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 17:2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福州卷)55.琉球久米村闽人家谱


 

编修家谱是维系宗族制度、巩固宗族团结、扩大宗族活动的重要手段。清康熙年间,由于皇帝的提倡,修谱之风掀起高潮。琉球国王尚贞受此影响,并出于政治目的,亦开始在琉球国内公开提倡修撰家谱。自此琉球国掀起了修谱的热潮,逐步形成《久米村系家谱》《首里系家谱》和《那霸泊村系家谱》三个系列的家谱。

郑氏家谱——古波家早在明初洪武年间,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时,琉球国王“即令三十六姓择土以居之,号其地曰唐营,亦称营中”那霸市企画部市史编集室:《那霸市史》资料篇,第1卷6《久米村系家谱》,1980年版,第295页),即所谓久米村。随着人口的增长,久米村的规模亦不断扩大。到了明景泰、成化年间,久米村福建式的房屋已鳞次栉比,成为琉球的四大邑之一。当时,聚居在久米村的闽人三十六姓,是否已有部分家族开始修纂家谱或保留着从祖籍地带来的谱牒资料,文献尚不足证。但从现存久米村系家谱的一些旧谱尚可推知一二。明成化八年(1472年),蔡姓家族“卜地于唐营东北之间,自行捐资,创建祠堂,以奉蔡家神主,著为规定”。陈捷先就此推论:“中国家族‘祠’与‘谱’向来是有关连的,当时的久米村华人是否建祠又修谱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祠堂中既供奉神主,祖先世系资料显然是存在的。”陈捷先:《琉球久米系家谱研究》,《第三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1991年版,第963页

从现存的久米村家谱资料看,金、红、蔡(四本堂支本)、周、郑、林等姓的家谱,皆在这个时期编撰,各家修谱序文中,均记载家谱创修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那霸市企画部市史编集室:《那霸市史》资料篇,第1卷6《久米村系家谱》,1980年版,第52、196、236、378、571、917页。此外据《久米村家谱》记载,《孙氏家谱》(孙有执)以及《阮氏家谱》(阮国)的纂修时间则更早,分别为康熙二十六年和康熙二十八年。

久米村系家谱在记录的形式上,一般按照官爵、勋庸等项目进行编年体记录,而首里、那霸系家谱则是按照王代进行编年体记录。相对于首里系和那霸系家谱而言,久米村家谱分册较少。除记录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异,久米村家谱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宗谱的影响,特别是福建家谱的影响,家谱中常有“官生”或“勤学生”记载,而家谱按照大小宗分支分册的做法,也体现了中国的宗族制思想。

毛氏家谱封面久米村家谱作为同时代的第一手资料,收录内容涵盖了琉球对中国的进贡来往、福建至北京之间的往返路程、上江户、官生以及文艺、著作等文化内容。加之久米村人多以副使身份朝贡中国,其所记朝贡事,多有转引《历代宝案》,其真实性、可靠性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