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读】
《杜工部集》导读
刘曙初
尽管他生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但死后,他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被人们认为是“集大成者”。这个人就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杜甫爱国忧民的精神跨越时空,受到一代代人们的赞誉,杜甫的诗歌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诗人闻一多盛赞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唐诗杂论·杜甫》)这个断语即使稍有夸张,也一定离事实不会太远。
《杜工部集》二十卷,唐杜甫撰。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京兆杜陵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不坠素业”(《进赋表》)的官僚家庭,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司马等一些小官吏。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二十岁的杜甫离开书斋,漫游吴越,开元二十三年,杜甫从江南回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开元二十四年又开始到齐赵等地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此后,杜甫往来洛阳、偃师,并在偃师成家。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春,杜甫在洛阳遇到了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开始了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交往。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高适同游梁宋,与二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分手之后,杜甫前往齐鲁漫游。第二年又与李白相遇,杜甫对李白视同手足:“余亦东蒙客,怜君似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同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的诗人和很多盛唐诗人一样,沉浸在浪漫的时代氛围中,热情乐观,充满理想和自信,立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天宝五载(公元746年),诗人来到长安谋求功名。第二年,杜甫参加制科考试,但由于奸相李林甫的操纵,这次制科考试一个人都没有录取。为了谋得一官半职,杜甫继续流浪在京城中寻找机会,多次向达官贵人干谒,并向唐玄宗献三大礼赋,直到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才“送隶有司,参列选序”(《进封西岳赋表》),又等了三年,天宝十四载授河西尉,不拜,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在长安的十年中,杜甫的生活逐渐贫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灸,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甚至有时挨饿受冻。也正是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开始深入现实,认识到盛唐表面的繁荣背后日趋严重的危机,从盛唐浪漫乐观的时代氛围中游离出来,以清醒而沉痛的心情写出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的名作,如《兵车行》、《前出塞》,《丽人行》等。尤其是官定后,杜甫前往奉先看望妻儿时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人生道路进行总结,对社会的深重危机进行了全景式的揭露,表现了自己爱国忧民的热忱。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十五载二月,杜甫回到长安任职,五月叛军逼近潼关,杜甫赶往奉先,携家逃难,把家小安置在鄜州羌村,自己只身赴灵武投奔肃宗,中途被叛军所俘,押解到长安。他尝到了国破家残的痛苦,写下了《春望》、《哀江头》等名作。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他冒险从小路逃出长安,历尽艰险来到凤翔,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因此后人又称他为“杜拾遗”)。不久,他上疏营救宰相房琯,触怒肃宗,由于张镐的营救才幸免一死。这年闰八月朝廷特许他回鄜州探亲,写下了有名的《北征》、《羌村三首》等作品。九月长安收复,杜甫又回到长安,继续任左拾遗。至德三载即乾元元年,肃宗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清算玄宗的旧党,房琯、严武、贾至等都被贬,杜甫也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段时间,杜甫直接经历安史之乱,写下了有名的“三吏”、“三别”。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七月,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弃官不做,到秦州就食,十月奔同谷,十二月又由同谷往成都。全家生活艰苦,一度陷入绝境,诗人和普通民众一样饱尝乱世流离之苦。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杜甫到达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修建草堂(因此后人又称他“杜浣花”),开始了一段相对稳定的生活。直到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七月,因避徐知道之乱,杜甫漂泊到梓州、阆州。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时,杜甫又回到成都草堂,严武保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称他为“杜工部”),并请他任节度使署中参谋,但仅仅半年杜甫又辞职。