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的筵席
沉 洲
福建东南沿海,在闽东和闽南之间,由莆田、仙游两县组成的古兴化府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莆仙人创造了科甲冠八闽的奇迹,举进士者2482位,走出了21位状元和17位宰辅,跻身历史上在中国排名最靠前的科举名邦之列。
这片蕞尔之地,以其迥别于周边的个性孑然独立于八闽,颇有地质奇观里“飞来石”的做派。与莆仙语系单独成章类似,闽菜家族里的莆仙菜系也自成一格。当然,它和南北的沿海多少也还是有过一些交集,譬如莆仙菜里的荔枝肉、酸辣鱿鱼汤、土笋冻、海蛎煎,这些菜名和福州菜、闽南菜不仅相同,甚至实物都几乎一致。
过去,吃莆仙菜时不在意,印象里好像没有什么让人铭刻于心的菜品,笼统感觉温和天然,滋味均有。这一回较真起来,找莆仙大厨一聊,和想象中的竟相差甚远。你看看莆仙这些知名美食的菜名:江口卤面、兴化炒米粉、忠门焖豆腐、仙游温汤羊肉、西天尾扁食、天九湾炝肉、十字街煎包……全是地产食材加烹调方法的组合,菜名直呼其名,朴素得好似村姑。
这让我想起一件旧事。20世纪80年代,我常去莆田公干,一位刚从部队复员回来的朋友,非常客气,时常强拽到家里吃饭。他租住大杂院,门前的走廊上摆着煤油炉和电炉,锅碗瓢盆摊开在旁边的矮凳上。记忆犹新的是,看他在一片杂乱里,手脚不停煮卤面。先把葱头在铁锅的温油里熬至金黄,香气四溢时,锅已烧旺,把泡软切碎的鱿鱼干、虾干倒入翻炒、煸香,再下切丝瘦肉、香菇、胡萝卜和蒜头、韭菜等。这时,另一台炉上白煮的蛏子和花蛤已经滚锅,他滤出汤汁,倒入炒锅,再剥出蛏蛤肉添到汤里。大火滚锅后,铺上生面,盖上锅盖,收敛火势慢卤。莆仙话里的“卤”,其实是“焖”的意思,以干鲜海产、猪肉丝等熬煮出的鲜汤来慢慢焖煮生面,让辅料的精华滋味全都渗透进了面条里,使味道丰厚多元。当卤面收汁时,再投入当地的小海蛎,撒上青菜叶、香菜,稍稍搅拌混合即出锅。
朋友告诉我,莆仙卤面以江口最为地道正宗。古时的江口是南来北往的驿站,北方人爱吃猪肉煮面条,当地人喜好海鲜,众口难调。饮食店家干脆把两类东西统统加一起,山海协调,煮成一大锅,岂料大受食客青睐。
莆仙卤面讲究汤与面的比例,必须恰到好处,水多则面烂,水少则面芯夹生。厨艺好的人,可以掌控到卤面熟时看似有汤,打起来却不见汤水流下,卤面最好的火候也就如此了。
这样的手法做出来的卤面,肯定和西北那些著名面条走的路线迥异,不可能一根根牛筋似的Q弹和劲道,也咀嚼不出太多的麦香来,显得温吞软糯,味道却非常丰富可口。正是借用了这面条的松软,山海之味才被统统吸附进去,根根入味,条条出彩,焖卤出有别于北方面食滋味。
那天,卤面是他下锅的最后一道菜,端上桌立马催我落座。他道:出锅的面还会继续收汁变稠,趁热吃,味道、口感最好。从他嘴里我还知道,江口卤面要用青蛾和筒骨熬制的高汤,这样能让汤底浓郁醇厚的同时,又不失鲜美清甜。当地有个说法:没有蚕豆就不算江口卤面。江口蚕豆绵软香醇,蚕豆析出的粉质像芡汁一样包裹面条,能使入口的卤面更加滑爽有味。
卤面是莆仙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道食物,也是酒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莆田因此有了“卤面之城”的美誉。
相似做法还体现在炒兴化粉、焖豆腐等菜肴上,统而言之一句话,辅料众多,先煸香再入高汤,通过多味复合一体,来达到主食味道的丰美。
