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23:4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唐 颐



巡礼红色建阳

 

  

 

 

晚秋时节,烟雨蒙蒙,我在建阳区委党史研究室蔡哲安同志陪同下登临大潭山。大潭山,位于建阳老城区中心位置,以面临穿城而过的崇阳溪深水大潭而得名,是登高鸟瞰全城的突兀高地,俗称“登高山”。山中古树苍郁,曲径通幽,风景绝佳,现已辟为公园。公园内建有朱子阁、宋慈亭、书林楼、登高台、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历史人文景观。那日,我漫步其间,尽享风光,流连忘返。游览归来,游兴未尽,感觉大潭山集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景观于一身,尤其是红色文化占有一席重地,应可成为解读建阳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包括让人们从中窥视到土地革命、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三大时期红色建阳的缩影。

 

 

建阳中共苏区纪念园位于大潭山南麓,2010年6月在原建阳革命历史陈列馆基础上重建,占地六千五百多平方米,2011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由景观工程、大型浮雕、革命历史纪念馆主体大楼三部分组成,厚重庄严,气势不凡。馆内展厅设有“苦难建阳、工农奋起”“土地革命、创建苏区”“抗日救亡、如火如荼”“红旗不倒、迎接解放”四个篇章,展示了建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该馆于2004年被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政府公布为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那日,我作为唯一的观众徜徉于展厅里,哲安同志为我讲解。在建阳党史研究室工作二十余载的他,对建阳党史可谓烂熟于心,如数家珍,令我深受教育和启发。特别是哲安同志从2007年开始,参与了南平市委和建阳市委“申苏”工作的全过程(即申报要求中央相关部门确认建阳市为中央苏区县),三年努力,大功告成,终于迎来2009年5月4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函件批复。批文摘录如下:

根椐民政部、财政部1979年6月24日有关文件规定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椐地划分标准,我们认为,有关论证工作做得比较充分,现有资料可以证明建阳市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曾属于中央苏区闽赣省管辖区域。据此,可以认定今建阳市当时属于中央苏区范围。

这份批文太难得了,它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是对建阳革命烈士、革命先辈的政治交代,也是建阳老区人民的政治荣誉,极大地激励了35万建阳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展厅里,建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史实编排纲要突出、丰富翔实,让参观者对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几个重要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留下深刻印象:

1928年1月,建阳童游村建立中共第一个支部,陈顺昌任支部书记;

1929年1月,建阳两百余名民众队员参加崇安上梅第二次武装暴动;

1930年10月,建阳县级苏维埃和中共建阳县行动委员会同时成立于澄浒村,陈顺昌任县委书记,邱有贵任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3年4月,建阳苏区划入中央苏区范围。

展厅里的一些历史文物资料更是弥足珍贵。比如,1933年4月2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0次常委会决定,闽北苏区与新开辟的建(宁)黎(川)泰(宁)苏区、抚河两岸地区合组为闽赣省,闽北的崇安、建阳、邵武、光泽及浦城五县划归中央苏区。在前些年的“申苏”工作中,这份会议纪要起了关建性作用。

橱柜陈列着一张闽北地区武装人员、武器统计表,记录着“闽北独立团350人”“建阳独立营110人”等。该表即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周恩来,于1933年9月在建宁指挥第五次军事反“围剿”时亲手抄写的,表格右下端还有令人眼熟的周恩来签名笔迹。

又如几份电文抄件,1933年10月6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在致中革军委代主席项英《关于作战部署等问题的报告》电中第七条明确要求“建阳独立营仍令在拿口南差卫闽地域,与大干桥地带之闽中独立团夹邵河活动”。同年11月27日,周恩来致秦邦宪、项英、李德电《关于闽赣敌情的分析和我军部署》第三项有关闽北军事部署,明确要求“留建阳独立营在建邵间”牵制敌人。建阳独立营坚决执行上级指示,1934年1月,配合红七军团58团攻入将口镇,歼国民党军张銮基旅一个营部;2月,攻打崇雒乡,再歼国民党军张銮基旅一个连部。建阳独立营的卓越战绩,使其赢得了“模范营”称号。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阳不仅在政权建设和军事斗争上成为中央苏区一支骨干力量,而且在经济工作上也有突出贡献。1931年初,建阳县委、县苏维埃在麻沙竹鸡垅(今溪头)设立铸币厂,把没收来的银块和银首饰铸造成国民党银圆和苏区“红元”,可日产银圆四千多块。1933年4月,铸币厂设备和七名技术工人迁往闽北根据地首府大安乡。1934年12月,又迁往江西。鸡竹垅铸币厂的创建,有力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对苏维埃财政军需给予积极保障,它也是全国革命根椐地货币发源最早地方之一。哲安同志告诉我,为了安全考虑,展出的只是影像资料,珍贵的铸币模具现藏于区党史研究室。

