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11:4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蔡天初



不朽的妈祖祖庙建筑

 

蔡天初

 

 

在湄州最高峰北端的妈祖庙,始建于宋朝(978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妈祖庙,称为妈祖祖庙。

如今,这座祖庙经历代不断的修建、扩建、复建、重建,形成了完整的建筑群,成为妈祖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妈祖信众最重要的活动场所。

戊戌年仲秋,我走进这座祖庙建筑群。漫步其中,听着自己的脚步声,似乎可见其历史的背影,可识其千年嬗变的轨迹。看得出,建筑本身拥有一个真实的舞台空间,其具体形象,透露各种文化、历史、科技、美学、艺术等信息,令人陶醉、振奋。

那天,起个大早,湄州妈祖祖庙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高国栋陪我从湄州最南端的宾馆驱车出发,一会儿就到宫下村东北面朝圣路的祖庙山下。进岛前,我品读了董事会新编纂出版的《湄州妈祖祖庙志》《莆田妈祖宫庙大全》两本书,此时我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就扯起了关于祖庙建筑的话题——清代姚启圣和施琅将军重建祖庙后形成一条建筑轴线,自1978年开始,有关部门对其轴线上36处建筑物进行修建复建,轴线延伸并沿西南走向,称祖庙“西轴建筑线”;1998年,为构建大祖庙格局,开始筹建祖庙新殿建筑群轴线,与西轴线构成南向偏东夹角,并从交汇点向南坡山脊延伸,2002年峻工,称祖庙“南轴建筑线”。

高国栋告诉我:“设计者的匠心独具,在西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分南北两片区建筑布局,南片建筑从大牌楼开始。”

我选择走西线。果然,一下车,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耀眼的“湄州妈祖祖庙”六个鎏金大字嵌在“大牌楼”上。这是祖庙西线建筑群中的第一座建筑物,是中国传统殿宇建筑中彰显名称的标识门楼,牌楼三开三楼,高10米,宽25米,楼背面正上方题刻“泽覃海宇”,两旁嵌“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之题词。在大牌楼前左右两旁又新增建负碑赑屃,碑上分别题刻“春草微忱永昭赑屃”“湄州妈祖灵通华夏”,负碑把牌楼抬升到了一个很瞩目的位置。

大牌楼之后是中国古建典型的“长廊”,雕梁画栋,依山就势而上,气势不凡。踏上宽阔的入口石阶,喜悦心情自不必说,走进长廊我还能产生穿越时空的错觉,平添几多恬静和深邃。说确切些,大牌楼是祖庙建筑的第一道风景线,是一道很有特色的景观,堪称经典之作。

我们继续踏着古典风味的石阶向上。不一会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林荫环抱的祖庙第一道门,称“山门”。山门作“城阙状”建筑形制,高11米,分城台和城墙两部分,城台高6米,用花岗石岩叠砌,城门五阙,三进深,五开间,城楼为单檐歇山顶,采用木结构建筑。内厅祀“千里眼”高明金将军和“顺风耳”高党柳将军两兄弟神将,还有凉伞将军和白马将军,神态各异、站立两旁,为妈祖护卫神。整个殿堂威严、庄重,置身其间令人顿生超凡脱俗的感觉。

祖庙倚山营造的第二道门称“仪门”。据介绍,仪门建于清代,当时,为纪念历代皇帝36次褒封妈祖而建,奠定了她的基调和背景,故又称“圣旨门”,高11.6米,宽20.3米,三开五楼歇山顶建筑,正背面上方都悬挂“圣旨”竖匾。有意思的是,门前新安放有一块未经人工加工和修饰过的寿山石。据说,来自福州的寿山村,这块罕见的天然奇石约20吨重,上刻“和”字,第一笔“撇”犹如画只“和平鸽”,寓意两岸和善、和谐、和平。背面雕刻“桑梓同根和为贵、炎黄一脉合乃兴”,对理念是一种升华,体现“中华妈祖情,两岸一家亲”。

从仪门拾级而上,就是视野开阔的“仪门广场”,再上方,可见这里两侧建有殿宇必配的“钟鼓大楼”,东西对峙,均为三层四角攒尖顶的建筑。始建的钟鼓楼早己被毁,这是1988年所建,但与佛教寺中晨钟暮鼓不一样,而是早晚钟鼓齐呜,先为钟一声,后为鼓两响,交替进行,一共敲响钟36声,鼓72响。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这里“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时间流动与空间造型的艺术。

伫立其间,你可发现建筑设计师对祖庙西线北片建筑布局高超的智慧。他们重建圣旨门时,沿着中轴线把门址延伸往下移,同时,又把右边的“中军殿”整体往后移位搬迁,形成了“圣旨门广场”。这样,西线北片祖庙建筑群别具一格,构成了四点建筑座标:一个原点“升天古迹”;一处保存“圣父母祠(积庆祠)”;二处“寝殿”和“太子殿”在原址重建。四点建筑座标本着原点出发的精神,既保存祖庙古建的基因符号,又有两座正殿留住历史记忆,向我们展示了建筑结构数学模型之美,形成西线上“原点原址,循古成制”的建筑特点。更加可贵的是,如此的建筑布局,在祖庙建筑群的半山腰形成祭祖仪式可用,民俗庆典可圈的场所。于是,绕圣旨门一周,向北仰望,满眼的巍峨圣殿鳞次栉比;向南俯瞰,延伸的西轴线连成一片的古瓦屋面掩映在翠绿之中,形成北区遵古制传承,南区循正统发扬,达到“置身祖庙心至诚,己在祖庭娘家庙”的建筑效果,让我暗暗感叹。

