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15:0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以记言为主的史书

——《国语》与《战国策》


《国语》

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以史为鉴的国家。

所谓历史,简而言之,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中国古代的史书体例较多。其中有: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记载历史,如《史记》、《汉书》、《三国志》。

编年体,按时间顺序编写历史,如《左传》、《资治通鉴》。

断代体,记载一朝一代的历史,二十四史(除了《史记》)都是断代史。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史书,因按不同的诸侯国记载,称之为“国别体”。这种史书一反记实为主的惯例,内容多为记言。《国语》是最早的一部,继而是《战国策》,二者堪称史书中的另类。

《国语》,司马迁、班固都说是左丘明所著,近现代学者则认为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录。它反映自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少数民族,也称猃狁,生活于西北陕甘一带),到公元前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三家分晋,即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联合起来灭掉晋国执政者智伯期间,周王室与鲁、齐、晋、郑、楚、越、吴等诸侯国的部分历史,主要是“记各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共21篇,计7万多字,与《左传》并称姐妹篇——《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

《战国策》,作者不详,有可能是战国时期史官们的笔录汇编。内容主要是记述当时的一些谋臣策士游说国君或贵族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策略,最初称谓很多,其中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等,并无统一的名字。直到西汉末年,著名学者刘向将其辑为三十三篇,并定下现今人们所看到的书名。

记言史书与记事史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主要一点是,前者通过人物的言论(讲话、交谈或者辩论)反映历史事件,对事件发生的细节描述往往不多,而比较注重事件的主要人物及其他参与者说了些什么。笔者读《国语》与《战国策》,对此感受颇深,从中也认识到记言史书的几个特色,诸如:对事件的介绍别具一格,对人物的刻画比较成功,语言精彩,逻辑严密,可读性强,等等。

首先,无论《国语》或者《战国策》,每篇对事件的交待都相对简单。因此,人们难以从中全面了解当时的历史。这固然是不足,但就一件具体的史实而言,其独特的叙述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例如周穆王征讨犬戎这件事,《国语·周语》一开篇写道:“穆王将征犬戎,祭谋父(周王室的卿士,即祭公)谏曰,‘不可’。”既点出发生的事件,又引发人们关注祭公为什么反对征讨犬戎?结果又将如何?从而留下了悬念。接着,作者详细记述祭公的谏言,即先是从前辈的教诲与作为说起,指出“耀德不观兵”,继而反映犬戎氏“能帅旧德”,并非敌视周王室,且早有准备等事实,建言不宜征讨。然而周穆王听不进去,还是出兵。结果,仅仅得了四只白狼、四只白鹿而归,却从此失去了民心——“自是荒服者不至”,周边的少数民族不再对周王室称臣纳贡。笔者以为,《国语·周语》对穆王征讨犬戎的背景虽然没有交待,但它用不长的文字将这个史实从发生到结束,作了画龙点睛的描述,还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秦惠王伐蜀,《战国策》的叙述也很有意思,它没有介绍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而是先说,“司马错(秦人)与张仪(魏人)争论于秦惠王前”。这两人为什么要在惠王面前争论?争论的问题又是什么?一下子就吸引人读下去。作者接着介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认为伐蜀不如伐韩。两人各自叙述理由,结果秦惠王采纳司马错的意见伐蜀,并取得胜利,从此秦国“益强富厚,轻诸侯”。这样的叙述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又相当简洁。

《战国策》

记言为主的史书,实质上是以人物为中心。因此,对人物的刻画尤其下功夫,堪称是一大特色。《战国策》中的冯煖,就是典型。

原本穷得不能自存的冯煖,托朋友向齐国的孟尝君提出请求,想寄食门下。孟尝君问受托者,这人有什么爱好?回答没有。再问,有什么能力?回答依然是没有。孟尝君听后笑笑,却答应了请求。管理府中事务的人员以为主子对冯煖的态度轻蔑,待遇就给得比较低。冯煖在孟府住了不久,开始提意见了,他弹起了长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将这话转达给孟尝君,得到的答复是,冯煖的伙食标准提升到与其他的门客相同。再过不久,冯煖又弹唱了:“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对此作出批示——比照上等门客的待遇,让冯煖出门可以乘车。这一下,人们以为冯煖该满足了,然而过些时候他又弹其剑铗唱道:“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对他这种得寸进尺的做法不以为然,责怪他“贪而不知足”。孟尝君却没有表态,而是询问冯煖的家庭情况。当他知道其家中有老母亲需要奉养,便派人为老人提供生活费用。从此,冯煖再也没有弹唱了。

