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莆田卷)93.明代兴化海上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
兴化历来为河洛移民的中转站,百姓移民倾向比较浓厚,境内人口流动性大。从南宋起,境内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粮食短缺问题凸显,百姓为谋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开始逐渐向外移民,主要移居地有潮汕、广州、海南等。元代,民族歧视政策严重,境内生存环境不佳,兴化百姓陆续向海外各国移民,主要侨居国有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地区,以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入明代之后,境内掀起海外移民热潮,促进了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发展。
一、海上移民
进入明代后,一些兴化商人为了方便海上贸易开展,开始在海外各国长期定居,移民方式有个人零星移民,也有官方组织的大批移民,从而形成了兴化民众海外移民的第一次高潮。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的人员往来日渐频繁,不少兴化商人开始沿着海路远离故土。据《明史》载:“华人既多诣吕宋,往往久住不归,名为‘压冬’;聚居‘涧内’为生活,渐至数万。”其中有不少兴化人(《东西洋考》卷五《吕宋(考)》)《城厢区志》亦载:“明洪武元年至永乐元年(1368—1398),境内陈、黄、蔡、许、李、王、林诸氏人丁多有移居海外东南亚各国,以经商或手艺谋生。以后,陆续有人外出打工、经商。”(海外移民浙多(莆田市城厢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城厢区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官方也曾组织民众向海外移民,如明洪武(1368—1398)年间,为了帮助琉球王国经济建设,促进海上贸易顺利开展,朝廷诏令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据史书载,莆田东沙镇的蔡崇二,曾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出使中山国(琉球),居唐营,俗称久米村,成为蔡氏入琉元祖(莆阳蔡氏宗谱编委会:《莆阳蔡氏宗谱》,鹭江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又如莆田玉湖陈氏12世孙陈康就是当时移居琉球。还有永乐(1403—1424)初,莆田林氏家族也有人前往暹罗(泰国)经商谋生,后定居海外(杨力、叶小敦:《东南亚的福建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另外,“明代境内贾民往菲律宾经商,有不少人定居菲律宾。举凡水木建筑、农事耕犁、衣服鞋履制作工艺多传授给菲律宾人”(莆田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一些兴化士人奉旨出使时也携带亲属或朋友出境。据《城厢区志》载,明成祖(1403—1424)年间,莆田进士黄乾亨出任满剌加副使时便带伯弟乾刚同往。后来,在黄乾亨和黄乾刚的引领下,莆田同乡陆续前往马六甲经商,主要从事农业开发和海洋捕捞,有不少人后来定居马来西亚,成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特别是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船队下西洋经湄洲时,境内卫所船工舵手、水军将士,(兴化人)多有随船赴西洋诸国寄居(蔡玉兰:《风雨沧桑故园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宣德(1426—1435)年间,也有不少兴化商人沿着郑和下西洋航路前往东南亚各国经商或定居,成为早期的海外兴化侨民。成化十一年(1475年),莆田县进士林元甫被册封为占城使时,也携带乡亲前往出使国经商贸易,后来定居东南亚各国。
隆庆(1567—1572)开海后,定居海外的兴化商人日渐增多。特别是明中后期,天灾人祸、兵乱频仍,不少人被迫漂洋过海谋生。如莆田县(现秀屿区埭头镇)鹅头村的百姓,从明中期起,互相提携引荐,前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谋生,现海外华侨达2000多人,而家乡人口只有1000多。
