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11:2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崔建楠

 

振村庄之神兴乡土之魂

崔建楠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乡村的模样。

人们喜欢乡村,盼望回归田园生活,但目前乡村的凋敝和失序,却又让更多的人离开乡村前往城市。

我们还能回归乡村吗?或者说,中国社会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是否还能迎来“乡村的振兴”?让我们既获得城市的繁华,又能享受乡村的美好,生活能够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自由地切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城市和乡村的共同繁荣指出了明确方向。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时间表,与推进国家现代化时间表高度一致。这反映出党中央的意志与判断:没有乡村振兴的决定性进展,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实现。

福建漳州芗城区天宝镇干部群众的实践,对“乡村振兴”具有建设性的借鉴。

 

上篇 追寻鸿湖的灵魂

在天宝镇洪坑村里,有一方源自天宝大山的湖水,叫鸿湖。因此洪坑村古称“鸿湖社”,是九龙江流域一个典型的闽南古村落。洪坑村坐落在天宝山下,在村中任何一家的院落里,一抬头,都可以看见北面天宝山葱茏的身影。据《开漳戴氏源流》记载,戴氏祖先自明朝在此开基立派,清朝康熙末年,由戴氏36世孙戴富(字伯嘉)经商发家后,连续4代人先后在鸿湖北面建造7房大厝,时间历经雍正、乾隆两朝,形成了如今的古建筑群。

洪坑古村落年代之早、规模之大、布局之独特,是闽南建筑的杰出代表,对研究闽南古代民居建筑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洪坑村更有意义的是流传至今的“戴氏家训”。

我们在洪坑村年轻的“大学生村干部”小韩的带领下,前往洪坑村探访,意欲寻找到古村的灵魂。小韩是天宝镇人,从福建警察学院毕业之后到洪坑村做村主任助理。我们走进村里时,正值午后,村中空无一人。

我们先去看了一块碑,这是一块“示禁碑”,它镶嵌在村中一座古厝的外壁上,只有80厘米高、40厘米宽,碑额上镌刻着“鸿湖社会禁牌”6个大字。碑文后书“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仲春吉旦公立石”,距今整整300年。碑文共计104字,碑文曰:“公立禁约各宜恪遵,如或故违小则会行罚,大则呈官究治,所有约条开列于后,族人不许犯尊欺弱、窃取物件;前埕不许架棚、作厕、栽植果木;湖墘不许开井、筑园、起盖小屋;湖内不许私渔放鸭、混取泥土”。

据说,曾经有本地媒体来访问,偶遇村中老妇,老人随口就可以说出碑文的内容。该记者在文章里说到,那是一位60多岁的戴阿婆,听闻记者慕名探访示禁碑,立刻脱口说道:“不能在房子正门前的公共空地上搭棚、建厕所、种果树;不能在湖泊旁边凿井、造园林和房子……”。记者问阿婆是否识字,她开怀大笑说,大字不识一个,但从小听长辈一遍一遍地讲,便“长”在脑子里了。这块示禁碑碑文的大意人人皆知,从前没人敢不遵守,违约的人都会受到惩罚。小韩说,这块示禁碑原来镶在村里一座叫“庵后间”的古厝外壁上,岁月流逝,石碑被掩埋在泥土之下,“消失”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洪坑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工作人员在调研中意外发现这块示禁碑,古碑才重见
天日。

一块示禁碑,为何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300年?

但凡古代示禁碑镌刻的内容都是禁条或禁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出的禁告,考虑纸张难以长期保存,便将禁条刻在石牌上,以作长期警示。另一类是民间的禁示,它是村中族人领袖以及有威望的家长商议后共同约定下来,要求村民族人共同遵守的。“鸿湖社会禁牌”属乡规民约,对象是洪坑村村民,又因该村同为戴氏宗亲,该禁碑便成了族规,因此可以传承至今。古代乡村乡民识字不多,王法不足以维护社会安定,禁示以血缘为纽带,以乡规民约自制,是对王法的补充。

洪坑村“示禁碑”只是这个村庄族群精神的一个缩影,影响村民几百年的还有戴氏家族的家训。

洪坑戴氏源自墨溪戴君胄,戴君胄为陈元光三女婿。墨溪戴氏耕读并重,文风昌盛,曾有十进士、九举人等非凡成就。洪坑村戴氏沿袭先人祖训,崇文重教,贤达辈出。戴氏祖祠是洪坑村戴氏族人心中的圣地,据说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村中的一座戴氏祖厝里,村民们建设了一个“鸿湖戴氏家风馆”。

我们走进了这座戴氏祖厝,修缮一新的祖厝迎面就是记载着戴氏家风的几块展板。其中一块展板是戴氏治家格言,原文如下:

 

