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7 13:3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一代元良 百世师表

——千载殊绝一奇人李富

 

林思翔


 

在莆田城厢延寿村的绶溪上,飞架着一座古桥,如长虹卧波,把两头蓊蓊郁郁的长龙似的荔枝林连接起来,“长虹”挽“长龙”,两岸一线牵。蓝蓝的天空,静静的古桥,青青的荔林,绿绿的清流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这天然的组合,不论是正着看还是倒着看都是一幅画。“十里无湍激声,一碧如绶带”的美丽绶溪(寿溪),引四方垂钓者纷至踏来,有钓鱼的,有赏景的。故“绶溪钓艇”古来就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古桥为古朴石桥,长91米,高11米,宽4米,边上砌以石扶栏,栏上有石狮,桥面由数段长达八九米的厚重石板条并排连接而成。桥下建有筏形墩12座12护孔。由于桥面较高,还铺设数级石阶,台阶成半圆盘形,既便于行走,又拱护桥面。桥头庞大古榕匝地浓荫,给半边桥面带来阴凉,大桥因此成了人们夏天纳凉的好去处。如今桥面的石板条已被行人和挑夫的柱杖蹭磨成一处处深浅不一的陷窝,然大桥依然坚固,人流穿行不绝。有道是“走桥念志”,走在桥上自然想知道如此浩大工程建于何时,谁家建造。我们试图从桥头石门框刻写着文字的眉石上得到答案,然因年代久远,字迹漫漶不清,亦无法辨认。

不过,找到答案不难。从有关文献记载和村民们的口口相传中,人们都知道这座石桥建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建造者为李富。其实,这座桥仅是李富主持捐建的34座桥梁之一,是他用数十座桥梁把水网密布的莆阳大地连接起来,方便了交通。而建桥仅是李富功绩的一部分,他对国对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故被人称之“千载殊绝一奇人。”

为了解这位“奇人”,我们走进他的故里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洋尾村700多户人家居住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因地处莆田北洋平原之通海处,故称“洋尾”。村落间水网密布,石桥飞架。村边的白塘湖,水色深绿,直通三江口,注入兴化湾。村头古榕默默守望,撑起一片蓝天。古桥、碧波、翠叶,满眼秀色,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每年的八月中秋夜,碧空万里,月色皎洁,湖波荡漾,山水辉映,“白塘秋月”景色美不胜收,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前来观光,成为古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地灵人杰。这湖光秀色之地,也是莆阳大地文明曙光来得较早的一块地方。宋咸平二年(999年),李渊第二十子唐江安王李元祥第十四世孙李伯玉,由南安迁入莆田,其子孙在洋尾聚族而居。李富就是李伯玉的五世孙。难怪村里许多人家的门上都贴着一幅对联,上书:“制干家声大,安王世泽长”(制干为李富官职名),表明李富的家世历史渊源。“制干”能与安王相提并论,可见李富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进村后,白塘李氏宗族会会长李金星先生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李富故居、李氏宗祠、塔桥和相关的古碑、题刻等,还让我们翻阅了修于清康熙年间的留有岳飞、文天祥题签笔迹的《白塘李氏族谱》。这些文物和文献资料都在默默述说着李富的“奇迹”,使我们对这位800多年前的“奇人”有了更多的了解。

李富,字子诚,号澹轩。他青壮年时期,正是金兵大举南侵、兵荒马乱年代。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侵,攻陷宋都汴京,发生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双双被俘的“靖康之变”。同年,康王赵构宣告继位,是为宋高宗,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并拜福建邵武人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右相)兼中书侍郎。时值国家危亡之秋,主战派李纲致书宗亲李富举义兵抗金,同时高宗也下诏各地起兵勤王。李富审时度势,毅然慨捐家财,招募兴化子弟3000人,自带粮饷器械装备,从海道扬帆北上抗金勤王。

