厂子的200多名员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薛行远能力强,员工们恳请他留下来,带领大家挣口饭吃。而此时已经有外资企业向薛行远抛出了橄榄枝,“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跟我辛苦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失去生活的保障吧!”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薛行远决定留下来,与大家共进退。
皮塑市场虽水深不可测,但天无绝人之路。眼界开阔的薛行远了解到,当时国家鼓励外贸出口,重视企业向外拓展,他看准时机,于1992年创办了福清祥兴手袋有限公司,带领他的员工开始创业之路。也就是从那时起,祥兴公司开始了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艰难岁月,为日后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打下了基础。
为了生存,他们“脚踏实地,积沙成塔”,从点滴做起,干别人不愿意干的小活,哪怕是几十个手袋的订单、甚至不挣钱的生意也接。他们“追求最佳客户满意度”,认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发展规律,胸中装着“优胜劣汰”的进化理论,与时俱进,埋头苦干,精益求精,薛行远和他的员工对成功梦想的渴望从未曾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20多年的奋斗,一个成功、庞大的祥兴集团矗立在龙江之畔。
如今,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北美一些主要机场,从任何一架飞机上下来的乘客,他们所携带的箱包,平均每5个中就有1个是产自祥兴(福建)箱包集团的,因为祥兴每年生产各类包袋约8000万只,绝大部分出口国外,远销北美、南美及欧洲、亚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在集团总部福清和安徽分厂的155条专业生产线上,2.4万余名熟练技术工人和设计师,每天都在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品牌及运动产品(如瑞士军刀、新秀丽、铁塔、锐步、李宁、卡帕等)进行设计与生产制造。如今,祥兴集团与300多个国外著名品牌达成了战略合作,诸多国际品牌如瑞士军刀等授权祥兴为总代理,在中国设计、生产与销售,祥兴产品品质已达到世界标准。
除了与世界著名品牌合作以外,薛行远和他的祥兴还有一颗发展自己民族品牌的爱国心。薛行远说:“箱包是传统行业,永远也不会消失。我们在弄清了行业发展规律、积累了足够经验之后,自然而然要发展自己的品牌,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事实上,祥兴箱包集团一直以创造民族优秀品牌为己任,从熟练技术到引进人才,从贴牌到创新自主品牌,达成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祥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箱包企业。
从1998年开始自创品牌到今天,祥兴旗下拥有自创品牌“HIGHLAND”“COTS”“SMART”等,其中“HIGHLAND”于2010年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以上品牌在国内已有28个办事处,各地设有1000多家专卖店及专柜。多年来,祥兴集团一直被评为中国箱包第一生产出口基地、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出口企业5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441名)、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工业企业50强(46名)、福建省经济百强企业(81名)、连续十年荣获福清市十大纳税企业、福建省诚信纳税大户等众多荣誉称号。2012年集团产值65亿元,集团纳税总额4.3亿元,公司固定资产超过47亿元。
梦想的翅膀并没有停止飞翔。薛行远和他的祥兴集团已经开始踏上圆梦的新征程了,他们计划把祥兴集团总部工业园,建成一个集箱包、原辅材料、产品研发、产品检测、制造、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的祥兴百亿产业园。为此,他们提出了达成目标的5个项目规划:一是年均产值可达30亿元的“新秀丽”项目,国际著名箱包品牌新秀丽决定注资祥兴集团,双方共同投资1.1亿美元打造箱包事业国际化发展机遇;二是年均销售额可达10亿元的世界高端PC航空箱制造项目;三是年均产值可达25亿元的国际箱包品牌生产制造项目;四是年均产值可达10亿元的“花岗岩”项目,2013年祥兴收购了世界顶级品牌之一的美国户外运动品牌“花岗岩”;五是集团已经收购的国外知名品牌的生产制造项目在国内市场年均总销售额达38亿元。
李白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梦想的风帆已鼓张,祥兴之船已出海,一切在期待中。
多元祥兴:长续发展立于专业成于多元
祥兴集团是靠箱包起家并扬名于中外的,但薛行远明白,一个企业要长续发展,必须立足于专业,成就于多元,就如同那个朴素的道理——鸡蛋要放到不同的篮子里一样,反过来,要获取更多的鸡蛋,就必须有不同的篮子。
在祥兴集团总部,我参观了薛行远总裁的办公室。与有些大老板的办公桌上少有文件不同,薛总宽大的办公桌上直溜溜地摆着成十沓文件,每沓文件都摆放得十分整齐。公司苏副总介绍说:“一沓文件就是一个事业部或者一个项目的有关资料,对应的就是一种思维,薛总的思维是多元的,集团的发展也是多元的。”除了在自己的根基行业——箱包制造工业上继续做大做强以外,祥兴集团跨入了更多的领域。
教育领域。2006年,祥兴集团投资的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位于河北省黄骅市)开始创建,2008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000多亩,总投资13亿元,在校生1.2万多人,在全国298所独立学院中位居第5名,在河北省18所独立学院中位居第1名。2013年,祥兴集团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携手福清市政府联合创办“北京师范大学福清附属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规模上万人,总投资约8亿元。此外,祥兴集团还将与清华大学合作创建清华大学福清联合研究院,与台湾辅仁大学合作,拟筹建“福建辅仁大学”。
