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3 23:3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福州卷)48.商帮

 


在商贸活动中,由于行业具有很大的聚合性,各地域又有各自的特色,所以各地或各行业的商人群体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团体(称商帮)。

在福州,“商帮”可分为本地帮和客地帮两种。本地帮称“福州帮”(含闽县和侯官);客地帮包括省外和省内各府、州、县在福州经商的商人。如省外的东北帮、天津帮、山东帮、山西帮、湖南帮、安徽帮、江浙帮、温州帮、广东帮等。省内的“上四府”(延建邵汀)和“下四府”(福兴漳泉)在福州都有商帮。此外,府下各县有的在福州也有商帮。其中,兴化帮经济实力最为强大。民谚云:“无‘兴’不成商,无‘兴’不成街”,说明兴化帮在南台特别是“双杭”商业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称下杭街为“兴化街”。

各地在福州经商的商人,最初只讲地域或籍贯,不讲经营的行业种类,均可自愿加入或退出所属的商帮;商帮里设有“帮主”,是名义上的召集人,在调解、协商帮内外商业利益的纠纷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不过,对本帮内的商人并无约束力,是一种松散的商人组织,这是福建商帮的一大特点。以地域或籍贯为名的商帮,不是自称,而是别的地域或籍贯的商人对其他地域或籍贯商人整体的称谓。如福州商人称莆田、仙游的商人为“兴化帮”;反之,莆田商人也称福州、闽侯的商人为“福州帮”。

 

一、建宁(绥安)商帮

 

闽北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腹地。居住在福州的建宁商帮多经营米、盐、木、茶、菇、笋生意。建宁商帮在福州建有两个会馆,均称“绥安会馆”(“绥安”乃闽北建宁县的别称),可见建宁帮经济实力之雄厚。

“绥安会馆”一处在台江区上杭街的上巷,一处在鼓楼区的郎官巷。在旧城改造中,地处南台的绥安会馆已被拆毁,而在城内的绥安会馆及其附属建筑天后宫仍在。天后宫现已修葺一新,而属于主体建筑的会馆,因基本保存完好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施工修复中,发现一方保存了185年的捐资板刻。会馆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与民国8年版的《建宁县志·祀典》条“清道光初,鄢珖彩、何桂芳等创建”相吻合。南台的绥安会馆建筑时间早于城内的绥安会馆,书载:“乾隆年间(1736—1795),吾邑米商谢元勋、王尧章、万汉云、赵逢年、徐喈和、钱达言、余益兰、何锡五等构宅为基址,以款绌中止。”

建宁商帮最初以贩运本县物产为主,其中尤以米业为盛。后期随盐业制度的变革,建宁商帮转而以盐业为主体,盐商依赖乡族、代理人等社会网络,发展最为兴盛。此外,盐商群体形成很快促成会馆的建造。嘉道之际,会馆建设最为频繁。而盐商恰是主导会馆运营的重要力量。

 

二、兴化商帮

 

兴化即明清时之兴化府,乃今莆田市的旧称,辖莆田、仙游两县。“兴化”名称在福州深入人心,应是莆、仙两县商人之功。

兴化人自古善商贾,有着悠久的从商习俗。志载莆田“其为治生,近海鱼盐,近山稼,下里少田地,则为商贾。终岁勤勤,不敢休息。” 蔡金耀点校,周瑛、黄仲昭:《兴化府志·风俗志》(同治十年重刊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兴化人经商源于隋唐,发展于宋元,昌隆于明清,再兴于现当代。特别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兴化商帮队伍庞大,实力雄厚,为福建三大商帮之一,被誉为“闽商之精英”。

“无兴不成镇”是兴化同乡的口头语。福建省内各城镇几乎都有兴化人安家落户,而最趋之地便是福州。兴化人的传统是勤俭耐劳。过去福州随处可见兴化人开的铺子,摆的摊子,挑着担子,克勤克俭,省吃省穿,积累资金,逐步发展,所以有“神仙难赚兴化钱”“天下才子在兴化”的说法。各类商业包括百货、食杂、土产、医药、金融、运输等,兴化商帮都有深度涉及,即便如豆腐、糕饼、补甑市场也由兴化人占领。庞大的商人队伍、雄厚的商业资本、强大的商业势力、高超的运营能力,使兴化商人形成强大的商帮,俗称为“兴化帮”。兴化商人赚钱后,在上下杭一带大兴土木,营室造屋,作为永久根基。福州下杭路商业街聚集众多兴化商人,被人称为“兴化街”。

 

三、闽南商帮

 

闽南商帮主要由泉州、厦门、漳州等地的商人组成,受闽南文化影响,有典型的商业文化特征。闽南商帮在福州各自建立会馆。

闽南商帮在闽商中最为活跃兴盛,他们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推崇“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的格言。闽南人拼搏精神的形成是由追求生计使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土地贫瘠,人口密集,粮食短缺;二是为生活所迫,以经商图生存;三是地处沿海,天然良港众多,利于海上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