明代,前往台湾岛内经商或定居的兴化人也不少。莆台一衣带水,早在北宋时莆台两地就有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元代,兴化陆续有人到台湾经商贸易,并在岛内定居。进入明代后,随着海上交通工具的日益改善,两岸人员往来更加方便,前往台湾岛内经商或定居的兴化人日渐增多。如天启(1621—1627)年间,莆人蔡文举渡海抵达台湾,先在台南市设立慎德堂,后居高雄县冈镇,为蔡氏最早入台者,现蔡氏发展为岛内第八大姓。还有延寿村徐氏家族,“迁徙台湾的有十八世徐应月,三十世徐君赐之子徐祖、徐功,三十一世徐光彩的次子徐宗、三子徐悦、四子徐山”等,定居台湾“新庄市、板桥市、台北市松山区与大安区、苗粟市及桃园县、新竹县等地”,主要从事商业经营、农业开发和海洋捕捞(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市姓氏志》,方志出版社2010年版,第231页)。同时,还有不少兴化百姓跟随郑和下西洋船队出洋,途经台湾时发现岛内气候良好,生存环境较佳,后来也陆续定居岛内。据载,明朝初年,三保太监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多次到湄洲祖庙朝拜妈祖,并在台湾南部“汲水”,从此开通了莆田至台湾的航线,兴化府百姓往台湾的也因此而增加。台湾屏东县万丹的兴全里、兴安里,原名兴化廊,是兴化人最早移台的地方。廊即煮糖的工场,明郑时莆仙移民在这些地方煮蔗产糖。莆田的吉了村(今梯吴村)以渔航为主,明代已有很多人到台湾作业定居(陈光荣:《寻根揽胜兴化府》,海风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荷兰史料》亦载,万历(1573—1620)年间,鹿港地域的汉人已有自己的村落……鹿港有一条莆田街,住着数百兴化人,其中陈姓人很多。这些人不会讲莆田话,却牢牢记住自己是“莆田人”。他们是明代去台定居的莆田人。……台湾《林氏大家谱》也记载: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仅福建林氏入台便有一万多人,其中台北市重庆路林氏宗祠收藏的全国126种《林氏宗谱》中。最早的是万历三十五年和天启七年,均来自莆田。
明代,海外兴化移民绝大多数为贫苦农民。他们流徙海外后,大多从事或担任种植、捕捞、养殖、泥匠、矿工、筑路工、人力车工、裁缝、制鞋、石匠、雕刻等。兴化人吃苦耐劳,善于经营,生活日渐富裕,有些人后来发家致富,创办实业,需要工人,便从家乡陆续引荐亲戚朋友出境,使海外各国的兴化侨民越来越多。
前往东南亚各国的兴化移民,开始只是个别人出去,或几个同乡结伴同行,站稳脚跟之后,立即引携亲朋好友出去,逐渐形成了海外兴化人居住的村落,且大多数是同姓同宗集居。如仙游华侨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地区,莆田沿海渔民又大多定居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莆田江口人先到新加坡,后移居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明代,海外兴化华侨大多是“一地一业”或“一村一行”。如开荒种植、海洋捕捞、矿山开采、木雕、石雕等。且通常为一个地方或一个村庄的兴化人经营一个行业。这种以地域为核心的商人队伍结构,对海外兴化商帮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交流
明代,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兴化商人脚步越走越远,海上丝绸之路的人员往来日渐频繁,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他们把家乡的传统习俗、文化艺术和民间信仰等带到了侨居地。诸如兴化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兴化戏剧,以及佛教、道教、明教、三一教等宗教文化和陈靖姑、妈祖等民间信仰,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明代,兴化戏剧伴随着海商足迹开始向海外各国传播。据姚旅的《露书》载:“琉球国居常所演戏文,则闽子弟为多。其宫眷喜闻华音,每作,辄从帘中窥。宴天使、长史恒跽请典雅题目,如《拜月》《西厢》《买胭脂》之类皆不演;即《岳武穆破金》《班定远破虏》,亦以为嫌;唯《姜诗》《王祥》《荆钗》之属,则所常演,每啧啧羡华人之节焉。”((明)姚旅:《露书》卷九《风篇·中》)《露书》中所提的8个兴化戏传奇剧目,是明代兴化戏盛演的剧目,随着闽人三十六姓流传到琉球王国。
明代使臣出海之前一定要到南京天妃庙祭拜妈祖,“封舟”上专门设有供奉妈祖的神龛,“长一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为二十三舱……舟后作黄屋二层,上安诏敕,尊君命也;中供天妃,顺民心也”,并配有专职“香公”,朝夕焚香祭拜,祈求妈祖保佑航行安全((明)陈侃:《使琉球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87种)。使船到达目的地时,先由正使恭请妈祖神像登岸,其他人员跟随其后。妈祖分灵上岸后,安放在当地宫庙中,供当地官民共同祭拜与瞻仰。外事活动结束后,使臣也要先迎请妈祖神像登船,然后扬帆起航,顺利返朝。据史书统计,明代出使东南亚各国的外交活动多达36次,使臣在海上遇风祈求妈祖保佑而脱险者有18次,可见明朝及其使臣对妈祖信仰之尊崇程度。