相传,李富率领义兵从涵江三江口出海,船队驶经兴化湾海面时,忽遇狂风暴雨,滔天大浪使将士们呕吐不止,而且随时都有船翻人亡的危险。情急之中,李富率众人跪在甲板上,祈求妈祖保佑。转眼间,兴化湾上雨过天晴,风平浪静。船队转危为安,继续破浪北上,顺利进入东海,驶往长江抗金前线。(据说李富后来特地在浮屿建妈祖庙,以报答相救之恩。)

李富率兵抵达前线,向孟太后献上兴宋破金的谋划,太后大为赞赏,并授李富为承信郎,所带3000义兵隶属抗金名将韩世忠部下。此后,李富随部收复建州,攻克大仪,屡立战功,迫使金兵向北方撤退。在抗金斗争中,他“身先士卒,苦乐同谋”,战术上“奇正阖辟,变化不穷”,所向披糜。宣抚使张渊十分赏识李富的为人和才略,向上推荐他任殿前统制司干办公事官(简称制干)。不久,李富又向朝廷进《奋边策》,陈述抗金复地的主张,结果受到主降派秦桧的压制,还被降职。李富知道时下奸臣当道,自己的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志无法实现,遂以母亲年老为托词,辞官返回故里。

到了绍兴八年(1138年)底,李纲又致信李富,曰:“近得名将岳公,深有意于恢复中原,盖天将赐今上而佑宋祚也,惜乎无募兵者以应耳。且兴化有海道,天若复宋祚,赐驾帆顺风,不旬可到汴京,偕韩公北伐。纲也必以二帝可还,中原为可复,岂日少补之哉!……外《武侯将略》一册,岳公送紫岩诗一首,均此奉览。”再次请李富在兴化募兵,协助岳飞、韩世忠北伐。

随后,李富复函李纲,认为秦桧当权,此举必无战果。果然不出他所料,主战派计划失败。宋金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订立和议,南宋向金割地、称臣和纳贡,成为金王国的附属国。还杀害了岳飞父子。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主完颜亮背盟弃约,率60万大军南下,长江前线告急。此时,李富卧病在床。次年,他闻有人从北方回莆,便急忙打听前线消息。当他得知宋军节节败退,战况危急时,长叹数声而气绝。时年78岁。表现了一个抗金英雄高尚的爱国情操。后人赞曰“李制干抗金战斗勋绩卓著,名垂千古!”莆人立祠奉祀,号“统领圣侯”。

李富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抵御外侮;在家乡筹资捐款,努力为百姓办好事。特别突出的就是修桥,他亲自主持并捐资建造的石桥达34座,数百年来莆田百姓有口皆碑。其中最壮观且至今保存完好的当数本文开头说到的延寿桥(绶溪桥)。古兴化县游洋溪诸水流经九华山麓,汇入延寿溪,“雨期泛滥无际,时酿巨灾,殃民无数。”青年李富看到眼里,急在心里,遂狠下决心,赶紧修桥。他带领一批能工巧匠亲临现场,涉足急流险滩,详细察看并调查水情,掌握水文的第一手资料。在李富挂帅下,从桥梁勘测设计到伐石搬运施工,数百石匠风雨无阻,夜以继日,历经四载,终于建成延寿桥。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如今依然受用。因走出状元徐寅、徐铎而闻名的延寿村,雄伟壮观的延寿桥为其增辉添色,令其声名远播。

集奎新桥、万寿桥、新沟桥、猿臂桥、猿臂下尾桥……李富主持建造的这林林总总的桥梁,牵起了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把460平方公里的兴化平原连成一片,使之如诗如画。这被桥梁牵起的密密麻麻的河网,犹如一笔一画的汉字在广袤的大地上刻写着李富的功绩。行走在桥面上的人们无时不在感念李富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在李富带动下,宋代兴化平原修桥最多,据史料记载,光石桥就兴建了60座,故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美誉。

