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12:0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莆田卷)96.清代兴化海(境)外移民与兴化侨帮壮大

 


清代,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兴化海商越走越远,除了原来的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外,已经拓展到欧美各国。据载,兴化府清代出现了三次海外移民高潮,主要侨居地有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且各侨居地逐渐形成了兴化商帮,并先后创建了华侨社团组织。

兴化移民与朝廷政治、经济政策变化和地方生存环境息息相关。清初,兴化境内天灾、兵乱频繁,特别是“截界迁民”和海禁政策,导致兴化沿海几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有不少人漂洋过海前往海外各国谋生。清中期,境内生存环境不佳,一些农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去,陆续定居海外各国。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出入境更加便利,加上东南亚各国已经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工,兴化百姓因生活所迫,互相引荐,结伴同行,陆续前往东亚和东南亚各国谋生和定居,海外兴化华侨华人日渐增多。

 

一、三次海(境)外移民热潮

 

第一次兴化海(境)外移民热潮始于清初,主要迁徙地为台湾岛内。莆台一衣带水,“顺风扬帆,穷日至岸”,台湾成为兴化移民的首选之地,现岛内许多姓氏与莆仙两县有历史渊源。如台湾“九牧林、玉湖陈、金墩黄、檗谷黄、莆阳蔡、南湖郑、六桂翁、金紫方、金吾傅、古赖叶、语漾吴、汾阳郭、新浦李、新翁公宋等称呼,皆为莆仙籍渡台姓氏后裔。现台湾人口数最多的九个姓氏,亦是莆田的九大姓”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市姓氏志》,方志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据《重修台湾府志》载,台湾“南社、猫儿干二社番(云林县),其祖兴化人,波海遭飓风,船破漂流到台,娶番妇为妻。今其子孙婚配,皆由其父母主婚,不与别番同”(道光)周玺:《重修台湾府志》卷十五《风俗》(三)·番社风俗(二)·彰化县。《彰化县志》亦载:“儿干社番,有说兴化话者,系兴化人入社所传。”《彰化县志》卷十一《杂识志·丛谈》,《台湾文献丛刊》第516种,第338页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在福建沿海大量招收农民和商人前往台湾开发,其中有不少兴化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成功孙子郑克塽降清后,也有不少兴化人随军移居岛内。据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统计,莆田林氏入台者就达83人,主要移居台湾北部淡水一带。乾隆三十九年后,族人赴台者更多陈光荣:《寻根揽胜兴化府》,海风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特别是忠门镇铁灶村的俞氏家族,清代移民台湾桃园县,繁衍子孙上千人莆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40页

第二次海(境)外移民热潮始于乾隆、嘉庆年间,主要迁徙地为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乾隆年间,福建巡抚曾组织沿海百姓移民台湾开发农业,大批兴化人迁居岛内。据载:“康熙、乾隆、嘉庆年间,‘金墩衍派’入台者计237人。”陈光荣:《寻根揽胜兴化府》,海风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同时,随着清中期海禁放松,海上贸易逐渐恢复,前往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商贸易的兴化人日渐增多,不少人后来定居海外各国,主要迁徙地有琉球、日本、高丽、文莱、安南、占城、柬埔寨、大昆、暹罗、赤仔、噶喇巴、马辰、新加坡、爪哇、婆罗洲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等。

第三次兴化海(境)外移民为清末,迁徙地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1840—1860年间,先后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姓生存环境不佳,加上国门打开后出境比较方便。于是,不少兴化人踏上了漂洋过海的求生之路,移居到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文莱等国,以及欧美地区一些国家。如甲午战争后台湾被日本侵占,台湾总督府颁布了《清国人入境台湾条例》,规定大陆民众渡台可在原居住地办理赴台手续,并指定在基隆、淡水、安平、打鼓(高雄)四个口岸居住,有不少兴化民众前往岛内从事农业、捕捞和商业活动。清末,东南亚各国相继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众多兴化移民。如清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马来西亚太平州锡矿区有近5000名仙游籍劳工。据载:“海外华侨旅居地,从马来亚(包括今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开始,逐步扩展到暹罗、荷印(今印度尼西亚)、沙捞越、北婆罗洲(今沙巴)、文莱以及美国、日本、英国、比利时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莆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93页1911年统计,仅新加坡境内就有兴化移民1932人。