明朝廷还积极倡导使臣向海外各国传播妈祖信仰。明初,朱元璋大力弘扬妈祖“护海之功”,诏令所有封舟必须供奉天妃神像,并形成惯例。朱棣执政后还明确提出将妈祖信仰“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李福君:《明嘉靖朝征安南之役述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这种以国家名义推动海外妈祖信仰传播的做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尚属首次,使妈祖文化在海外各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特别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的20多年间,郑和率朝廷船队七下西洋,“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于海上险象环生,天有不测风云,下西洋官兵只好将航海安全寄托于神灵保佑,“神在无所惧,故之周流岛国,道无不通耳”(印度尼西亚兴安同乡会:《福莆仙乡贤人物志》,印度尼西亚福莆仙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郑和始终将航海外交成绩记在妈祖身上,即“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保佑之德也”((明)王景弘:《天妃灵应之记碑》)。据《湄洲屿志略》载,永乐七年,郑和曾两度前往湄洲宣读圣旨,祭祀妈祖。在朝廷和郑和的大力推崇下,“自永乐三年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以后,妈祖就从中国走向世界”(马来西亚兴安同乡会:《福莆仙乡贤人物志》,马来西亚福莆仙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478页)。
明代,海外妈祖信仰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在侨居地创建妈祖庙。明初,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王国时,将妈祖信仰带到了琉球境内,并“先后创建了两座妈祖行宫,其中一座在华裔聚居的久米村,称‘上天妃宫’。另一座在琉球首邑那霸,名‘下天妃宫’,琉球国王尚巴质所建,这是有年代可考的最早的外国妈祖行宫”(马来西亚兴安同乡会:《福莆仙乡贤人物志》,马来西亚福莆仙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同时,明使臣对妈祖的尊崇与虔诚,深刻地影响着琉球王国的官民,琉球王国使臣也学习明朝使臣的做法,在使船上供奉妈祖神像。国王还专门下旨:“自贡船开船之日起至第七日,上至大夫下至年轻秀才,都必须参拜两天妃宫”,“自第七日至贡船回归本国为止,每日大夫以下的年轻秀士与乡官士们都要轮流诣庙参拜。”这使妈祖信仰在琉球王国广泛传播与传承。
明代朝鲜境内妈祖信仰更加广泛流行。据朝鲜史料记载,高丽使臣郑梦周(1337—1392),庆州人,进士,官至门下侍中(首相),留有诗集《圃隐集》。他从洪武五年至二十年(1372—1387)先后4次出使明朝。洪武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渡海投宿登州时,还留下《沙门岛》一诗:“神女祠何处,沙门海上岑。戎车连鹤野,贡道接鸡林。利涉由灵贶,徽封自圣心。泊舟来酌酒,稽首冀来歆。”诗中充分表达了朝鲜使臣对妈祖的虔诚之情。还有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朝鲜发生“丁酉再乱”,请求明朝派兵支援,朝廷派陈璘、季金率兵入朝,官兵们在朝鲜境内创建了一座庙宇,兼祀海神妈祖。据韩国学者研究,明代朝鲜境内的妈祖信仰,不限于渔业领域,而成为沟通渔村、农村和山村民众的一种感情纽带。妈祖神威在朝鲜民众心目中日渐提高,从海上守护神逐渐发展为万能之神。