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五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成都。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抵达夔州,住了约两年,写了四百多首诗,占现存诗总数的30%,平均每月约写20首,迎来创作的又一个丰收期,尤其是七律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如《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等都是古今七律中的巅峰。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乘船来到湖北江陵、公安,后又南下岳州,从此过着“饥借家家米,愁征处处杯”(《秋日荆南述怀》)的生活。大历四年三月来到潭州,又向南往衡州投奔韦之晋,可是当他到达衡州时韦之晋已经调任潭州,杜甫只得折回潭州,没想到韦之晋病逝了。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四月,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逃往衡州。不久臧玠之乱被平定,杜甫回到潭州,欲北归中原。冬,病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舟中。杜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深深地挂念充满战乱的国家,在绝命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中写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生当儒释道三教并重的盛唐,杜甫也受到过佛道思想的影响,比如他曾经说“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他早年也有过求仙访道的经历,曾到王屋山寻访华盖君,但没有遇到,直到晚年还心存遗憾。但毫无疑问,杜甫一生主要的思想倾向是儒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偶题》)。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内涵是“爱人”(《论语·颜渊》)。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等差的爱,从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爱天下所有的人,爱天地万物,正如孟子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杜甫的身上具有博大的仁爱精神,对整个天地宇宙都充满挚爱。他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弟妹,爱自己的朋友,爱天下苍生,尤其关注那些在战争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小者:无家可归的流民、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寡妇、受伤的战士、被战争拆开的新婚夫妻、孤苦无依的老人,等等。一再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壮游》)为了国家和人民,杜甫愿意牺牲自己:“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由此延伸开来,对世界上的一切生命充满同情:“白鱼困密网,黄鸟喧佳音。微物限通塞,恻隐仁者心”(《过津口》)。
杜甫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军国大事、山水景物、民风土俗、咏物咏史、闲居咏怀、人情世态等等,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几乎无所不包。尤其是其中很多作品深刻、全面地反映了李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历史进程,反映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被人们称为是“诗史”。《忆昔》描写“开元全盛日”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留下了开元盛世的生动画面。《兵车行》《丽人行》揭露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荒淫无耻,特别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统治阶级的奢华和百姓的困苦进行对比,充满激烈的忧愤,展现了安史之乱爆发时唐王朝的深重危机。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有的作品描写自己及家人颠沛流亡的痛苦,如《北征》、《彭衙行》,以切身体会表现动乱造成的灾难。有的作品则写时事,如“三吏”“三别”、《悲陈陶》、《悲青阪》、《塞芦子》等,及时全面地描写动乱的过程和动乱对百姓生活的破坏。这些“诗史”性质的作品全景式地展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真实的历史、鲜明的爱憎、生动的形象相交融,做到了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杜甫众体皆工,古体、律体、绝句都有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律诗登峰造极,傲视千秋。杜甫的五古有些是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等。有些是描写社会生活,如“三吏”“三别”等。上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的传统,下开元白“唯歌生民病,但得天子知”(白居易《寄唐生》)的新乐府。七古如《兵车行》《饮中八仙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丹青引》等,感慨深沉,语言遒劲,结构严整,风格雄健。杜甫的绝句有些如《江南逢李龟年》等,与盛唐绝句兴象优美的风格一致,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努力求新求变,有的借鉴民歌,通俗朴素;有的对仗工整、声律和谐、字句精工;为了突破绝句篇幅短小的限制,杜甫还创作了大量的绝句组诗。总之,杜甫努力在盛唐王昌龄、李白的绝句之外开创新天地。杜甫的律诗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望岳》、《春夜喜雨》等,都百代流芳,千古传颂。杜甫扩大了律诗的题材范围,以律诗反映时事,把社会政治内涵引入律诗。杜甫的很多律诗是以组诗的形式出现,围绕一个主题,若干律诗组成一个首尾连贯的整体,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弥补了律诗篇幅有限的先天缺陷。杜甫的律诗一方面技法高超,声律严谨,对仗巧妙,炼字炼句,“毫发无遗憾”;另一方面又大气磅礴,境界完整,结构协调,浑然一体,“波澜独老成”(《敬赠郑谏议十韵》)。律诗在杜甫手里达到了巅峰,是杜甫赋予了律诗健旺的魂魄。