过些时候,孟尝君准备派人去薛地收债,冯煖自告奋勇。临走前,他问主人,“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事情办完,需要买些什么东西带回吗?孟尝君回应道,“视吾家所寡有者”,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然而,冯煖到了薛地,并没有将债款收回,而是当着欠债人的面将债券烧掉,还说这是为主人买到了家中最缺的“义”。对于冯煖的做法,孟尝君很不高兴,但也没有责怪,只是说,先生休息吧。之后,齐王由于听信谗言,要赶孟尝君走,却不直言,而是转弯抹角地对他说,“寡人不敢以先生之臣为臣。”孟尝君听懂话中的意思,只好回到自己的领地薛。令他想不到的是,薛地的老百姓在城外一百里处夹道欢迎。此情此景,让孟尝君非常感动,他对冯煖说,您为我买的“义”,今天终于看到了。冯煖却回应道,狡兔三窟,现仅得一窟,还不能高枕而卧。于是帮孟尝君游说梁国,礼聘他为相国、上将军。这让齐王后悔当初的决定,便再次邀请孟尝君为相。接着,冯煖又促使孟尝君建议齐王在薛地建立宗庙。这时,冯煖对孟尝君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此言不虚,孟尝君为相数十年,的确都相当顺利。

上述这个故事除了成功塑造冯煖与孟尝君这两个人物外,还留下了“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为乐)”的成语。这在别的史书难得一见。

再如《国语·鲁语》中的敬姜,当儿子(鲁国一大夫)看到她在家纺织麻纱时很不理解,担心别人会说自己不孝而让母亲操劳。这位母亲听后深为忧虑,她耐心地对儿子谈到了每个人,即从天子、诸侯到普通老百姓,都需要劳(“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 “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教导儿子要忠于职守,勤俭节约。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知书达理、富有远见的女性形象。

记言为主的史书,另一个特色是主人公的语言,它生动深刻,又极富逻辑推理。例如《国语·周语》)中介绍的单朝(单襄公,周王室的卿士),就是很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把问题说得非常透彻的人。有一次,他奉命出使宋国、楚国时,路经陈国,回来后向周定王汇报,说陈国必亡。定王问道,你的根据何在?单朝从一路看到的情况说起,然后指出:陈国“火朝觌(早晨能看到火星)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 这次圣上派我出使,路过陈国,陈国“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陈侯不念胤续之常(过去的法度),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是又犯先王之令”。最后作出判断:处于大国之间的陈国,“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果然,陈侯不久被夏氏所杀,陈国为楚国灭亡。故事中的单朝,侃侃而谈,话说得有理有据。像这类的例子,在《国语》与《战国策》里,可谓不胜枚举。如人们熟悉的范睢说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触[言][龙]说赵太后(均出于《战国策》),等等。这些人论说的深刻与雄辩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了单朝。此外,吴国大臣申胥对吴王夫差的一番谏言(见《国语·吴语》),也让人印象深刻。这件事的起因是,吴王夫差为了讨伐齐国,准备答应越王勾践的求和。申胥当即表示反对。他说,“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废慑畏吾甲兵之疆也。大夫种(文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纵)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小蛇)弗摧,为蛇将若何?”尖锐指出不可答应勾践求和的理由,可惜夫差听不进去。最终的结果是,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强盛起来即发兵灭掉了吴国,夫差羞愧自杀。可以说,两千多年后再读申胥的这些话,还能让人感到他对情况的了解、分析,相当透彻,言辞又是那样的犀利。

有了上述的特色,《国语》、《战国策》的文学性自然就突现出来。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收进这两部史书的不少内容,近现代的中学语文课本,常常选上其中的一些故事,大学的中国文学史教材,也将之列为古代文学作品,名曰“历史散文”。这种文字,缜密、生动、真切、精彩,非常耐读。例如,《召公谏厉王止谤》(选自《国语·周语》)。故事说,周厉王很残暴,老百姓底下纷纷说他的坏话。召公(周王室卿士)向厉王反映,认为这是“民不堪命”的结果,即老百姓生活很苦,已经忍耐不下去了。厉王却非常愤怒,派人去“监谤”,一经发现就立即杀掉。这一来,老百姓不吭气了,但走在路上,互相间都会用眼睛说话(即“道路以目”)。厉王看到后得意地对召公说,我能让毁谤没有。召公回应道,不是没有,而是因防而止。接着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此。是故为川者诀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因此,天子乃至公卿百官,都应该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否则是很危险的——“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然而周厉王不听。三年后,这个不知民情、刚愎自负的统治者被放逐到一个叫“彘”(今山西霍县东北)的地方,并死在那里。故事虽然简短,却很生动,语言也相当精粹,是一篇非常耐读的美文。再如《战国策》中描述苏秦的人生经历,故事跌宕起伏,富有情节。这个纵横家,先是信心满满地游说秦国,但所推出的连横之策却不被采纳,只得灰溜溜地回到老家,家人迎接他的是——“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让他感叹不已,从此发奋读书,到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的程度。一年后,他游说赵国,被封为武安君,受相印。衣锦还乡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问嫂嫂,为什么你们前后表现得如此不同。嫂嫂直言回答,因为你现在“位尊而多金”。苏秦听后,不禁说了这样的话:“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以忽乎哉?”自鸣得意的心情表露无遗

读《国语》、《战国策》,人们可进一步认识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社会——春秋战国,是一个伟大而纷繁复杂的时代,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外交家,他们在应对与处理各种问题时,所用的谋略与计策虽有差异,但都展现出超强的智慧。《国语》、《战国策》保存了这些难得的史料,能为今天提供借鉴之用,是非常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