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9 09: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刘永泰


毛泽东在武平调研

刘永泰

 

毛泽东与陈毅、谭政、朱良才在闽西1.jpg

毛泽东与陈毅、谭政、朱良才在闽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的经典名言。土地革命时期,他曾在闽西武平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县情,洞悉民意,为苏区干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武平,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是当年中央苏区的“东南前哨”。19306月,红四军结束在寻邬的军事整训后,由毛泽东、朱德、陈毅带领再次进入闽西武平。毛泽东率前委驻梁山书院,朱德随军部住考棚,陈毅与政治部驻三官堂。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一贯作风。开展武平社会调查,是他继江西寻邬、兴国调查之后,上杭才溪乡调查之前进行的。毛泽东在武平开展社会调查时间长达8天。

调查的地点,有县城的梁山书院、东岳庙、关帝庙、先贤祠、林家祠、温家世馆等地市场、学校和农村。“大水圳巷”古街——东门街,有卖油盐烟酒的日杂百货店,有豆腐、黄酒作坊,有宰杀牛羊猪和卖鸡鸭鱼的市场,毛泽东深入店铺,亲切地与“老板”、商贩交谈,了解“盐上米下”、“油东纸西”的商品贸易情况,通过眼观、耳闻、脑思,掌握苏区商贸的现场资料。

武平社会调查的主要对象,有工人、农民、教师、商人、妇女等各界群众。调查形式主要是开调查会,有座谈会、茶话会、妇女会、群众会等等,出席调查会的不仅有城区和附城的乡苏干部,还有“六老”,即老佃农、老裁缝师傅、老教书先生、老钱粮师傅、老衙役和曾经的流氓头子(无业游民)等六种人员,且须在本行干20年以上。毛泽东请这“六老”座谈,诚恳地向他们了解:武平的土豪劣绅有哪些人?谁最欺压人民群众?于是,老佃农述说给地主当牛做马,饱受压迫剥削的情况;钱粮师爷介绍如何纳税完粮;裁缝师傅谈老百姓穿衣着服的情况;教书先生介绍当地人的文化程度、知识分子的家庭出身;流氓头子透露社会上谁好谁坏情况;老衙役叙说有多少豪绅勾结官府衙门。“六老”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毛泽东边听边记。

武平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是武平苏区分田分地的情况和工商业者的情况。调查中,毛泽东了解到,武平苏区按照“抽多补少”的原则,每人都分到田,百姓打从心底感谢党,感谢红军。但是,贫苦农民分到的大部分都是山垅田、锈水田等瘦地,不很满意。在南阳会议上,毛泽东大力支持邓子恢代表闽西特委所制订的“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方案,形成《富农问题》的决议案。

毛泽东在武平社会调查,将宏观和微观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有对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的宏观调查,又有“解剖麻雀”的个别微观剖析。这次调研结果,也像之前写成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给党的建设和苏区建设有指导作用。同时,开展武平社会调查过程中,他平易近人,亲切和蔼,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给武平苏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