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8 11:4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独特亮丽的妈祖服饰

 

   

 

 

发型与服饰,作为文化载体,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汉书》指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湄洲女的发型与服饰,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显得“独树一帜”。当地有民谣作了极其形象的描绘:“帆船头,海蓝衫,红黑裤子保平安”。 可见它与海洋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莆田一学者认为,湄洲女的发型与服饰是古时候民生活的文化遗存。此说不无道理,但更多的人明确指出,妈祖是湄洲女发型与服饰的设计者。

所谓“帆船头”,也叫“妈祖髻”。船,海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其重要性为岛上的人所共识。妈祖髻的设计灵感很可能因此而来。这个发型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的头发盘成一个圆形摞髻,犹如方向盘。发髻里的红头绳象征船上的缆绳。摞髻上横插大的银针,寓意桅杆。后半部分的头发梳成一个高出七八厘米、半弧形竖起、类似船帆的发髻。发髻左右两边各别一根状如波浪的发卡,象征船上摇橹的桨;头顶上别着一个圆圆的发髻,象征船上的舵;横穿发髻的一根银钗,象征船上的锚;每个发卡和发绳表示船上的零部件。这些要件组合,代表整艘船,寓意一帆风顺,平安归来。发髻上还有绢花相配,显得特别好看。

妈祖之所以设计这个发型,相传是为了表示心系大海,矢志救民,终身不嫁的决心。妈祖髻的原型,如今在岛上祖庙的梳妆楼里可以看到。

梳妆楼,双层单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据《敕封天后志》考证,这座楼最早出现于清康熙年间,乃靖海侯施琅将军所建,此后累遭破坏又累经重修。楼前的楹联写道:“梳整坤仪不愧人间圣杰;妆敦懿德堪称天上神仙。”走进楼内,正龛里安放着妈祖的神像。

妈祖因救苦救难,功德无量,不仅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也获得历代帝王的封赐,衔头不断攀升,由“夫人” “妃”,直至“天妃” “天后” “天上圣母”。身份既然如此高贵,神像就应与之相匹配。因此,后人塑造的妈祖,均为头戴凤冠,身披朱红霞帔,手执玉圭,端坐于金龙椅座上的样子。唯有梳妆楼里的那尊与众不同,这或许是全世界独一无二、打扮得犹如村姑一般的妈祖,而她的发型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帆船头”。

为什么梳妆楼里的妈祖不戴凤冠而露出“帆船头”?我想,原因应该是,此时此地的妈祖正在梳妆,只有表现她的发式,体现她的自然美才符合事理。否则,就不是梳妆楼了。

我在楼内参观多时,对着这尊面容慈祥、民妇打扮的妈祖,仔细端详,看了又看,总想从中找到这个发型与她救民、不嫁的关系。虽然我说不出此中的子丑寅卯,却也分明感到,这个发髻形若帆船,表明妈祖心系出海的渔民,希望他们平安归来。由此再引申下去,其所作所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梳妆楼里,我还看到一位女性请来祖庙的“专业人员”为她梳个妈祖髻。整个过程大约花了近一个钟头。梳完之后,引来许多游客的驻足围观,并纷纷与她合影留念。都说,这个发型富有特色、相当耐看,虽然时间花得多了一点,但很值得。

如果说,“帆船头”的发型体现妈祖的爱心,那么,红蓝色的服饰,则反映妈祖的胸怀。这种服饰,上身为蓝色对襟衣(襟边饰红),蓝色象征辽阔的大海;下身是红色直筒裤,红色寓意吉祥平安。对此有人可能要问,今天的湄洲女,其所穿的裤子为什么却是上红下黑(蓝),而不是全红的呢?此中的原因,据说是,妈祖生前经常在海上抢救渔民,裤子下端长时间浸泡于水里,颜色变深了,远看像蓝又像黑,久而久之,湄洲女就将红裤子衍化成为红黑(蓝)二色。我在梳妆楼里参观时,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细节——神龛里的妈祖所穿的裤子,与今天湄洲女的裤子的确有所不同,即保持她原先的设计——全红色,而非上红下黑。

有关妈祖的服饰含有红色,《天后显圣录》作了记载:元代“路允迪出使高丽,道经东海……见一神女,现桅竿,朱衣端坐。”另载:有一年春天,“粮船七百八十只,由太平江路太仓刘家港开出海洋,遇风突起……官吏恳祷于神后,祷尚未完……恍见空中有朱衣拥翠盖,停立舟前,不多时,风平浪静。”这些记载说明,妈祖着“朱衣”,很早就在民间流传。湄洲女之所以也这样穿,是为了表达她们对妈祖的敬奉,也借此保佑自己与家人的平安。听说,这种服饰最初只在祭祀妈祖时才穿,意在缅怀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后来逐渐演变为湄洲女的日常服饰。如今,湄洲女的服饰已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见它的文化含金量之高。

湄洲属于莆田,作为妈祖的故乡,莆田各地的妇女,对妈祖服饰也怀有亲切的感情。201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莆田市一位女代表,穿的就是“海蓝衫,红黑裤”,央视记者发现后,给了一个特写镜头,这就为湄洲女服饰作了义务宣传,引起全国观众的注意。2018年,土生土长的湄洲女李少霞获得全国“2017年度海洋人物”(福建省的唯一),她梳着“帆船头”,穿着妈祖服,参加颁奖大会,那情景给人的印象更为难忘。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如今湄洲岛上的妇女,尤其是年轻的姑娘,也像惠安女、蟳埔女一样,穿传统服装的不多了,梳“帆船头”的则更少。因此,当地有关部门不时会举办妈祖髻表演比赛,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展示传统服饰,以免文化遗存的断层。

从普遍流行到需要保护,湄洲女传统发型与服饰经历的变化确实很大,对此应该如何看待?我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发型、服饰也会有所变更,这是普遍规律,国内外都不难看到。湄洲女的传统发型与服饰,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时代变了,它不可能还继续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而多半在节日或盛典时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得到展现,或者用于接待尊贵的客人,以示友好、亲近。与传统发型、服饰不同的是,勤劳、节俭、勇敢、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则被很好地继承下来。

(本文选自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湄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