士农二业俱要勤,方能成立免求人,莫违我言去游荡,负我嘱托误汝身,递年春秋宜祭扫,神喜人安福自臻,男勤耕种家充足,女勤女缝衣服新,为士勤学能时习,侭拟登科上国宾,有时功者有时效,忍劳苦者作士人,若有子孙为官者,好把清心为帝臣,寸心无贪行忠效,务行德政为万民,合将祭田余租谷,预先积顿难钱银,亲送任所交应用,足养廉节不辱亲,不愿子孙贪政富,惟要学贤守清贫,莫恃强横强难久,伸而且屈屈复伸,子孙若能遵我命,福禄陈陈自相思。

 

这个治家格言既说了辛勤耕读;也说了敬祖忠孝;不希望子孙贪图权力富贵,要子孙学圣贤守清贫,字里行间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而在另一块展板里是戴氏处世家训,原文如下:

 

一当穷,多因放荡不经营,逐渐穷。二当穷,不惜钱财手头松,彻底穷。三当穷,朝朝睡到日头红,懒惰穷。四当穷,家有田园不务农,失业穷。五当穷,结识富豪为亲翁,攀高穷。六当穷,好打官司逞英雄,斗气穷。七当穷,借债纳利当门风,自弄穷。八当穷,妻孥怠惰子飘逢,命运穷。九当穷,子孙相交无良朋,局骗穷。十当穷,好酒贪花闹酒盅,容易穷。

 

这个处世家训通俗易懂,解释“十穷”,字字劝诫。

漫漫岁月,洪坑村人将这些当作祖训,自觉遵守,人人敦亲睦邻,家家安定祥和。细细去读这些饱含着中国人为人处世文化精髓的训诫,戴氏一族“寸心无贪行忠效,务行德政为万民”的家族传承,对戴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影响深远,这才是鸿湖的灵魂。

地方文化是乡愁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而建筑和空间环境只是文化的外化表现。洪坑村的规划、修复和改造,首先进行的是文化的挖掘与定位,挖掘和确立这个乡村独有的文化内涵,实施“文化定桩”。

洪坑村的戴氏家风家训就是全村(全族)普遍接受的“文化认同点”,修复和重建这个文化传承点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根基。这一文化挖掘,成为洪坑村乡村振兴规划的起点。

洪坑村默默无闻地在天宝大山下“隐藏”了600多年,近年才被人们发现。2013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传统村落评选中,洪坑村光荣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我们在小韩的带领下,走进了迷宫一样的古厝群。

洪坑古村落主体建筑里最重要的是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六房头和当店巷等建筑。据传戴富经商,积有巨资后,开始建房。他生有四子:长子戴燕山,次子戴侃,幼子戴少峰,四子戴算。四兄弟在清初商品经济刚刚萌芽的时候,弃农经商,开设当铺,富甲一方。大房由戴富始建,直到其长孙才竣工,倾注了祖孙三代人的心血。大房门厅梁架上雕刻了琴棋书画等图案,花卉草木雕梁画栋,百年过去了,依然纹理清晰,栩栩如生。二房也是三进二院落,美观大方。三房朝纵深方向发展,前后五进三院落,规模更大。四房存心要与三房攀比,特地按“一厅两房”的布局建设,在厅堂的两侧又加房,各自围成一个小院落,气势非凡。戴氏兄弟争奇斗巧,竞尚奢华,建造起一片府院华宅。据传,当年造厝的全盛时期,石料与砖瓦都是从泉州水运而来。相传,建厝时为追求石雕的精致,戴家就以一斗白银换一斗雕刻时产生的石粉。因此被编成歌谣:“有洪坑的厝,无洪坑的富;有洪坑的路,无洪坑的石铺。”

洪坑古厝依坡面水而建,错落在青山绿水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暗红色的屋面斜坡纵横交错,秩序井然;院落的格局依然完整,从容地向水平方向铺展;屋脊线是舒缓的,檐角略略起翘,波浪一般涌起。我们走出了这片古厝群,站在了鸿湖的水边,展开思路去想象那个时代的洪坑村早先称“鸿湖社”,现在所说的“洪坑村”包括“洪坑”“林前”“布坂”三个自然村。美丽的鸿湖横过村前,湖面波平如镜,蕉园环绕着整个村子,古村落俨然若城,翠绿阔大的香蕉叶临风摇曳,远处的天宝大山流云飞驰,云霓万千。

最后,我们走进了一个叫“鸿湖乐居”的石堡,看着楼的名称,就可以揣摩出主人安居乐业、喜乐平安的美好愿望。

鸿湖乐居是村中唯一的一座三层古厝,形似闽西南土楼,各间相通,冬暖夏凉。上下有房50余间,曾经住着18户人家。二、三层分别设有枪眼及瞭望口,在古代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遗憾的是,如今古堡房梁倒塌、瓦砾满地;野草疯长、人去楼空,让人心疼不已。在古堡的北面,一棵只剩根部的古榕的须根深深地攀附在古堡的石墙上。据说这棵榕树的树荫可以覆盖整个古堡,想象那个时候,绿荫之下,门庭喧闹,人们安居乐业,一派祥和。

小韩告诉我们,洪坑村对明清老宅院的保护和维修,这几年一直都在做。2013年,天宝镇就制定了《洪坑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管理办法》。近年来有关洪坑村明清古建筑群保护的话题,引起了漳州市和芗城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区各级主要领导多次前往实地考察调研。“鸿湖乐居”圆形城堡、戴氏宗祠“世泽堂”、圆应宫等特色建筑均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洪坑村每年平均会将一至两房进行重修,古民居的日常保洁、维护工作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村委会组织实施。

“希望将来,在对洪坑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在古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适当开发、合理挖掘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统一风格、招商引资,使洪坑村明清古建筑群的保护和利用走上良性循环道路。”年轻的小韩如是说。

房子坏了可以重修,而人心呢?一个村庄的灵魂呢?鸿湖乐居的衰败给我们什么启示?那不死的榕树根系又在暗示着什么?

