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15:5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杨成和


亭江炮台的烽火记忆

杨成和

炮台碑.jpg

炮台碑

山顶炮台.jpg

山顶炮台

 

亭江炮台,位于闽江北岸天险闽安门,与南岸的炮台相对。闽安门有长6公里多的江峡,江面仅300多米宽。闽江南北炮台构成福州“省城第一门户”。

走近炮台,展现眼前的是一座壮观亮丽的亭江炮台公园,1991年炮台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市马尾区政府于2014年划拨千万资金修复了炮台本体。

闽江下游南北两岸,清代设有28座炮台群,共安装200多门大炮。亭江炮台是其中之一。它具体坐落在闽安古镇南般村临江的一座叫做“北雁山”的山包上,因地处闽江北岸,故史称“北岸炮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安门沿江各村划归亭江镇管辖,统称“亭江”。因此,北岸炮台也随之改称为“亭江炮台”。

亭江炮台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炮台整体由江岸炮台、山腰炮台、山巅总炮台,以及弹药库、营兵房、隧道坑道等组成,基本保存原貌,极具历史沧桑感。炮台基础采用杉木浸泡柏油,下布木桩,上用糯米糊为主的有机物,以及贝壳灰、海沙等无机物相混合,在高炉里锻烧至200摄氏度以后,浇灌在模型里冷却之后垒成的。这种糯米砂浆凝固而成的炮台本体,距今300多年仍然十分坚固。

 

炮台遗址1.jpg

炮台遗址

江岸炮台,位于闽安门临江岸边平地上,设有五个炮墩、四个炮位。四门火炮阵地摆成一字形,长47.8米,高4米,墙厚2米,顶部厚1.2米,前后纵深为12.1米。炮墩底部的炮座为椭圆形,上面安装二门德国造的12生克虏伯后膛钢炮和二门英国造的12生阿姆斯特朗前膛钢炮。四门火炮射程均约为1500米,其火力完全可以封锁江面和炮击江面上任一敌舰。江岸炮台犹如猛虎潜伏,相当威武,傲视江峡,威慑来敌。

山腰炮台,立于“北雁山”半山腰。当年,它是由露天坑道和分布山体内部的隐蔽隧道,且坑道与隧道贯通各座炮台组成的。原炮台遗址上,安装有2014年炮台修复时挖掘出土的两门大铁炮。这两门大炮均为鸦片战争期间福建铸造,大炮长3.55米,炮口直径0.55米喇叭状,炮身铭刻“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仲冬奉总督闽浙部堂颜,钦差大臣怡,铁炮重六千觔”等字样。

山巅总炮台,位于高约20米的“北雁山”山顶,呈半圆形半地穴式建筑。炮台墙体长约60米,深1.85米,墙厚3.3米,安装着一尊德国造21生克虏伯后膛钢炮。有意思的是,炮台墙体内侧供奉妈祖娘娘的四处龛位,这大概是当年驻军官兵用来祈求妈祖娘娘保佑战火中官兵的性命安全。在总炮台遗址的对面山头上,原是炮台兵营,留有旧墙基,可以看出当年驻军的规模,而星散山野的是炮台官兵墓,安葬的是为保卫祖国领土而英勇献身的官兵。

亭江炮台是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由郑成功义军建筑。清军入闽后,福建总督兼闽安镇总兵官马得功重新修建。从清代到抗战时期,福建沿海常遭外敌入侵与海盗武装团伙的骚扰。担负着海防重任的亭江炮台曾弥漫着硝烟战火。无论海盗集团、鸦片战争,还是马江海战、抗日战争,来犯者的坚船利炮始终未能摧毁炮台。大战过后,它们身上留下了密密麻麻弹痕。

亭江炮台,一直有驻军。清代二百多年间,其驻军隶属福建闽安水师右营管辖,炮台主官为游击(从三品)或都司(四品),官兵300人至500人不等,兵营50间。后来,驻军划归闽安协台衙门管辖。这个衙门管辖范围:西辖马尾、魁岐直至晋安河,东到台湾澎湖。曾直接统领亭江炮台驻军的将领多达120位,其官位是从二品以上副将或总兵。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民族英雄林则徐巡视闽江下游两岸炮台时,向疆吏函商防务,奏准重修闽安北岸炮台。重修后炮台更具威慑力。

然而,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法国远东舰队在马尾港突袭福建水师。敌舰撤退时,一边向闽江下游沿岸各炮台发动猛烈炮轰,几乎摧毁了包括亭江炮台在内的闽江两岸炮台;一边派陆战队登岸包抄炮台守军,彻底毁坏炮台,并夺去大炮数尊。翌年,福建总督杨昌浚、署理船政大臣裴荫森奏准重建闽江两岸重点炮台,新炮台次年竣工。民国时期,亭江炮台由马尾海军驻防。抗战时期,该炮台遭受日军飞机多次轰炸,毁坏后再获重修。随着岁月更替,改朝换代,加上风雨剥蚀,炮台几乎失去效用,留下遗址。

“闽山代代赤胆在,闽江滚滚志不摧。”这炮台、这旧址,这兵墓,给人一种“爱国守疆数百年,一寸国土一寸血”的深刻启迪。如今,亭江炮台虽然不再发出炮声,也不再驻防军队,但依然警醒人们牢记富国强军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

亭江沿江炮台1.jpg

沿江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