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史纲卷)09.闽人三十六姓与琉球朝贡贸易
琉球,位于福建东面的太平洋上。琉球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与明清两朝有十分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泉州、福州先后作为中琉交通的指定港口,在中琉官方和民间交往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特“赐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明会要》,龙文彬,第77卷,外藩1,琉球,中华书局1956年版),善于操舟的三十六姓闽人居住在琉球国王专门安排的居住地——那霸市久米村。“即令三十六姓择土居之,号其地曰唐营。亦称营中”(《久米村系家谱》上,蔡氏家谱,见《那霸市史》资料篇,第1集卷6,那霸市计划部市史编辑室,昭和55年(1980年),第295页)。他们在中琉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闽人三十六姓将中国的政治文化,福建的文学、艺术、造船、制瓷等文明传入琉球。由于闽人三十六姓和琉球人民的共同努力,琉球国在海上交通、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有了飞速的进步。
明朝与琉球的官方交往,在明洪武初年就已开始。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派遣行人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通知即位建元之事(《明太祖实录》卷71),诏书曰:“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迩,一视同仁……朕为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邦,播告朕意,使者所至,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处海外,未及报知,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汪楫:《中山沿革志》卷上)明廷郑重其事地派遣使臣往琉球国,可见在此之前,琉球与中国的民间交往已相当频繁,其详细情况已为中国民间和官方人士所知,琉球国已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国家而引起最高统治者的重视。
同年十二月,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随即派遣他的弟弟泰期到明廷入贡,开始了琉球与中国的正式官方往来。当时,琉球尚处于中山、山南、山北的三国鼎峙局面,不久,山南王、山北王也和中山王一样,向明王朝遣使入贡。这样,统治琉球的各王都与明王朝建立了官方联系。
这时琉球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还相当落后,琉球由于“地不产铁,土不植棉,故民间炊爨,多用螺壳,红女织纴,惟事麻缕”(陈侃:《使琉球录》“群书质异·星槎胜览”),在农业生产方面,尚无普遍使用铁制农具,也无出现比较先进的陶瓷制造业,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落后,可以拿出来交换的商品不多,这也影响到其商业的发展,“地无货殖,故商贾不通”(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4)。琉球的交通工具十分简单,“缚竹为筏,不驾舟楫”(萧崇业:《使琉球录》,台湾文献丛刊287种,1970年版),人们之间的联系、商品的流通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加上其地偏处海隅,离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均有很远距离,海道险阻,“浪大如山,波迅如矢,风涛汹涌,极目连天”(许孚远等:《明经世文编》卷460《李文节公文集》),琉球要主动跟外国进行各种经济、政治往来是很不容易的。当时,琉球民众的生活相当艰苦,“民贫而俭,富室贵家,仅有瓦屋二、三间;其余则茅茨、土堦,不胜风雨飘摇之患”(陈侃:《使琉球录》“群书质异·杜氏通典”)。
为了改变琉球的落后状态,琉球统治者十分重视加强与明廷的联系,努力发展以朝贡为主要形式的贸易往来,促进生产发展,并积极吸收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洪武年间,琉球统治者多次派遣“王从子及寨官子”随同贡使前来中国,“请肄业国学”,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同时还规定:“陪臣子弟与凡民之俊秀者,则令习读中国书,以储他日长史通事之用。”(陈侃:《使琉球录》)由于琉球人以及到琉球的中国人的努力,在嘉靖年间陈侃到达琉球时,已看到琉球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礼仪、汉文汉字、中国习俗随处可见,陈侃到达琉球登岸时,“岸上翼然有亭,扁曰‘迎恩’,世子遣众官大小百余员,随龙亭候于亭下,予等捧诏敕安于龙亭,众官行五拜三叩头礼”(陈侃:《使琉球录》)。当陈侃问负责接待的长史说世子为何不马上来迎诏敕时,长史说:“洪武礼制:凡诏敕至国,世子候于国门之外。世代相承,不敢违制以行。”(陈侃:《使琉球录》)琉球国做法的依据反倒是中国明朝的洪武礼制。由于琉球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也难怪其对中华礼仪能如此熟悉,汉文汉字水平如此之高。
明清两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发展中琉关系。明朝统治者不愿意看到一个落后、混战的琉球,故洪武中,琉球中山、山南二王与山北王争雄,互相攻伐时,朱元璋乃命内史监丞梁民“赐之敕,令罢兵息民,三王并奉命”(《明史》卷323《琉球国传》),这样,消弭了战乱,有利于琉球人民进行和平的生产和生活。明朝统治者还经常赐赠各种物品给琉球,如历书、瓷器、铁器、文绮、纱罗,这对于其生产的发展显然很有好处。为了给双方的往来提供便利,明朝统治者还多次慷慨赐给琉球海舟。如洪武十八年(1385年),“赐中山王察度、山南王承度海舟各一”(《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八年正月),以便交通往来。
明清两朝中琉关系能得到发展,与明清册封琉球王的制度关系极大。据《明史》记载:永乐二年(1404年)“二月,中山王世子武宁遣使告父丧,命礼部遣官谕祭,赙以布帛,遂命武宁袭位。四月,山南王从弟汪应祖亦遣使告承察度之丧,谓前王无子,传位应祖,乞加朝命,且赐冠带。帝并从之,遂遣官册封”(《明史》卷323《琉球国传》)。这是正史记载的明朝廷对琉球的第一次册封,册封武宁继位。整个明代,共派出册封使团15次,27人。清代继续实行册封制度,有清一代派出8次册封使前往琉球,正副使等16人,册封使团中有各类官员、文人、僧人等,每次人数往往有数百人,他们与琉球各界进行广泛的交流,是传播中华文化和中琉文化交流的使者。
除了闽人三十六姓外,还有远远超过这三十六姓人数的闽人移居琉球或来往于中琉之间,从事中琉间的海上贸易活动。“闽之福、兴、泉、漳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助衣食。(许孚远:《疏通海禁疏》,《明经世文编》卷400)”这些福建人不仅巩固、发展了明清两朝时期的中琉关系,而且由于他们视野开阔,也使得琉球除中国外,还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发生密切的贸易往来,一向默默无闻、商贾不通的弹丸小国一跃而成为西太平洋上重要的贸易中转国。
为了加强对中琉贸易的管理,明洪武年间,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琉球的朝贡贸易。明成化十年(1474年),市舶司移至福州,在城东南水部门外的河口设立“怀远驿”,供琉球贡船及其他人员居住。凡琉球贡船及谢恩使、进香使、留学生等所乘船只均在福州登陆。福州今存的琉球馆、琉球墓园就是当年福建与琉球密切交往的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