朋友业余爱好戏曲创作,琢磨过家乡饮食,还归纳出自己的结论。吃饭时,他自嘲着说:千万不敢和别处的菜比,莆仙菜都是家常菜,谈不上精致,不偏甜也不偏酸,调味料用得很中庸,既没有福州的酸甜味和酒糟香,也无闽南的沙茶和咖喱,更别想吃到闽西北红辣椒的咸香。这里的菜,从来都是乡野气味,朴素自然,注重味道,甚至不太在意外表形式。莆仙地界上,山海物产富饶,有了各种滋味,天然去雕饰也就自成了风味。
我对莆仙菜的认知,基本缘起于这位朋友的零星推介。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去莆田湄洲岛采风,第一次听说有妈祖宴菜,当即让人联系宴菜的创始人、国家级闽菜烹饪大师关先生,专程去拜访他。
在前人的基础上,关大师与中华妈祖文化研究协会合作,根据妈祖故乡的饮食风味,结合宫廷供品和民间供品特色,经过推敲、斟酌,推出妈祖筵席13道菜品,每一道菜肴都和妈祖的封号、典故和传说故事相关。它们是:恩泽寰宇、惠普慈航、永葆祥和、三阳开泰、福佑群生、妈祖寿面、镇海平番、曙海祥云、圣灵之光、醉恋原乡、富贵康宁、天妃赐子、安澜利运。
而今,妈祖筵席已被列为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名宴,其菜品在中、加、美国际烹饪技术交流大赛中荣膺“国际烹饪金奖”。
妈祖是北宋湄洲屿的一位渔家女,叫林默娘,救难献身后,乡人感其生前行善济人、扶危救难的恩德,在湄洲屿立庙祠之。被封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海上女神等,成为历代涉水行船人共同信奉的海上保护神。
妈祖宴菜已有300多年以上的历史。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妈祖被正式列入春秋祀典,从此,妈祖祭典享受最高礼遇,按周代古礼,享少牢之祭,以全猪、全羊、五果、六斋、鸡鸭、海鲜为主要供品。每次祭典仪式后,留下大量供品,妈祖庙便请当地有名的厨师,以供品为食材,巧妙地烹煮出一桌桌丰盛的筵席,分福信众,使大家都得到妈祖庇佑,达到人神共娱、人神共乐、人神共谐、人神共享目的。民间把这一传统习俗称为“吃福余”。
我不知道是先有莆仙菜系,还是因为吃福余而后产生了妈祖筵席。但来自民间,整合、提升于庙堂,再返回到千家万户,符合每一种菜系生成的客观规律。这13道菜均取材莆田本地食材,湄屿紫菜、江口 蛏、南日鲍鱼、哆头土笋冻、平海螃蟹、埭头海苔、东圳溪虾、忠门豆腐、仙游温汤羊肉、莆田黑猪……
一个都不能少,而且是以莆仙人一向喜爱的风味烹煮出来的。
惠普慈航:说的是一道黄花鱼做成的菜肴。通常,闽地烹制海鱼多为侧卧盘中,莆仙的做法独树一帜,改刀后的鱼腹两侧摊开,撑立于蛋形盘里,翘首挺尾,形似一艘满载而归的“福船”。讲究的话,再用跳跳鱼点缀成船桨,就更有碧海行船的意思了。清蒸或油炸后淋上西红柿酱汁勾芡均可,吃时两侧扒下鱼肉,避免了翻鱼的不吉利。“惠普慈航”四字,源自1867年,妈祖神佑册封琉球使者平安归来,同治皇帝御赐福州南台天后宫的匾额。
过去,红烧肉在中国农村可是一年一度的荤香之物,莆仙一带称之为滚肉。20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双抢”后生产队杀猪改善生活,大家腹空无物,皆觊觎耐饥抗饿的肥肉。五花肉切得一般大小,于锅内搅拌翻滚,肥瘦相间,分配时一勺下去,无法挑肥拣瘦,公平公道。装盘时肉块微微颤动,滚动的余韵犹在。在莆仙地域,以往滚肉可是一道有地位的大菜,婚宴中鞭炮响起后端上桌后,新娘子才能向长辈讨要红包,这和福州太平宴有异曲同工之妙。