酒店经营管理领域。2013年8月,福清市地标性建筑、福清市首家五星级酒店——创元千禧大酒店正式开业。总投资达8亿多元的创元千禧大酒店是祥兴集团与千禧国敦酒店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打造的一家集客房、餐饮、商业与娱乐于一体的国际五星级酒店,它的开业实现了与全球几十个国家五星级酒店的资源共享,也掀开了祥兴集团正式涉足高级酒店经营管理领域的崭新一页。此后,祥兴投资的北交大酒店、创元(安徽)国家大酒店正在筹建中。
房地产领域。祥兴集团投资发展事业部下设多家房地产开发项目及商业卖场,在福建、安徽、山西、湖南、河北、天津、山东、内蒙古等省市区均有成功的开发项目,年开发能力达百万平方米以上,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商业卖场逐步向大型化、综合性转变,年销售额达20亿元以上,被选为“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单位”。
纺织领域。2009年,祥兴集团成功收购了原国有企业安徽华源麻业有限公司,成为世界亚麻协会会员单位,祥兴的员工团队陡增1万多人。
金融投资领域。2010年7月,祥兴集团投资成立泽融(福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投资范围广,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经营为核心,以资本运营为手段,为集团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祥兴集团还投资成立了安徽祥兴投资发展集团,为安徽投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祥兴集团旗下拥有7个事业部:箱包工业事业部、国际发展事业部、投资发展事业部、教育发展事业部、酒店管理事业部、祥兴(安徽)投资发展集团和中国市场事业部,在世界各地的下属企业多达58家,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祥兴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并非盲目,也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周密考察论证的结果,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结果。祥兴集团多元发展硕果累累,靠的是两件“武器”:
一是专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薛行远说:“选对人才就应该不会错。用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在选才上,薛行远尤其注重是否能认同祥兴的企业文化、是否具备实操经验,他认为只有真正融入祥兴,才会静下心来做事而不浮躁。集团吸纳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比如在研发团队里,就有400多名精英分布在设计部、产品检测部和技术部等部门;比如在国际发展事业部,也有众多精通外语和经营的专业人才;比如在酒店管理经营上,借用的就是全世界最强的管理企业的专业人才。用薛总的话说,是“我们在前面搭台,他们在后台管理”。
二是创新。创新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开拓精神,薛行远和他的集团历来重视创新。在普通人看来,箱包生产、制造的科技含量是很低的,其实不然,在材料、制作方法等方面,讲究是很多的,是有很多创新和创造可能的。为了在同质竞争日益严重的箱包企业中脱颖而出,保证品牌的知识产权,祥兴集团自2000年起,制定了科技创新三部曲。2000年集团成立首个技术研发中心,2009年集团随即启动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并成功申报了1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比如他们发明了一种具有长期抗菌功能的箱包材料,为安全健康出行把好了第一关;再比如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拉链布带高效熨烫机,提高了熨烫效率,等等。这些创新的发明为公司带来了利润。另外,祥兴集团多元发展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如果固守单一发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便无法占领制高点。薛行远认为,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去做事,事便能做成、做大。
回顾历史,祥兴集团至少经历过三次大的创新性决策:一是在箱包贴牌附加值低的现实面前,主动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品牌;二是在全球各知名品牌因为金融危机而紧缩之际,公司提出“借势造势,借船出海”的战略,成功将自主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三是在箱包本业高歌猛进之时,开始兼容并蓄的多元发展。
“一业为主,多业兴旺。”面对未来,薛行远表示,将在“立足中国、整合资源、服务全球”方面多下功夫。
家园祥兴:营造和谐、愉悦、感恩、爱心的大家园
在祥兴集团,每隔一段时间,员工们都会收到一本叫《祥兴·家园》的企业内刊,刊物登载的内容有集团资讯、模范故事、新人天地、心灵驿站等,作者是员工,读者也是员工,这里是员工们的一个精神家园。
正如这本刊物的名称一样,祥兴集团营造出的就是这样一个大家园:一个和谐、愉悦的员工家园,一个感恩社会、奉献爱心的慈善家园。
这里是员工们的家园。
来自三明市尤溪县的林玉妹,2006年进入祥兴集团。她有着一手熟练的车工技术,现在是车间生产线骨干。“公司吃住全包,还安排员工住单身公寓;双职工条件更好,他们可以申请套房,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入住。”林玉妹说。
王张贤2008年10月从云南省曲靖市来祥兴集团当车工。第二年,他就把老婆带了过来,夫妻俩早起晚归、加班加点、勤劳苦干,相继拿到了员工工资排名榜的亚、季军。现在,王张贤夫妇每人每月都能拿到几千元工资。“在祥兴公司工作有安全感,月奖、保底、加班费、福利都很好,我很满意。即使累一点也是值得的。现在全家老小都住在这里,我会一直在祥兴干下去。”王张贤开心地告诉笔者。