 

 

抗日战争时期,建阳成为福建抗战后方中心地之一,中共福建省委多次迁入建阳,领导抗日反顽斗争,太阳山就是一座革命历史的丰碑。

太阳山地处邵武、建阳、顺昌三县交界,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58团就派郭从品到太阳山一带发展游击队伍,巩固苏区。1942年5月,福建省委秘密转移到太阳山上,并于次年2月在山上开展了一场以提高干部的政治、军事素质为目的的整风整训运动,史称“第五期武夷干校培训班”,被选派参加的有闽浙赣边苏区干部、党员和在白区城市工作的干部一百多名。这次整风整训运动是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性的决定》和延安整风精神的,在福建党的组织思想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那天下午,哲安同志陪同我前往书坊乡,拜谒太阳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纪念园坐落于书坊乡螃蜞村旁,占地二十余亩,背倚黛色高山,面朝千亩良田。晚秋颜色,最经典的莫过于金黄色的稻谷在微风中荡漾,那沉甸甸的稻谷,不就是献给革命英雄的胜利果实吗!此景此情,极容易让人吟诵毛泽东主席著名诗句:“喜看稻菽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我们沿着九级叠水石阶拾级而上,一座石碑坊伫立眼前,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四根坊柱镌刻着两副对联:五期整风赤胆弥坚推翻旧社会,三大创造红旗不倒迎接新中国。一面旗帜三省日顽须落胆,半壁江山一柱东南可擎天。横额:浩气长存。两联足以概括太阳山革命根椐地的历史贡献。当年太阳山的整风培训因处于特殊年代,这些党的精英骨干,尤其是潜伏白区的干部,参训时只能隐姓埋名,头戴面罩,以代号相称,严格保密,不暴露身份。主讲之一是时任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福建省委创造性地开展抗日反顽工作,就如刘少奇同志给予“三大创造”的高度评价,即“武装退却、合法与武装斗争相结合、反特务斗争”。“皖南事变”之后,东南数省党组织遭破坏,唯有福建省委坚持斗争,被誉为“东南一柱”。

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大理石铺就的广场中央,其造型如一面不倒的旗帜,旗帜顶端镶嵌着一颗闪闪红星,碑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纪念碑背后是纪念馆,一座六根洁白廊柱、蓝瓦飞檐的民族风格建筑,朴素凝重。馆内图片、实物和数字化影像的展出,再现了福建省委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戎马生涯。

展馆背后是墓园,几十名烈士遗骸迁葬于此,每一块褐色的大理石上镌刻着一位烈士的名字和生卒年月,这些墓碑组成两排方阵,掩映在青松翠竹之间。由于太阳山革命根据地的特殊地位,后来遭到国民党军极大摧残,书坊苏区31个基点村、229户房屋、74家笋厂香菇厂、五千余亩山林被烧毁,三百多名苏区干部、群众被抓捕、吊打,并制造了“四二二”苏坊大屠杀惨案,一天杀害苏坊干部、群众16人。面对墓园肃然而立,我想,烈士们九泉之下,能相聚一起,这也是一种革命的缘分。徘徊墓碑前,读到一位烈士生卒年月,才14岁遇难,他是地下交通员涂三生。14岁的青春少年,如果生活在现在,才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定型。但生长在风雨如晦的飘摇岁月,却造就了穷人的孩子早成熟、早当家,那么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之路。我们为之感慨唏嘘不已。