李富乐善好施品格与其父母诗礼传家的熏陶教育分不开。莆田城西北隅梅子冈,有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古刹,曰梅峰寺,现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它与广化寺、龟山寺、囊山寺并称“莆田四大丛林”。梅子冈遍植梅树,隋唐时仅有一座观音亭,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梅峰的所有者李泮固“好礼乐士,积书善予”,因求观音得子,舍梅子冈山地100多亩,扩建为佛教庙宇。夫人产下的儿子就是李富。李氏夫妇的善举享誉四方,寺庙也屡受皇上赏光。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宋徽宗御书赐匾“梅林佛国”,翌年又赐额“崇宁禅寺”,宋政和元年(1111年)敕改为“天宁万寿寺”。宋绍兴七年(1137年),宋高宗赐“报恩光寺”。寺内一口铸造于宋绍兴年间的铜钟,音色清朗,音量洪厚,凌晨钟声可传到40里开外,故“梅寺晨钟”被列为莆田一景。“峰顶参梅花,听来百八钟声,声声入悟;门前对沧海,看遍万千春色,色色皆空。”如今梅峰寺仍不失其英姿风采。

李富父亲早亡,他“醇德咸备,事母笃孝。”抗金回乡后,他在父母舍地捐建的梅峰寺畔建卧云轩和梅峰书院,书院聚徒讲学,并捐资供给学子费用,“远近之贤且贫者,咸厚赖焉”。李富是一位理学家,著有《春秋注解》和《澹轩集》。当时名士王进之、龚遂良、林观、刘孔修、黄刍、黄庚等都出其门下。李富还重修了囊山寺、重兴寺和满月院。在城南官道旁建了两座凉亭供人歇脚,并捐资修筑海堤,围垦造田3800亩。莆人称“乐善之士”李制干为第一人。可贵的是,李富做这些善事“不立名、不徼福,不希功”,“惟欲悦母心,以少自慰”,弘扬了父母爱心。

当地还流传一则传说,也挺有趣。说的是李富晚年大限将到时,只身前往深山老林选墓地,由于路途劳累,在常太镇长基山席地而睡,梦见一自称土地公的老者,对他说:往前走选墓地子孙可君临天下,往后退选墓地子孙必大富大贵,此处选墓地可保子孙昌盛。李富选择保子孙昌盛处为墓地。并问老者具体位置,老者答道:“火光之处就是你的归宿”。他醒后就在长基山附近找火光,遇到一小尼姑在一座烧焦的庵前痛哭,便上前询问,小尼姑告诉说,庵被火烧无处栖身。李富突然明白了,原来火光之处就是这座烧焦的尼姑庵。马上与尼姑商量,答应为她在梅峰寺附近新建一处庵作为交换。李富逝世后葬在常太镇长基山,墓地保护完好,其范围现为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

好心自然有好报。李富后代家族不仅子孙昌盛,还出了不少人才。宋代以降洋尾村李氏就出了进士29人,职官122人。商界巨子李嘉诚、李文正都是李富的后裔,还有不少人活跃于当今的政界、学界中。

  李富集爱国、爱乡、孝道优秀品质于一身,故被称为“千载奇绝”人物,莆人将他和北宋政治家蔡襄、南宋名相陈俊卿、南宋理学大师林光朝、南宋教育家陈宓相提并论,建“五贤祠”祭祀他们。宋绍兴年间莆籍状元黄公度在“梅峰书院碑”中如是赞颂李富:“凡修郡学以化育人才,筑海堤以保障民业,造桥建亭以普济行人,皆出自已赀,曷尝有所市于人也。先生忠孝闻于朝廷,绍兴七年丁已敕改寺额曰报恩广孝。从游满闽南,故俗咱梅峰为讲寺,仁义著于海内,每称广施者,必李氏制干先生。其一代元良,百世师表也。……庶几永垂于不朽云。”

本文原载于《走进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