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11:2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重温党史 不忘初心”专题·

才溪:红色小镇的传奇

 

 欣


 

这里,曾留下伟人毛泽东的足迹和他的调查研究名篇;这里,曾接受血与火的洗礼,演绎过3000男儿踊跃参加红军开赴前线的感人场面。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一个令无数景仰者向往的地方。

1961年初春,刚出校门不久的笔者前往才溪采访,所受的革命传统教育至今难忘。半个世纪后的2013年仲夏,随省作家采风团到上杭,我再一次走进这片红色土地。

 

    “光荣亭”前忆光荣

 

到了才溪,我最想看的是那座光荣亭。它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才溪光荣历史的见证。

1933年春,当时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授予才溪乡“我们的第一个模范区”称号,随后拨款于当年的7月建造光荣亭,并勒石纪念。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毛泽东代表中央政府表扬了才溪,号召全苏区人民向才溪乡学习,团结起来发展革命战争,夺取全中国的胜利。

人们或许要问,才溪乡何以能获得如此的光荣?这要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当时的社会现实说起。

才溪位于上杭县的西北部,既是闽粤赣三省的接合处,又是沿海与内陆山区的过渡地带。境内层峦叠嶂,林木茂密。志书上这样写道:“壤狭田小,山麓皆治为陇亩,汀踞闽上游,复岭崇冈,山多于地。”20世纪初才溪的社会状况是,农民处于官僚与封建地主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70%的土地,掌握在只占人口6%的地主手中,多数农民被迫向地主富农租田耕种,过着极端贫穷悲惨的生活,因而有一种反对压迫追求解放的潜在意识。

在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的影响和带动下,1928年,才溪乡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会,之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1929年9月27日,成立了区苏维埃政府,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并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当时中央苏区的报刊,如《红色中华》《斗争》《青年实话》等,多次发表文章或报道,盛赞才溪区“一切工作取得光荣伟大的成绩”,是“选举运动的模范”“生产战线的模范”“扩大红军的模范”“节约的模范”“退还公债的模范”,才溪因此声名鹊起。据史料记载,“扩红”时,这里有3400多人踊跃参加红军,占全区青壮年总数的80%多,英雄主义的行为感天动地,成了当时的楷模。之后,3000才溪儿男,浴血奋战,有1000多人为革命捐躯,牺牲在战场上,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批高级将领中,才溪出了9个军级干部,18个师级干部,人称“九军十八师”。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才溪的多数青壮年参加红军后,妇女们勇敢地挑起工作、生产与生活的重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代代相传。1958年,才溪公社有13个青年妇女自动组织起来,耕山种田,吃苦耐劳,做出了显著的成绩,队长王太凤还光荣晋京参加国庆观礼。1961年初笔者第一次到才溪采访报道,曾专门收集13姐妹继承苏区妇女革命精神的事迹,还在光荣亭旁,与副队长王谷娣有过一番深入的交谈。

光荣亭作为革命象征,是阶级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当红军离开才溪进行长征,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复辟时,它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毁坏。面对敌人穷凶极恶的行径,才溪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那块“我们的第一个模范区”石碑藏了起来。1955年光荣亭按原样复建,才溪乡党委写信给毛主席,请他为光荣亭题字。1956年春,毛泽东正在广州视察,陪同人员有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副局长李质忠,他是才溪人,准备任务完成后回一趟老家。毛泽东知道后对他说,你回去时代我向才溪人民问好,才溪人民确实光荣,“光荣亭”三个字我一定写。现在,人们看到的“光荣亭”牌匾,遒劲有力的三个字,正是他当年所书。据说他一生中只为两个亭子题过名,一个是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另一个就是福建才溪的光荣亭,可见他对才溪的感情有多么的深厚。

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光荣亭,如今依然屹立,而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周边的建筑物明显多了起来。亭内原有的“我们的第一个模范区”残碑,现在则陈列于新建的纪念馆展览室的橱窗里。

光荣亭附近还有一座台子,称“列宁台”。它是1930年区苏维埃政府为了纪念列宁诞辰60周年而建的,后来成为召开群众大会或欢送青壮年参加红军的场所。上次我到才溪采访曾去过,记忆里那时台前有大片旷地,台旁是一棵青松,附近有一条小溪。这次再到列宁台,旁边的青松显得更加挺拔,旷地已变成了一小块绿草圃,溪水依然潺潺流过,而不远处,一条“将军路”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毛泽东三赴才溪乡调查

 

才溪乡所取得的成绩,轰动整个苏区,也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从1930到1933年,他先后三次到才溪乡调查研究。第一次,1930年6月,从江西寻乌到了才溪;第二次,1932年春,率领红军东征漳州回师到了才溪;第三次,1933年11月,他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席,而当时的苏区,外有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与经济封锁,内有“左”倾盲动主义所推行的政策干扰,严重阻碍着政治任务和建设计划的执行。他带着这些重大问题,专程到才溪乡,准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全局工作。

前两次因为带兵,毛泽东在才溪乡的调查时间都比较短,第三次则住了十几天。这期间,他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虚心请教,口问手写,并多次召开有代表性人物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开展热烈讨论。座谈会的旧址有两处,一是才溪区苏维埃政府,参加的对象为基层干部;二是才溪区工会(也称列宁堂),参加对象为普通工人农民。这两处现都辟为“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走进旧址,看到当年毛泽东的下榻处,是区工会天井边的左厢房,一个不足六平方米的小间,里面摆着一张小床,一张小桌,桌上放着一盏马灯,而就在这间斗室,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对才溪乡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大红军、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科学总结,写下了《才溪乡调查》。此文通过时任中央苏区政府总务厅文书、出版处处长黄亚光(长汀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之手刻写出版。