杜诗风格多样,有的萧散自然,有的华丽精工,有的豪迈壮伟,有的清新秀美,千姿百态,不一而足。在杜诗众多的风格形态中,最引人注目的、堪称杜诗标志的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进雕赋表》中的自我评价,联系杜甫的创作实践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就作品中情感的性质而言,是源自社会和个人不幸的悲愤忧愁之情;就作品中情感的状态而言,是深沉浓郁,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积累;就作品中情感的表达而言,是抑扬起伏,力透纸背。这种风格是悲剧的时代和杜甫多难的人生、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笃实的修养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后人尽管可以模仿,但很少能在同等的高度上复现。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杜甫生前也许是寂寞的,他的人格和诗歌没有获得应有的承认。但历史是公正的,随着时间推移,喧嚣散去,杜甫其人其诗从中唐开始就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推崇。元稹《杜工部墓志铭序》赞扬杜诗:“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韩愈把杜甫和李白相提并论:“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晚唐杜牧则把杜诗与韩文相提并论:“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读韩杜集》)李商隐也对杜诗的包罗万象赞叹不已:“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唐人对杜甫的推崇着眼于他的诗歌,宋人则从诗与人两方面着眼。在诗歌方面,秦观在《韩愈论》中提出了集大成之说:“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韩愈论》)在人格方面,王安石《杜甫画像》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杜甫画像》)由于家国巨变、强敌欺凌的特定时代背景,南宋时,人们深刻认识到杜甫人格中的爱国精神。抗金将领宗泽临终前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第二天高呼三声渡河而死。另一位抗金领袖李纲在《重校正杜子美集序》中说:“平时读之,未见其工,迨亲更兵火丧乱之后,诵其诗如出乎其时,犁然有当于人心。”南宋覆灭后,诗人汪元量沉痛地说:“少年读杜诗,颇嫌其枯槁。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囚禁在燕京监狱中,以杜诗相伴,作了两百首集杜诗。到了明代,人们更把“诗圣”的桂冠献给杜甫,明代费宏《题蜀江图》云:“杜从夔府称诗圣”。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杜甫其人其诗确立了典范地位,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明清之际,王嗣奭拒不降清,说“吾以此(杜诗)为薇,不畏饿也。”(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卷四四)连降清的钱谦益晚年在笺注杜诗的同时还模仿《秋兴八首》写了《后秋兴》十三叠,以表达心曲。在抗日战争期间,很多人再次在杜诗中找到了共鸣。现代诗人冯至在抗战期间著有《杜甫传》,他在《赣中绝句四首》其二中说:“携妻抱女流离日,始信少陵字字真;未解诗中尽血泪,十年佯作太平人。”杜甫及其诗歌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日本,虎关师炼、中岩园月、义堂周信、松尾芭蕉等著名文学家都受到过杜诗的影响。在朝鲜半岛,李朝成宗十二年(1481)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杜诗译本《杜诗谚解》。在美国,著名诗人雷克斯罗思指出杜甫关心的是坚信、爱、宽宏大量、沉着和同情,唯有这些品格才能拯救世界,他说:“我三十年来沉浸在他的诗中,我深信,他使我成了一个比较高尚的人。”(转引自莫砺锋《杜甫评传》)
鉴于杜甫其人其诗的巨大价值、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人们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整理杜诗。北宋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王洙编成《杜工部集》二十卷。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王琪等对此本进行修订,刻板印行。二王本《杜工部集》成为迄今为止所有杜集的祖本。杜集整理本众多,南宋就有 “千家注杜”之说。这些众多的整理本中,有不少是才学识兼胜的佳作,很多注者为此呕心沥血,如王嗣奭作《杜臆》,仇兆鳌作《杜诗详注》,都投入二十年以上的时间。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四种公认为优秀的,而且流传广、影响大、容易找到的杜集整理本:一、仇兆鳌《杜诗详注》二十五卷,今有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二、浦起龙《读杜心解》六卷,今有中华书局1961年版。三、林继中辑校宋赵次公注《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四、杨伦《杜诗镜诠》二十卷,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1版。以上四种注本,即使是最晚的《杜诗镜诠》距今也有两百多年,思想观念难免受到历史的局限,对后来的研究成果自然也无法采纳。因此,用现代思想观念整理杜集,全面总结古今研究成果,还有待我们的努力。目前,较好的选本有林继中注评的《杜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