洪坑村的戴氏家风家训是历史上乡村宗法制度的结晶,其思想里的精华是应该继承的。相对于古宅的破败,乡村精神的断裂和修复才更为重要,因此,重建和重塑乡村的精神,才是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

 

下篇 天宝的那片“香蕉海”

洪坑村重现重塑戴氏家风家训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天宝镇乡村振兴的地方文化“点桩”是林语堂。

天宝镇五里沙村是林语堂先生的出生地和祖籍地。晚年的林语堂因为思念家乡,一直想迁居五里沙村,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圆梦,只能定居台湾,与家乡隔海相望。

林语堂去世后,家乡人民怀念他,2001年就在他父母的长眠之地五里沙村虎形山上的一片香蕉林里建了一座“林语堂纪念馆”。近年来,当地政府启动了香蕉海景观提升工程,在虎形山的香蕉林里铺设了绿道和电瓶车道,我们由山下乘坐电瓶车前往林语堂纪念馆和林语堂故居。

17年前建起的林语堂纪念馆被蕉林环抱,我们的电瓶车穿行在蕉树林里,蕉风阵阵,幽雅清静得似乎可以听见蕉叶相互摩擦的沙沙絮语。而两百多米外“天宝阁”下刚刚落成的林语堂故居,则是按照林语堂台北阳明山故居一比一复制的。

就一座府邸来说,林语堂故居是十分简陋的,两层回形建筑,书房卧室客厅从大门开始向左右两边延展,中间留出了一方天井。中欧结合式的建筑在天宝蕉林的万绿丛中格外显眼,一砖一瓦无不展露出一种温润而随意、雅致而洒脱的独特韵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给乡村一个“文化定位和定义”,修复和激活特色文化功能,形成特定的“乡愁”和文化印记。天宝镇立足完善“语堂文化”的肌理,打造“香蕉海”特色小镇,天宝镇一步一步走出了乡村振兴的独特道路。

天宝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天宝香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香蕉种植历史长达1300多年,其主产区被评为“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区,产业基础扎实。天宝香蕉小镇以“生态+、农业+、旅游+、互联网+”为理念,引导香蕉种植、精深加工与研发、科教、文创、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香蕉主题旅游目的地。

产业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造血机”,是乡土文化和空间环境建设的经济基础,要为乡村振兴提供原动力;文化功能是乡村文明的灵魂,是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意义所在;而空间环境建设是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空间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乡村产业经济能级提升,并为乡村社会文化活动创造物质基础。

据悉,天宝香蕉小镇总投资约14.4亿元,集生产、研发、科教、文创、旅游、健康养生等18个项目,其中文旅配套项目总投资1.8亿元。未来,芗城区天宝镇将依托天宝香蕉小镇,通过高品质的统筹谋划和有计划的系统实施,以现代香蕉农业为核心,农业生物科技研发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转型重点,大力推进发展文化旅游和商贸服务业,使天宝香蕉小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农业类特色小镇样板。

天宝特色小镇建设配套融合了蕉园风光、语堂文化、亲水滨江、玉尊朝圣四大元素的“天宝香蕉海”,目前,特色小镇中做得较完善的是文旅配套项目。语堂纪念园、玉尊朝圣园、滨江休闲园、蕉林观光园都在抓紧建设,天宝香蕉园景观提升工程(一期)中的天宝香蕉海景区入口、林语堂故居、园区电瓶车道等已建成。香蕉海景观提升(一期)工程坚持原生态的建设理念,突出绿色、突出蕉海风光,让绿道步道、语堂故居等与生态香蕉海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进一步做足香蕉海味道,让旅游者在这里更好地清新呼吸、休闲“发呆”。

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谈到漳州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探索“生态+”模式,不断延展“生态+”效益,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作为漳州“五湖四海”生态景观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宝香蕉小镇”就是“生态+”模式的具体实践。

中国的城市化浪潮,促进了中国经济40年的快速发展,而乡村振兴这一“规模化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潜力巨大。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回归乡村”有望成为一种社会趋势,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城乡同构”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乡村生活、就业、学习、养老。“城乡共享”的社会发展新模式、新阶段开始出现。建设“城乡共享社会”,促进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城乡的功能分工协作和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中国正在以自己的道路模式解决乡村问题,中国农村的丰富生态和创新精神,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内生动力。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