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6 15:1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楹联依旧年轻


孙中山对联

楹联,最初出现于五代,它的雏形桃符,早在先秦就有了。传说那时每逢过年,为了家庭的安全,老百姓多在桃木板上画了两个神(或写其名),分别称“神荼”与“郁垒”,悬挂于大门两旁,以便驱鬼。最早介绍这两个神的典籍是《山海经》。之后,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转引《黄帝书》也有记载,说“神荼”与“郁垒”是一对亲兄弟,住在度朔山上,那里有棵桃树,冠盖如云。桃树的东北方有座门,称鬼门。两兄弟每天都要在这里检查百鬼,一旦发现有为害人间的家伙,就将其捆绑起来喂虎。因此人们就把这哥俩视为灭鬼的神灵,过年时在桃符上画他们的像以示合家平安。后来,不仅有画“神荼”与“郁垒”的,也有写祈福文字的。

时间到了五代,有一年临近春节,后蜀末代皇帝孟昶让人在桃符写些喜庆的话。桃符交上来后,孟昶看过觉得不满意,便自己动手题了:“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这两行字迅速流传开来,并被后来人视为最早的楹联。不过,清代谭嗣同则另有所见。他在《石菊影庐笔识》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南朝文学家刘孝绰罢官后闭门不出,并于门上题字:“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又续了两句:“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谭嗣同认为,“此虽俱诗而语皆骈丽,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起始)矣。”除了以上二说,有传媒报道称,近年湖北省黄梅县一农民献出晋代王羲之题写的字:“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图”。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楹联的历史则要提前五六百年。不过此“文物”据称真伪难辨,尚不足为凭。

楹联由上下联组合,讲究对偶,也称对联,俗称对子。用于春节,则称春联。楹联两边的字数一样,词性相同,结构相应,断句一致,内容相连,合仄押韵,节奏性强。因此,只有每个字所占的空间相似,音节长短相同,且能独立表达意涵的方块字,才可能写出楹联。也就是说,除了汉字,别的文字很难有这个条件。正如学贯中西的美学大师朱光潜所说,西方文字,不论是英文、法文、德文等,都是单音字与复音字相错杂,意义可以对称而词句却参差不齐,难以两两相对。可以说,楹联与汉字密不可分,楹联因汉字而生。这是一个因果关系,不可更改。倘若将汉字改为拼音文字,楹联恐怕也难以存在。

楹联注重文字的艺术性,与诗词关系密切,有些联对就是从某首诗词摘出来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自王维的《使至塞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自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来自毛泽东的《登庐山》。它们既是极好的诗句,也是绝妙的对子。因此人们常把楹联与诗词合在一起,称“诗词楹联”,开展研究或教学。

楹联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王安石的《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那时楹联的盛行。到了明代,人们用红纸代替桃符书写楹联,贴于门旁或厅堂的两边柱子上。由于简易方便,楹联进一步得到了推广。明太祖朱元璋对此很重视,他要求官员、士绅和普通老百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并且微服出巡检查。据说一次,有户人家没有贴被查到,问明情况,方知户主是个阉猪能手,不识字。朱元璋针对阉猪行当的特点,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既形象又贴切。

林则徐对联

到了清代,楹联更是深入民间。《燕京岁时记》(富察敦崇著)写道:“春联者,即古之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贴,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有人还开始对楹联进行了捜集和研究,如福建长乐的梁章钜。此公与林则徐为同时代人,也是积极主张禁烟的抗英派,官当到了巡抚,还曾进入军机处,他对楹联情有独钟,利用公余时间撰写了《楹联丛话》。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楹联的专著,收集、保存了大量历代的联句,加以分类,并对楹联的起源与发展作了探讨,谈及它的美学意义,等等。

楹联出现以来,之所以发展很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言简意赅,富有诗情,回味无穷,随时随地能够用起来。可以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庆生,成年,结婚,贺寿,开张大吉,乔迁之喜,节日纪念,敬挽逝者,等等场合,都可以看到楹联的身影。不过,最常见的是两类,一是过年时作为春联;二是贴于门两旁作为门联。

楹联追求一目了然,起初的字数并不多,之后陆续有所增加,从十、十几到几十,个别的上百。著名的如昆明大观园的那副,上下联各90字;还有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洞庭湖君山的湘妃祠所撰写的那副,单联200字,全联400字。我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最长楹联是李南方为“半田庐主人”杨新祥撰的书房联。正文1058字,上款22字,跋311字。据说还有更长的,即川剧编剧隆学义为重庆直辖十周年而写的《重庆咏联》,长达1810字。然而,楹联并非越长越好。那些数百字乃至一两千字的楹联,已是大块文章,与楹联的初衷不合。即便写了,怎么贴,贴了怎么读,也是个问题。我看还是应该有所控制,精练为宜。

从五代至今,楹联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也有不少故事流传。下面仅选一些名联作点介绍:

长沙岳麓书院的一副:“惟楚有材;於斯为盛”, 大意是,湖南乃出人才的地方,这里(指岳麓书院)更是人才济济。全联仅八个字,均引自古籍(《左传》与《论语》),却充分表达出湖南人的自豪感。

成都武侯祠的一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正确指出,要治理好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争取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杭州西湖岳王庙的一副:“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传说有一天,袁枚(清代文学家)与秦大士等友人一起游西湖。到了岳坟前,袁枚对秦大士说,“秦公,我们在这里合作一副对子吧!”不等对方回应,就自个儿吟了上联:“人从宋后少名桧”,秦大士也不含糊,接着对了下联“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联上下对得好,又反映实际,因而流传开来。

宋代大儒朱熹在漳州任主簿时写的一副:“东墙倒,西墙倒,窺见家室之好;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这是为一位穷书生写的,诙谐幽默。意思是,虽然房子破旧,环境冷清,但家庭和睦,能静下心读书就是好。

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勉励自己,既要认真读书,又不能忘记为国家做事。近人邓拓曾在《燕山夜话》中著文介绍,题目就叫《事事关心》,“文革”中却被说成“别有用心”,遭到了错误的批判。

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书斋的一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反映作者宽阔的胸怀,无私的品格,敢作敢为的作风。读透这副楹联,人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林则徐能够成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为什么他敢于禁烟并与英国殖民主义者进行坚决的斗争。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一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他说过的一句话,先生去世后,人们以对子的形式将它作为遗训写下来。它告诫人们,革命不能半途而废,必须继续奋斗。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述的一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形容徒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的人。此联出自明代学者解缙。这人擅长作对子。有一次,某官员想为难他,指着天出题道:“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解缙略加思索则作答:“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可弹!”对得绝妙无比,令人赞叹。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一副:“素园陈痩竹;老舍谢冰心”。素园(韦素园)、陈痩竹、老舍、谢冰心,都是文学界人士。并列在一起,仅是四个人的名字。但将它分成两组连起来,却成了绝妙的对子,尤其是“陈”与“谢”,原本是姓,名词,作为动词后,意思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可以理解为,朴素的园里种了一些竹子,景色十分优雅,主人老舍觉得很惬意,并因此感谢冰心先生。老舍先生的这副联属于姓名联。据学者考证,姓名联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惠安人、民俗学家的《鸡肋篇》:“崔度崔光度,王韶王子韶”。

上面说的,自然是挂一漏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楹联依旧年轻,仍然为国人所普遍喜爱,其生命力在众多的国粹中无疑是最顽强的一个。而且可以相信,不管未来多么漫长,情况会发生怎样变化,楹联都将与伟大、不朽的汉字结伴同行,继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