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10:5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征辉



·“重温党史 不忘初心”专题·

松 毛 岭 记

 

黄征辉


 

闽之西域,汀、连交界处,横亘一山,曰“松毛岭”。其峰海拔近千米,南北纵贯40余千米,东西蜿蜒10余公里,为东往龙岩、上杭、连城,西通长汀、瑞金、赣州必经之路。与名山雄岳相较,其声或不够响,其峰亦不甚高。然,于中国革命征程而言,松毛岭堪称抗敌屏障、浴血关山;系一度之安危,矗永世之丰碑!

笔者有幸降生于松毛岭下,自小便知松毛岭路途之陡之险,过往车辆屡屡坠沟落崖。孩童时,曾随慈母攀石砌古径,肩挑手提,翻越此山,至岭西一侧之钟屋村等地,赶圩买卖,行走得腰疼腿软,大汗淋漓。20世纪60年代,亦曾目睹松毛岭公路之改建。此后,路之险峻虽改善,却是盘旋复盘旋,颇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势。新世纪前后,交通大变局,国道、铁道、高速道,均以隧道洞穿松毛岭,小车、大车、“长龙车”,唰唰唰,哐哐哐,瞬间跨越,“天堑变通途”也!

少年时代,便从大人口中闻听当年松毛岭上下红白两军交战及长辈乡邻参军参战力助红军之故事。及至成年,尤其于近年,接触诸多史料,再经实地踏勘,对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北上前夕松毛岭之保卫战,知其大致轮廓,察其局部细微。至此,心内感喟纷然:一座山岭,似乎熟识,却是陌生;貌似无奇,蔚为浩壮。其挺立无语,八十载流光飞逝;待史幕揭开,数千名先烈显灵。青山埋忠骨,万世祭英魂!

松毛岭之战,时在1934年之秋。国民党以50万军队向中央苏区合围进犯,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阶段,松毛岭成中央苏区东线最后之屏障。松毛岭保卫战以“温坊之战”拉开序幕(温坊,即今文坊,位处松毛岭东麓)。8月底,红军侦知敌李玉堂第三师第八旅许永相两个团向松毛岭集结推进,即派独立二十四师正面迎敌,并由当地赤卫队员带路,引两队红军断敌退路。自9月1日晚至2日晨,经五六小时激战,红军以夜战近战全歼敌第八旅。唯敌旅长许永相只身逃遁,后为蒋介石发令毙命。敌指挥官李延年不服战败,即令第三师、第九师集结3个团从朋口开赴温坊,于9月3日晨又向我进击。红军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一师负责断敌归路,由二师从两个方向夹击敌人,痛快淋漓歼灭敌先头团,迅速结束战斗。温坊战斗共歼敌4000余人,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之出色运动战,给东线之敌以沉重打击。

温坊战斗后,全国战事告急,红一军团开赴江西增援,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仍留守松毛岭一线。此时,中央已在秘密进行主力红军转移之紧张准备,能否延阻国民党东路军向长汀、瑞金推进,松毛岭之役牵系全局,乃国共两党及世人关注之焦点。

为保卫汀州,保卫瑞金,保卫中央苏区,福建军区紧急动员苏区青年参军参战,集合2000余名地方武装上前线,投入保卫松毛岭之战斗。各级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组织大批担架队、运输队和慰劳队支援松毛岭前线,少先队、儿童团等亦积极行动,为保卫苏维埃政府尽一份所能。激战前夕,正逢中秋佳节,岭下百姓自制月饼,送上松毛岭阵地,犒劳红军将士。

松毛岭中段为全线要冲,仅两个通道,一曰白叶洋,一曰刘坑口,两处相距不足3公里,位靠主峰,地势险要。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在此两地布下重兵,构筑坚固工事,居高临下,严阵以待。其余几个山峰亦作周密布置,大小堡垒组成火力交叉。挖掘交通战壕,阵地间连接沟通。阵前亦布外壕,并置御敌障碍物。