滚肉卤制收汁装盘,地理标志产品南日鲍洗净去壳,加入卤汁,大火烧滚转小火煨5分钟捞起,铺摆在滚肉上,再浇上卤汁便成菜品。土猪肉的松软细腻,鲍鱼肉的Q弹爽滑,除一流的口感外,还有山海之味的彼此交融。
去壳鲍鱼颇似元宝造型,元宝谐音永葆,鲍亦谐音葆,这道菜取名永葆祥和,寓意妈祖保佑普天下人家永远和睦幸福,生活美满。
三阳开泰这道菜名,阳通羊,以汉文化里的吉利之语,寓意妈祖给人们带来好运。这道菜的源头在明代的某个冬天,仙游一户人家宰好山羊准备祭祀妈祖,忽传倭寇来犯消息。慌慌张张里,将锅里煮着的全羊,连同热汤一起倒进木桶,盖好藏入柴草堆里。一天后,倭寇退走,一家人又累又饿回到家,翻出那只羊,顾不上生熟与冷热,用刀切块充饥,发现肉质烂而不化,味道鲜美,毫无腥膻。从此,温汤羊肉的做法风靡一方。
过去的清水温汤,如今加入了红枣、枸杞、生姜等二十多味中药,除了去腥膻味,也提升了羊肉的香味与养生功效。羊脖和羊肋最为可口,前者吃草伸缩运动肉韧,后者皮嫩、肥瘦肉搭配适宜。切薄片放入冰箱稍微冷藏,让已经煮得烂熟的羊肉紧结,羊皮弹脆,佐以芫荽、姜片、蒜末、香醋、酱油调配的酱料,软嫩清鲜、醇香有嚼头。在西北著名的羊肉吃法外,另辟蹊径。
涵江有一道传统名菜叫炒八素,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八素却是八荤。这里有个故事,清乾隆年间,涵江妈祖庙每次操办妈祖筵席,厨师都会用全套的猪内脏炒制一道菜。一次,管理妈祖庙的禅师实在忍不住菜香,品尝了一口,从此难挡美味。怕传出去让人说闲话,便为这道菜起了个雅名“炒八素”。
发展到今天,“八素”已不一味拘泥于猪内脏,除猪肚必不可少,猪心、猪腰、猪舌头、猪肠有些已经被海参、鱿鱼、虾仁等海货替代。1737年,妈祖保佑清军顺利渡过台湾海峡,乾隆赐予妈祖“福佑群生”封号。在妈祖筵席里,这道菜就叫福佑群生,参谐音生和升,八素泛指群生,祈愿大家“步步高升”。
莆仙民间有个习俗,孩子发育时都要吃“滴露鸭”补身体。菜是这样做成的,锅底放一只碗,搁上个竹箅,掏净腹的红鼻番鸭焯水后抹盐,封紧锅盖隔水干蒸一个小时,取出那小半碗像露珠似点点滴滴收集起来的汤汁,以之拌面下肚,这样就等于吃进了一整只鸭子的精华。扒开的鸭肉,能吃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的酒席,同样制作出来的番鸭脱骨切片,并将块状鸭血铺展其上,倒入“滴露”再次隔水蒸一遍,鸭血吸收了油花,细嫩爽滑,鸭肉鲜香不腻,透而不老。
传说郑和下西洋时,从南洋引进了红鼻鸭,顺利返程时,到湄洲妈祖庙,以这种南洋鸭子当祭品,酬谢妈祖显灵,庇佑航行。在妈祖筵席里,这道菜取名镇海平番,以“番”代指外敌,吃了这道菜,航程平安,海寇销遁。
妈祖筵菜没有最终定型,还在继续发掘和丰富,已经有了分门别类的《妈祖平安宴》《妈祖喜宴》《妈祖家宴》《妈祖素宴》四种,涵盖各种类型的活动。世界上妈祖行宫有一万多座,妈祖文化敬仰者近3亿,遍布45个国家和地区,湄洲妈祖祖庙每年都要迎接近百万妈祖信众前来进香,影响面极大,这正是推广和提升莆仙菜系的契机。让更多人品味到闽菜里这样一种特殊味道,显然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湄洲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