日本境内出现了多座妈祖庙。据史书载,明初,前往日本“长崎的唐人,号为船菩萨,第一是妈祖,也号‘姥妈’”。日本《华夷通商考》卷二。明中后期,福建与日本长崎港通航,海上贸易兴起,有些华人开始定居日本长崎,事业有成之后,便在长崎创建庙宇。如泉州寺,又名紫山福济寺,由闽南商帮于崇祯元年(1628年)捐建,内设妈祖堂,供奉湄洲妈祖神像。福州寺,又名圣寿山崇福寺,明崇祯二年由福州商帮捐建,里面也供奉妈祖神像。明末,日本境内妈祖信仰“传播路线是沿九州岛北上到日本本州岛各地。根据相关报道,在日本的萨摩半岛、鹿儿岛的片浦港、长崎、平户、岐阜市、茨城县的矶原、珂奏,甚至在本州岛最北部的青森县都有妈祖庙”(童家洲:《日本华侨的妈祖信仰及新、马的比较研究》,《华人华侨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越南境内也有妈祖信仰。元末明初,一些农民在中越边界创建“明教”组织,其中有不少教徒信仰妈祖,便把妈祖信仰带到了越南。郑和下西洋期间,中越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日渐频繁,妈祖信仰便在越南境内逐渐传播开来,越南延福县境内出现了第一座“婆庙”,其中供奉着妈祖神像。到了明中期,越南境内妈祖信仰日渐广泛,并不局限于华人,也有当地民众。特别是越南沿海岛屿的渔民,对妈祖非常尊崇。据天启六年(1626年)的越南会安生胎娘娘庙碑刻记载,庙后有“锦霞”“海平”二宫,“锦霞居其左也,祀保生大帝,以封神三十六将配焉。海平居其右,祀天后圣母,以仙胎十二娘配焉。基址既宏,规模更古,南来创立之先”(蒋维锬:《历代妈祖封敕综考》,《妈祖研究学报》2008年第3期)。明末,朝廷开放海禁,海上贸易兴起,闽粤两省商人购置帆船,满载货物,乘风破浪,远渡重洋前往越南境内经商贸易。当时商船简陋,海难事故频发,广大海商只好祈求妈祖保佑,每艘商船都供有阿婆(即妈祖),奉妈祖为海上保护神,早晚焚香祭拜,非常虔诚。由于古代海船依靠季风航行,通常是乘北风启程,借南风返回,风向恰好与东南亚航线相反。故商船要在越南境内逗留数月,等待季风来临方能返程。于是,商人们便倡议创建会馆作为商人歇脚、栖身之所,采取“值两抽分”方式筹集资金,商人会馆与天妃庙合二为一,一举两用,从而使妈祖信仰在越南境内传播并传承下来。
菲律宾境内也有妈祖庙,境内最早的妈祖庙为描东牙示省达亚社(TaalBatangas)天上圣母宫,创建于隆庆六年(1572年),由旅菲闽人捐建。同时,菲律宾的《天主教寺院历史》也记载有妈祖信仰的故事。传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有个叫范马的渔夫,从达社仙俞谢的拜斯毕河上捞起一尊约6寸高的木雕神像,消息传开后,居民们纷纷前来参观膜拜。渔夫为避免接待麻烦,便把神像寄放在一位官员的孀妇家中,不料神像却经常自然失踪又返回原处(第一次发现神像的地方)。此奇迹传到当地教堂的神父那里。神父为探知究竟,就领着村民日夜守护在神龛前,谁知半夜里,在众目睽睽下神像不见了,继而大家听到十分明朗的声音:“我要回到最初发现我的地方去。”于是村民们只好在原来的河边盖一座小庙,供奉这位女神。这位女神就是妈祖。此后,妈祖信仰在菲律宾境内广泛流传。
明代,妈祖信仰已经传播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境内。早在15世纪,马来西亚境内就有华人入境的记录。郑和下西洋时曾5次抵达马六甲,多次在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吉兰丹和登家楼地区,以及马来西亚东部的沙捞越和沙巴等沿海港口汲水与休整,并将妈祖信仰传播到境内。马来西亚境内最早的华人庙宇为马六甲青云亭,创建于明隆庆元年,亭中主祀观音,兼奉妈祖。还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金德院,创建于永历四年(1650年),为印度尼西亚境内最早的妈祖庙,庙里也主祀观音,兼祀妈祖(李卓辉:《金德院与印华文化史》,雅加达联通书局2003年版)。
明代,妈祖信仰已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非洲。据《郑和碑》载:下西洋舰队曾到达“木骨都束国”(现为索马里共和国首都),它位于非洲之角,是明朝最远的邦交国。郑和所到之处,也是妈祖信仰传播之地,故妈祖信仰在非洲的传播至少始于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1403—1424)年间,随着郑和下西洋海上外交活动的日渐拓展,西方基督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东南沿海地区。据史书载,明永乐年间,罗马天主教神父在莆田境内传教,为了培养基督教徒,出资43000元购买了涵江塘北山陈家房屋和空地,创建莆田境内第一座天主教堂,亦称“圣母堂”。此处至今尚存一块“奉旨建堂”的石刻。嘉靖皇帝执政后,朝廷放宽宗教政策,基督教传播开始扩大。特别是隆庆开海后,海上贸易不断发展,西方基督教徒沿海上丝绸之路陆续进入中国沿海,福建沿海基督教传教士迅速增多。
明末,欧洲国家为了推销本国商品,掠夺经济落后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将殖民地政策推广到印度、马六甲海峡、马来西亚和印度洋各岛国。当时朱明政权因财政困难而开放海禁,漳州月港成为对外开放港口,伴随着白银和海盗而来的西方传教士,大摇大摆地踏进了国门,在沿海地区传播西方基督教。据史书载,明末,意大利籍传教士艾儒略进入福建境内传播天主教,并在莆田发展了一批教徒。到了明末,西方天主教在兴化境内继续流行,教徒队伍增多。据崇祯五年(1632年)统计,艾儒略先后在莆田境内洗礼了教徒1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