兴化华侨漂泊异国他乡,无依无靠,通常集中居住一地,甚至连家乡的地名都带了去。如台湾淡水有“兴化里”、鹿寮附近有“兴化厝”、鹿港有“兴安宫”、台南县南化乡有“兴化寮”、台南县龙崎乡也有“兴化店”。在印度尼西亚的泗水、马来西亚的诗巫和金宝及安顺、新加坡、菲律宾的吕宋、中南半岛的暹罗和安南、缅甸的仰光等地,都有兴化人的聚居地,且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行业。如移居马来西亚诗巫的兴化人主要从事橡胶种植业,在婆罗洲谋生的兴化人大多从事建筑业,而马来西亚太平地区的兴化人则主要从事锡矿开采业……无论在哪个国家,无论从事何种行业,海外兴化人都会集中居住一地,经常联络,增强乡谊。

 

二、海外华侨从业情况

 

清代,兴化百姓出国谋生日渐增多,仅在东南亚各国的就有五六万人。这些移民开始只是从事如采矿、建筑、捕捞、理发、修车、农业种植、人力车等,生活十分艰辛。据载:“成批的华侨出国,在十九世纪末叶开始……他们的第一个旅居点是马来西亚(包括新加坡),后来逐渐扩展到荷印(今印度尼西亚)、沙捞越、英属北婆罗洲(今沙巴)、文莱等东南亚各地。他们为谋求生计,漂洋过海。但因语言隔阂,推荐无人,且识字不多,眼光短浅,只好出卖劳动力,或担银土(挑锡米),或拉人力车,或当筑路工人。后来,在这些人中产生了几个有胆识、求进取的杰出人物。在仙游人中,以从事锡矿起家的傅顺、杨兆琰为代表。在莆田人中,以被称为脚车业始祖的东源村姚为安褀为代表。”印度尼西亚兴安同乡会:《福莆仙乡贤人物志》,印度尼西亚福莆仙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清末,一批兴化华侨华人事业有成,经营范围日渐扩大,涉及汽车、自行车、机械零件、轮胎、缝纫机、五金电器、钟表、餐饮、酒吧等行业。其中不少兴化商人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开始投资创办实业,诸如橡胶厂、电线厂、灯泡厂、米粉厂、食品厂、榨油厂、轮胎厂、巴士公司和船务代理等。

 

三、兴化侨民社团组织

 

清代,随着海外各国兴化移民的日渐增多,各侨居国华侨华人相继成立同乡会馆和行业公会。据《莆田县志》载,兴化人“在侨居国,侨胞都建立社团组织,其中部分由莆籍华侨单独组成,多数由福(清)莆(田)仙(游)同乡或闽籍同乡联合组成。旨在联络乡谊,为同乡排忧解难”莆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95页。最早的海外兴化同乡会馆为马来西亚“福莆仙会馆”,成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莆仙会馆成立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马来西亚太平地区发现储量丰富的锡矿,4000多名兴化同乡前往太平锡矿场当矿工。这些兴化同乡远离家乡,孤苦伶仃,生老病死,非常凄惨。据载,兴化“同乡人数众多,没有会馆,同乡之间的团结、联络感情、互相帮助等方面都无所谈起,鉴于此,先辈郑美、颜绍、黄峰、李立、陈厝等5位乡贤,发起组织同乡会”蔡玉兰:《风雨沧桑故园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福莆仙会馆初创时由福州、莆田、仙游三地同乡联合成立,并集资创建了一座“崇圣宫”,奉祀观音、妈祖和三一教创始人林龙江等神像。同时,在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清代也相继成立了一批兴化同乡同业公会,如人力车公会、自行车帮会、交通公会、渔业公会等。这些海外兴化商人社团组织,在联络乡亲、行业管理、扶贫帮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