漫步西线建筑群中,高处望远。你还可发现,人们可以沿着三条不同的路径汇合在圣旨门前走进寝殿:第一条,从西轴西北方向登山而上,是老的传统进祖庙古道路径;第二条,从西轴东南方向山口沿坡而上,是循着祖先为妈祖送行和立祠建庙的履迹路;第三条,从西轴第一道牌楼台阶而上,就是今天我走进祖庙完整体验建筑的路线,穿行其中,让人从中完整看到廊、殿、台、楼、阁沿着轴线递列而上,布局精巧,错落有致,设计者精辟布局之意蕴,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魅力,需要细细体会与辨识,算是祖庙建筑设计之一绝。

当然,西线还有其他建筑物,如戏台、慈孝洞、爱乡亭以及观音殿、五帝庙、梳妆楼和佛殿等。遗憾的是,在这些建筑群中,保存始建的只有“圣父母祠”和“中军殿”,成了无价之宝。看起来,两殿整体建筑并不豪华,但在人们的眼中都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圣祠内神龛供奉妈祖及父母神像,正堂为悬山顶穿斗式结构,面宽3间,进深1间,正殿前沿下为长方形天井,前面弧形围墙作照壁,不作正门进出,由两庑各开一门进出,属莆田传统的封闭式庭院建筑。

走进祖庙建筑群,环视四周,方觉意蕴深厚。我还想寻证一个答案,即令我费解的现称正殿(太子殿)与寝殿(民间视为正殿的天后宫)的布局和名称,没想到,经过一番刨根问底,反复探究,居然有了新的收获。说是,由姚启圣将朝天阁改建为正殿,使其位在中轴线上,似乎这样可以符合古规制,对称布局,正殿居中。由于民间敬称姚启圣为“太子公” ,将朝天阁改建为正殿后,正殿又称为“太子殿”,但1966年被毁。现在的正殿(太子殿)是1986年重建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结构建筑。至于寝殿,就是历史上的正殿,早由郑和奉旨遣官建造,姚启圣把朝天阁改为正殿后,就把本殿改名为寝殿。一是这里紧挨着“升天古迹”;二是“灵女庙”旧址;三存皇帝御笔亲书“神昭海表”匾额挂在正门额上;四是人们认定的妈祖的金软身和镇殿妈姐的硬身在这寝殿上供奉;五有门殿正上方高挂“天后宫”竖额;六为前檐石柱上雕一副耐人寻味的对联: “齐齐齐齐齐齐齐齐齐齐戒、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音”;七应传说有横梁的传奇故事:40多年前,有人欲将殿上拆下的横梁锯了作门窗用料,但折断了几把锯子却锯不断这根长梁,说是妈姐显灵,只好作罢,1983年重建殿时仍作主梁使用。从史料记载看,寝殿也早于正殿(太子殿),是祖庙修复建设的第一个建筑物,也是祖庙一座标识物。所以,民间始终把此寝殿视为“正殿”,现仍成为最主要的殿堂,千秋俎豆,长盛不衰,登斯堂者,敬仰之心油然而生,堪称祖庙建筑之“祖”。

实际上,正殿与寝殿名称的纠结,也不难理解,中国皇宫古建筑的形制与习规都应为“前朝后寝”的原则,当时姚启圣和施琅对殿宇位置与名称的改变,也发挥了智慧,在地理位置上将寝殿与正殿,设计成一个夹角,在二殿上方的中轴线上设计建一座“朝天阁” ,从而在两殿之间形成一片难得的开阔地。

轴线上朝天阁后面还高耸着一座“升天楼”。升天楼在文化园入口处东侧,是建筑群西轴与南轴的交汇点,也是祖庙最高点,四野开阔,俯瞰南轴线上建筑,可见从交汇点向南坡山脊延伸,犹如在画中。据说,南轴线上建筑全部为1998年开始新建,房屋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屋瓦的色调选用金黄色琉璃瓦,用燕尾脊并在屋脊中部添设双龙戏珠雕塑,色彩之斑斓,被人们形容为“皇家的豪华,天庭的气势”。

南线最令人称赞的是一万多平方米的“天后广场”,有观礼台与回廊,还有高28米,大跨度穹隆高耸的大戏台。还增建有“顺济、灵慈、天后、济福殿”和文化展览馆与两庑廊。同时,与西线对应的有“大牌楼”“宫门”“钟鼓楼”,无论是结构,还是木雕石刻,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2014年完工“南轴线建筑夜景工程”,入夜灯火辉煌,璀璨夺目,映出建筑群的整体轮廓,充满动感,呈现出不同的神韵和情致,美不胜收,令人叹绝。

妈祖祖庙建筑,显得古老而神秘。建筑师将他们的艺术智慧与祖制结合在一起,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似乎无不透露出高贵的气质,承载了久远的历史。仔细品味,却是自然所在,历史所在,文明所在,似乎无法写尽它的建筑深意,似乎只要再多望一眼,就能跟着走进那些早己逝去的建筑年华里。

(本文选自《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湄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