书坊乡党委宣传委员老沈为我们充当讲解员。这位在他自己家乡工作二十多年的基层干部,参与了太阳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建设全过程。他告诉我,新中国成立之后,书坊乡就建立了太阳山革命烈士陵园和纪念馆,供群众瞻仰和参观学习。建阳市“申苏”获得批复之后,2010年,总投资600万元的太阳山革命历史纪念园项目正式开工,规划为集纪念、教育、观光于一体,现已建设成为闽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老沈对纪念馆的内容十分熟悉,对福建省党史也颇有研究。当我问及曾镜冰与“城工部事件”时,他告诉我,太阳山整风培训班中,凡来自白区工作的同志,均是知识分子,党的优秀人才,后来大都因为“城工部事件”被党内错杀,太可惜了。而被错杀的原因,主要是闽东著名的早期革命领导人阮英平失踪引起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全面抗战爆发后,闽东一千三百多名子弟兵组建为新四军第六团,在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率领下北上抗日,屡建奇功。到了1947年,已是解放军师级首长的阮英平受中央指派,秘密回到福建,任闽浙省委军事部长,组织发展地方游击队,配合解放福建,但不幸于1948年2月在宁德洋中遇害。当时阮英平的突然失踪,上级党组织情况不明,怀疑党内出了内奸,在极“左”思潮引导下,引发“城工部事件”,因此错杀了一批白区干部。曾镜冰,这位七大中央候补委员,也于“文革”期间蒙冤致死,直到1983年才平反昭雪。

 

 

如果说太阳山革命根椐地是建阳抗日战争中的一座丰碑,那么,回龙乡的“入闽第一仗”则是建阳在解放战争中的又一座丰碑。

“兴也勃,亡也忽。”1949年的华夏大地上,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正在演绎着这句名言。当毛泽东主席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号令之时,他已心中明白,原计划五年完成的解放战争,可以提前到三年完成。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南中国,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不堪一击,从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到5月11日建阳县解放,才20天时间,形势发展之如此迅速,实在出人意料。解放建阳的是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这个团渡江后千里追击溃逃的国民党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他们兵临建阳城下之时,国民党县里的头目和守城部队已于两天前仓皇弃城而逃,这座千年古城顺利回到人民手中。

就在进驻县城之时,一三四团获取一个准确情报,地处建阳县城东北约百里的回龙乡,聚集了三千余众的国民党溃军,他们占据了地势险要的交通要道,进可攻,据可守,退可遁,并打算经松溪、政和,取道闽东下海逃窜。这批溃军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十室九空、哀鸿遍野的惨状,社会秩序也陷入极度混乱之中,人民群众热切盼望解放。一三四团不顾人困马乏,发扬连续作战的硬骨头精神,连夜向回龙乡进发,他们于5月12日派出两支小分队,乔装为国民党中央军,在老百姓的掩护支持下,潜入敌军防地,拟定好与大部队实行内外夹攻的战术。13日拂晓,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划破长空,忽然枪声大作,杀声震耳,三千余众溃军在梦中惊醒,魂飞魄散,不知所措,不堪一击,大多数乖乖当了俘虏。战斗前后用了十个小时,我军以全胜告终,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等战利品。

5月14日,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在建阳城中接见坚持敌后斗争的地下党、游击队,并设宴庆贺回龙之战的完胜。

人民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军福建,一路上攻城入镇,势如破竹,国民党军望风逃遁,没有重大战事,而在回龙乡却真刀真枪打了一仗。战后不久,新华社报道此次战役,称之“八闽第一仗”,从此,回龙之战载入福建解放战争史册。

回龙,这个地名就像应该有故事。回龙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从出土文物考证,商周时期生活在闽北的土著就出自回龙境内。回龙乡风光秀丽,东北猪头山巍峨高峻,南部诸峰怪石嶙峋,高峰寨状如立地宝剑,南浦溪水清澈蜿蜒。传说清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途经回龙的一座寺院,只见古树参天,涧水长流,美景令他心旷神怡,当即挥毫赐名“自然寺”,并决定不再南下,至此打道回京,故后人称此地为“回龙”。

如今,解放军入闽第一仗纪念园就坐落于南浦溪畔,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溪水中,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步入园中,投入眼帘的是一本花岗岩镌刻的厚重书本,正打开那尘封的一页,记录着六十多年前山花浪漫的五月季节,解放大军迈着坚定步伐,攻坚克难,用小米加步枪打下一个崭新世界。而十多米长的浮雕石屏,则再现了当年聚歼三千多名国民党军的激战场面,军民同心,气势磅礴,战火硝烟,冲锋陷阵。

面对这样峥嵘岁月的历史画面,回转身来,你会倍加珍爱眼前的江山如此多娇。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