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黄加成带领村民奔小康
陈国孟
全国劳模黄加成
仙游县大济镇蒲山村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模黄加成,是一位真心实意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好村官。
蒲山村,位于仙游县大济镇东北部,2000年以前是个负债70多万元的“空壳村”。村道泥泞,经济落后,村民过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种田生活,不少青壮年则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如今,走进村里放眼望去,楼房拔地而起,水泥路四通八达,节能路灯样式新颖,沿途商铺、家具厂林立,绿色蔬菜种满田园,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00年,33岁的黄加成当上蒲山村党支书。他想,“作为村官,如果带领不了群众共同致富,就对不起村民的信任和期冀”,于是下定决心,为村民共同致富而创业。
身怀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的黄加成,抓住仙游县2006年底获评“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的商机,带领几位村民首创“龙虎山古典家具公司”,并亲自带出20多位具有古典家具制作工艺的村民,加工生产家具,收获“第一桶金”。接着,他主动拿出资金、提供技术,帮助更多的村民办起家具厂。目前统计,蒲山村已有古典家具店80多家。为了提高家具的制作品质,黄加成在全县率先从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引进先进的木材烘干和脱脂生产设备,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全村有100多位生产加工技术人员,并树起了响当当的“蒲山制造”家具品牌。在此基础上,他们选派推销员推销、委派经销商推销、依托互联网推销等多样化营销方式,开拓家具市场。由于家具适售对路,质量上乘,诚信经营,“蒲山制造”的生产、销售、设计模式日渐成熟,走上了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为村党支书黄加成,心里念念不忘:“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他把办好家具厂,带领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当作自己的头等要务紧抓不放。蒲山村一跃成为大济镇最富裕的“富民强村”示范村,那些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见村子富了都陆续回乡创业,同时还吸引百名外来工到村里打工。
黄加成指导工匠加工家具
红木家具
虽然“蒲山制造”创出了品牌,黄加成手中握有材料、订单和技术的优势,但他没有忘记要让改革开放成果普惠民众的初心,积极主动地帮扶村里的弱小企业,或帮小厂打包进口木材、烘干木材以节省它们的成本,或把稳赚的订单分给正在打开市场的新厂来做。他的这种“把到嘴的肉让给别人吃”的善行受人尊重。每当遇到称赞时,他总是开怀笑着说:“我是村支书,又是县人大代表、省党代表,我更要一心去培育一个乡村优势产业,要用高品质打响‘蒲山制作’的仙作家具品牌,义不容辞地带领全村人乃至全镇人一起致富奔小康!”在黄加成带动下,蒲山村的致富经验辐射向周围村庄,周围村庄也先后建起了400多家古典家具店。人们都说,黄加成是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为了提升美丽村庄的人居环境,增强“村民的幸福指数”,黄加成不厌其烦地在村镇和县里有关部门之间奔走,要求增加建设项目,并一项项予以落实。争取扶持资金的同时,他带头捐资5万元,带动各界捐资50多万元,新建成总投资460多万元的蒲山小学教学楼,并设立130万多元的村奖教奖学联合会的基金;他发动乡贤捐款30多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村老人活动中心大楼。他还将自己一届三年任期的工资总收入6.1万元悉数捐出,逢年过节送给那些困难户。有人统计,单单黄加成个人先后为慈善机构、贫困群体等捐资就达80多万元。在他示范带动下,5.4里公路主干村道铺设了水泥路面,村主街道和自然村道架设了80多盏路灯,76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紧接着,黄加成积极协调,将莆永高速公路征用做搅拌场的一块空地用作后峰新村建设,还配备10名卫生保洁员和6名卫生监督员,投用1100个垃圾桶,有效解决1087户4868人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蒲山村旧貌换新颜,华丽转身变成了一个富裕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环境优美的蒲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