蒋介石急调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取代蒋鼎文,加强东路军指挥力量,并调整进攻部署。以三十六师主攻白叶洋主峰,第十师及第九师一部协助进攻;第八十三师集结于连城县城与朋口间,担任右翼警戒,并派一部向连城以西地区活动。

9月23日上午7时,松毛岭保卫战起始。敌东路军第三十六师等3个师向红军据守主要地段之阵地进攻,数小时内发射123毫米榴弹炮、130毫米山炮及82毫米迫击炮弹几千发。随之,从南昌派来几十架德制“黑寡妇”飞机轮番轰炸。红军扼守之阵地巍然屹立。中午因敌人炮火猛烈,饭食送不上,红军战士已两顿未进餐,仍坚持战斗。入夜,红军加紧补修工事。此时,工人师及闽西之红二十四师暂归红九军团指挥,亦加入保卫松毛岭战斗。25日,松毛岭战斗仍激烈进行,战况渐趋惨烈。双方为保、争每一山峰,拉锯拼杀,战局形成对峙状态。当日,红九军团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奉命飞驰中央所在地瑞金,参与紧急会议。

27日午后,红军主阵地之工事大多被敌摧毁,伤亡惨重,不得已放弃白叶洋岭后撤。敌军虽占领白叶洋,亦付出巨大代价,敌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刚登上该岭主峰,即被红军击成重伤,险些丧命。

28日,中央军委令红九军团撤出战斗,转移至钟屋村一带待命。阵地守卫由红二十四师接替。当日,福建军区从长汀濯田送来新战士1600人,补充红九军团。

29日晨,敌军向松毛岭再次发起猛烈进攻,并出动10余架飞机助战。红二十四师、工人师与敌军殊死决战。下午,左侧唐古垴760高地陷落,形势严峻。红九军团七、八两团重新投入战斗,晚间组织反击,夺回了唐古垴高地。深夜,红九军团两个团奉命撤出松毛岭。至此,松毛岭保卫战已整整鏖战7个昼夜。《长汀县志》记载:“是役双方死亡枕藉,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

30日上午,红九军团在钟屋村观寿公祠堂门前大草坪上召开大会,向群众告别。下午3时,利用雨雾气候,红九军团兵分两路从“万里长征第一村”钟屋村出发,经汀州、瑞金,踏上战略转移之征途。

为掩护中央红军顺利转移,红二十四师和地方游击队、赤卫队,于松毛岭、钟屋村、南山、河田一线,沿途节节阻击和后撤。直至11月1日,敌军才进占“红色小上海”汀州。

7个昼夜之松毛岭保卫战,以3万弱势兵力抵挡10万强敌,以伤亡近万人之代价,为中央主力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为中国革命之火焰不致被湮灭,为人民共和国之诞生,卓立功勋,彪炳青史!

松毛岭之役,国共双方战将云集。我方有聂荣臻、林彪、郭天民、罗炳辉、蔡树藩等,对方有顾祝同、李延年、宋希濂、李默庵、刘戡等,且大多出自“黄埔”。两方虽兵力悬殊,却斗智斗勇,立体攻防,已具现代战争雏形。尤其序幕温坊战斗速战速决,利落歼敌,堪称典范战例,军史流芳!

今岁初夏,笔者一行于长汀钟屋村沿旧国道,蜿蜒盘旋至松毛岭老隘口。下车趋步,拜谒路边几十年前修建之矮小红军烈士纪念碑。字迹杳然,青草萋萋。岭之东侧,已新建红军纪念亭,披荆斩棘,显露当年战壕等遗迹,前往瞻仰缅怀者日众。主峰下之白叶洋村,属钟屋村地界,乃当年敌军进攻之重点,亦为红军战地指挥部驻地之一。“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村内有识之士,兴土木,建馆舍,意欲开启红色旅游。

于此仰视松毛岭主峰,青峰似剑,直指苍穹。当地人道,曾于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之时,闻这一带山岭间,红军战士之冲锋喊杀声及枪炮声,阵阵回响,泣神惊天!

吾等肃然,屏气侧耳。虽不得闻,却信其有。

壮哉,松毛岭!

(本文原载于《烽火回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