历史虽然远去了整整80周年,但某些记忆并没有因此而丢失;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的许多故事,仍在当地乃至整个上杭县流传。

故事之一,毛泽东到才溪乡调查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证明苏区在大力扩红之后,仍可有效地组织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因此很注意扩红之后的情况,并关心妇女工作。有一次,他走进红军军属孔菊姑家里,亲切询问,“苏维埃干部有到你们家里来吗?困难时,政府有帮助吗?”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笑着点点头说:“好,这样就好!”他还亲自出面为溪西村因火灾被烧毁住房的陈美兰老大娘解决困难,办法是亲帮亲,邻帮邻,有的扛来木料,有的挑来砖瓦,大家齐心协力盖起新房。而当他了解到这里乡苏维埃的选举,女代表占了六成,田里的农活也多半为妇女所承当,非常高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在他的《才溪乡调查》有充分的反映—“才溪乡在成年青年男子成群地出去当红军做工作后,生产超过了暴动前的百分之十。荒田开尽,进到开山。没有一片可耕的土地没有种植,群众生活的改良到百分之百以上。”

故事之二,才溪有个自然村,原名“衰坑”,是个很穷的地方,但自从有了苏维埃政府,各项工作表现得非常出色。毛泽东来此调查时,热情赞扬了他们,并以商量的口吻对村民说,“衰坑这个名不好,我建议改一改”。改作什么呢?毛泽东接着说,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大家团结奋斗,贫穷一定会改变,进而兴旺发达起来,我看,就改作“发坑”吧。村民一听,都说这个名改得好,拍手赞成。从此,“发坑”便取代“衰坑”在才溪一带叫响。如今这里,但见青山绿水,禾苗茁壮,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故事之三,毛泽东到才溪乡调查,除了走访,开座谈会,还抽时间参加田间劳动。这次笔者在才溪采风,当地干部带我到“上坝段”,指着面前的稻田说,这里曾是红军公田,捐田的人叫余木娣,她的儿子就是已近百岁的王直将军(曾任福州军区副政委、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主席在这里劳动,一边锄草,一边察看作物,还不时与干部、村民亲切交谈,了解情况。

回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故事让我们怀念伟人,有一种亲切感,而重温《才溪乡调查》,更给了我们许多启发与教育。采风时,我接触到当地的一些干部,他们说,今年是毛主席《才溪乡调查》发表80周年,搞些纪念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学习与实践。虽然这篇著作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但它对解决当代问题仍有着思想作风与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有的同志还指出,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美好未来的蓝图,有许多新的事物需要去探索,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才溪乡调查》指明了方向,这就是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再一次认真学习,掀起扎扎实实的调查之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真实情况,把握发展大局。

笔者相信,毛泽东同志当年所写的《才溪乡调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仍将发挥更大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

 

    今日才溪令人刮目相看

 

旧社会的才溪,贫穷落后,苏区时期的才溪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而红军走后国民党复辟倒算,这里遭到了残酷的统治,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才溪人民当家做主开始了新生活,但由于自然灾害加之工作上的失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导致了全国性的粮食减产,闽西是严重地区之一。

半个世纪过去,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才溪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当我再次来到这里时,青山翠绿,禾苗茁壮,新的楼宇、新的道路、新的景观,更是应接不暇,已经看不见旧时貌。听当地的同志介绍,才溪是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之一,才溪小学是全国百所名校之一,才溪是万亩脐橙之乡,产品远销澳门、广东等地,供不应求。才溪的各行各业也很发达,有从事矿山开采、加工制造的,有从事屠宰、饮食、家电销售、规模养鸡的,还有许多小商小贩,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特别是,才溪有近1/3的人(约8000余人,占青壮年的60%以上)在外从事建筑业,挥舞“三千榔头八百斧”,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才溪还涌现出许多成功的企业家,财产超千万元乃至超亿元的已不是稀罕事。有的人戏称这种现象为经济界的“九军十八师”。还有的人称赞说,才溪过去革命带头,如今商海弄潮,都是好样的。

如今,围绕“红色圣地,建筑之乡”这个主题,才溪正以小城镇建设试点为抓手,大力发展旅游业。除了全面整修原有的“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还新建了巍峨壮观的纪念新馆。胜迹光荣亭、列宁台,以及才溪革命纪念碑公园,也分别得到了修缮。那个由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时改名的发坑村,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已正式展开。其余各村的环境,也有了积极变化。可以预料,才溪的明天将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文明。

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忽然想起了蔡其矫的诗《才溪》:

 啊,才溪!

今天我来踏看你,

走到那流血流泪的地方,

去捡拾过往时日的落叶,

搜集被遗忘的声音,

用全部深情瞧着你,

呼唤你,描摹你,

写下你的历史和你的歌……

诗人的呼唤,是对才溪那段“过往时日”的赞美与向往。

其实,每一个热爱才溪的人,无不对这片红色土地充满感情,并像朝圣者一样,来此寻找彪炳历史、永不消逝的苏区精神,承接不朽的革命传统。从新中国建立至今,跨越两个世纪,在通往才溪的路上,前去参观学习的人,一个个,一批批,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笔者是第二次到才溪,感受颇深,既敬佩它的过去,更寄希望于未来。我想,有当年革命传统的发扬光大,有毛主席《才溪乡调查》所体现的思想与作风的正确指引,才溪人民必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来吧,朋友,才溪欢迎你!

(本文原载于《烽火回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