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最后的榨油人
王建成
榨油坊
“油榨熊家”老油坊,地处闽北光泽司前乡司前村下排自然村的溪边,1926年盖的,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老油坊过去是茅草屋顶、泥巴糊墙,简陋得很。熊佑汉的父亲一家吃住都在里面。后来,经过重修,用砖墙、青瓦取代。几十年过去了,老油坊的瓦面发黑,砖墙斑斑驳驳,木门呈现裂缝,成了百年老招牌。
“油榨熊家”,方圆几十里都有名气。熊家7代人均是从事榨油行当。当年祖上来到下排,看中当地山多,水好,成片的油茶树、油菜园,认为自己一身榨油手艺可以在此大显身手,创出一番事业。于是,在溪边挖出条水渠,安上水车碾槽,搭起了茅屋草棚,立好火灶、石磨,一家人就落下脚来,开起榨油作坊,一代接一代。
每年一到寒露,村里人就上山去采油茶籽;春末,收完田里的油菜籽,晒干后送到榨油坊榨出油来,一家全年食油就解决了。熊家从中得到加工费,可以说,一座榨油坊,先后养育7代人。
榨油工序并不简单。先得备好榨油用工具,比如,水车、碾槽,要做得精细,体现工匠手艺。那高高的水轮车,直径超过2米的碾槽转盘,都得靠一斧一凿,数月工夫才能制作出来。那粗大横卧的油榨桶,是用两根巨大松木掏空合榫后再用铁箍箍起来。1957年,熊佑汉买到一根直径1.5米左右的香樟木取代大松木,制成新油榨桶。还有那蒸桶,底筛,以及一个个铁饼圈,一块块硬楔木等工具,都是手工制作的。
验收茶籽菜籽的时候,各家各户送来的必须经过仔细验收,以免影响出油量。如遇湿籽,还要帮助晒干。有了干籽才可以开榨。开榨的第一道工序是炒料。把菜籽倒入火灶大锅里炒熟;第二道工序是碾压。每榨180斤茶籽,要分4次碾压,即经过水车碾槽一次次碾碎,一次一般要花一个多小时,直到把茶籽碾成泥状。第三道工序是进蒸桶,蒸桶架在火灶铁锅上,锅下点柴烧水,高高的蒸桶底部铺以竹筛,一层一层地添料,而后用蒸汽蒸,直到油气从底部浓密地冒出。过程大约1.5个小时。第四道工序是踩料。在竹篾圆盘上面排好4个铁圈和一层折叠的稻草窝,再将蒸好的热油泥倒在上面,用赤脚上去踩实。第五道工序是用稻草把踩实的油泥捆扎成一个个油饼,然后一正一反地叠放。最后一道工序是榨油,即将一块块油饼放进用大圆木掏空为槽的横放榨桶里,塞上一块块楔木作冲塞,用圆形铸铁头的吊木冲击楔木,挤压油饼,把油饼中的油榨出来,慢慢滴在榨桶下面的油盆里。当然,最后一道工序要反复进行,直到挤干油饼中的油,才算结束榨油工序。这样算起来,大大小小工序有30多道,繁琐又单调,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榨油坊从寒露开始作业。每逢榨季,“油榨熊家”的生意特别红火。周边村子包括附近江西边界的村民都会挑着茶籽或菜籽来油坊加工榨油。一是,“油榨熊家”出油量多,二是熊家善于待人接物,亲和力强。每当送油籽的乡亲来了,熊家人就沏茶、递烟、让座。家中还烧好一大锅稀饭,配上咸菜,请一早赶路还没吃上早饭的乡亲喝上热腾腾饭菜。乡亲们大有“宾至如归”之感,所以都喜欢到熊家榨油。
古法榨油
“油榨熊家”的榨油技术是祖传的,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熊启泉11岁就在父亲手下开始学艺。15岁掌握了榨油工艺,成为油坊工艺传承人。经过70年的榨油磨练,技术堪称一流。如茶籽菜籽碾到什么程度才行,蒸到出气多浓出油率才高,稻草扎茶饼多松多紧才适宜,冲撞楔木的角度多大才到位等都烂熟于心。有人说,他一看菜籽成色就知道能出油多少,精准无比。加上技术精到,他家榨油坊出油率相比别家都高,一般10斤茶籽可出油达2.6斤,10斤菜籽可出油2.8斤。至于花生油、豆油和做漆用的桐油,都有不同的技术诀窍与油榨方式。
榨油是个苦力活,一般一天榨4次,从早忙到晚,常常顾不上吃饭。虽苦犹乐,熊启泉家的5个儿子都从读小学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帮忙榨油。熊启泉还加强作坊管理,如乡亲送来的油籽要登记、过秤、编号、分油、分茶饼、结账,做到公平加工,诚信待人。所以,油坊生意一直很好,群众的口碑也很好。熊家一直引为自豪。
如今,机器榨油取代了传统方式榨油,让人从繁重的榨油劳动中解脱出来,熊家第7代的油坊也因此结束了榨油历史,淡出了人们视野。
今年,司前乡将熊家祖传榨油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项目申报。82岁的熊启泉老人拄拐杖来到曾与他朝夕相处的老油坊,抚摸那伴随他家几代人的榨油工具,百感交集。他为古老的非遗技艺能得到留传,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