可喜的是,王张贤自己生活改善了,他没有忘记乡亲。从去年开始,他陆续介绍了80多位老乡前来祥兴集团上班。他说:“家乡还有很多贫穷的乡亲,来祥兴上班,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因为公司为我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没有后顾之忧。”
“祥兴集团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让那些身处困境的员工及其家人在寒冬中感到有一股暖流。”去年年底,身患重病、得到捐助的杨兰在言谈中充满感激之情。
薛行远总裁总是说,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他认为,祥兴走到今天,更多的是员工和社会带来的,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各位员工的努力奋斗,对于他们的辛苦付出,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有了全心全意为公司付出的员工,祥兴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集团“以人为本”,以柔性管理模式为广大员工营造一个“愉快地工作、愉快地生活”的大家庭。
祥兴集团不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而且经常举行文娱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每年都不定期举办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祥兴之星歌手赛和舞蹈大赛、厂宴晚会、抽奖活动等。祥兴集团每月都会给员工分发水果、饮料,每年都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每年春节前,还为返乡过年的两三千名外地员工购买火车票,对员工往返车票予以全部报销。留下过年的员工,公司还给他们分发200元红包和价值300元的年货。除夕夜,集团领导都会与员工一起吃年夜饭。在国际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祥兴集团不仅“不裁员、不减薪”,还平均提高月工资300多元,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员工在给祥兴集团领导的信中写道:“在人生的旅途中,您赠送了我们一件珍贵的礼物——工作,金融危机中,您还给我们加了工资,原想收获一缕春风的我们,却收获了整个春天……”
这里还是爱心的慈善家园。
祥兴集团总裁薛行远,他出生在乡村,从学徒工做起,到如今功成名就,个中辛劳他深有体味,他也能体味和他一起奋斗的每一位员工的内心,能体味社会发展给他带来的机遇,他珍惜这一切。他低调、实在,常常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他向所有员工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员工可以随时与他联系、沟通。他平时生活节俭、不慕虚荣,没有坐过一次飞机头等舱,买的是打折机票,经常早出晚归。
但是,薛行远有爱心,懂得感恩,牢记“责任”二字。他说:“企业本身就是社会的,祥兴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做大做强后就应当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只有负责任,才能持久,才能笑到最后。”
祥兴集团每年都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上百万元,至今累计捐助金额已达上亿元。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祥兴在2013年捐助1亿元设立“创元教育基金”,并向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无偿捐助1000万元,希望为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做贡献。此外,在自然灾害救援、扶持弱势群体、服务社区发展等方面也慷慨解囊,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薛行远和他的祥兴集团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获得了诸多荣誉:“福清市热心公益事业玉融金奖”、福清市“慈善风云人物”荣誉称号、“福州市热心公益事业大榕树金奖”、“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助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2013年度“八闽慈善之星”,等等。
薛行远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还担任很多社会职务:世界福清侨商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福清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福清市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福建省箱包协会名誉会长、福州市工商联常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箱包原辅材料行业协会第一届名誉会长、福清市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荣誉会长、福清市劳动模范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福清市台胞投资协会会长等。
在薛行远的办公室里,悬挂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题赠薛先生的书法作品:德高行远。书法苍劲大方,寓意有两个:一个是说薛行远先生德行高尚,一个是说德行高尚的人才能走得更远。对祥兴集团来说,它的“行远”之路正在延伸……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福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