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17: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沈少华

 

记远征军战士彭金能

沈少华

 

远征军出征.jpg

远征军出征

 

彭金能,为数不多的在世远征军勇士之一。

上世纪二十年代,彭金能出生于广西北部的宜山县洛东乡东四村。家里虽穷,父母还是节衣缩食供他上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县青年中学,但只念一年就失学回家务农。

1939年,日寇进犯广西,16岁的彭金能,毅然报考驻防贵州都匀的财政部税警总团学兵团,接受超负荷军训。经过一年时间的文化、体能、战术、攻防等训练后,被分到三营九连当副班长。

1942年元月,日军侵入缅甸,企图切断国际通道滇缅公路。3月下旬,日军攻陷缅甸首都仰光后,应英国当局请求,中国政府决定派军队入缅协助英军保卫缅甸。税警总团学兵团改编为新66军38师114团,经过20多天的强行军,由贵州省兴义县乘汽车出发援缅甸,4月5日全师到达腊戍,投入仁安羌激战,并取得大捷。三天激战中,彭金能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接下来三年时间,彭金能所在的部队与日军大大小小的激战无数场,如曼德勒保卫战,伊洛瓦底江阻击战、温藻阻击解围战等。在温藻解救陷入日军包围的112团时,彭金能和战友一举歼灭日军800多人。他作战勇敢,舍生忘死,不久提升为班长。

有一次,远征军在杜聿明的指挥下翻越野人山时,部队在蚊虫毒蛇猛兽的攻击和疾病饥饿的折磨下,15000人仅活着出山3000多人。彭金能是其中一位幸存者。还有一次,38师队伍经过印度缅甸交界的茅山死亡道时,正值炎暑夏天。烈日当空,饿渴交迫,赤痢流行,不少士兵中暑晕倒,出现腐尸遍途,惨不忍睹,见此惨状。彭金能凭着坚强的毅力,闯过了茅山死亡道,到达印度东部小镇兰姆伽并进行整训。在兰姆伽,彭金能先后担任文书、军械员和连队事务长。不久,作为军事和文化素质都较全面的军人,被派到新一军教导总队任副区队长教员,帮助训练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为前方战场输送更优质的抗日勇士。

远征军战士.jpg

远征军战士编草鞋

1944年,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对日军开展全面反攻。彭金能所在部队奉命开到印度边境小镇利多(现译雷多),消灭据守“鬼门关”的日军,打开进入野人山的通路,掩护美中联合工兵部队修建一条全长560余公里的中印公路,并铺设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道,使抗日战争物资再度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大陆,有力地支援全国抗日。

1945年3月,彭金能和战友们完成了任务后,由印度乘机回国,又马不停蹄向广州进军追击日寇,8月15日日军投降,38师奉命接收广州市。之后,他跟着部队从广州九龙乘美国登陆艇到沈阳,说是部队要去接管日本军营,其实是到东北打内战。这令他怎么也想不通,抗战胜利了中国人为什么还要打中国人?

1948年秋,彭金能所在的国民党驻守长春部队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因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而陷入一片混乱,仅赖着有限的空投粮食活命。为了这点空投食品,各班排的士兵也是抢得头破血流,打得你死我活,甚至不惜互相开枪射击。士兵个个饿得头昏眼花面黄肌瘦,长官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在解放军强大攻势下,驻守长春的国民党军于当年10月起义,彭金能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改编后,彭金能被调到延吉解放团学习,因表现优秀,又被调到东北齐齐哈尔军政学校进修,还当上学习小组长。其间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他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又一次迈出国门参加抗美援朝。四年时间里,他荣立三等功一次,两次获得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发的功勋章。

回国后,彭金能在第50军独立二营担任见习参谋。不久,根据祖国建设的需要,他脱下军装,复员到山东省曹县孙老家镇供销社,娶了当地卫生所的护士祝秀兰为妻。1958年,为了支援福建,曹县县委组织部抽调他担任领队,带了200多名青壮年农民来到闽北山区进行林业伐木工作,先是在邵武建设兵团二都、张厝伐木场,后又调到光泽向阳(霞阳)伐木场和止马林场工作。从此,他把半世纪的生命融入到闽北翠绿而茫茫的林海中。1974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密林中远征军战士.jpg

密林中远征军战士

穿越野人山.jpg

穿越野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