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3 00: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郑国贤



——闽江口的造船基地

 

郑国贤

 

 

平生第一次踏上连江县的土地,第一次来到琯头镇,更从未听说过闽江口上有这么大一个岛,叫粗芦岛。乍听这岛名有点怪,细想也就释然了:这岛位于闽江出海口,千里江流一路冲刷下来,大量的泥沙必然淤积于江口的地方,淡水海水交汇的地方,不生芦苇能生什么呢?我猜想早年这里人烟稀少,野生的芦苇无人损毁,因而就长得格外粗壮蓬勃了,大陆上的人们遥遥望去,别无所依所托,纵然是很有文化之人,也只好随口叫它“粗芦岛”了。

事实印证了我这一猜想。在琯头镇政府,接受采访的镇党委宣传委员张雅英从柜子里翻资料送我,一本《话说壶江》,一本《青芝览胜》,唯独没有关于粗芦岛的只言片语。就是说,这是一座没有传说的岛屿!

在琯头镇政府听过镇领导介绍全镇的发展规划后,我们就驱车直驰粗芦岛。海岛已经有了桥梁直通其间,据镇人大主任介绍,这桥是2008年修的,总投资近2000万元,政府和岛上居民各出一半。岛上蓬岐、后一、后二、东岸、定岐、塘下、龙沙7个行政村共筹的建桥款8600万元。我问有没有老板多出一些的?镇人大主任答曰:10万元10万元地出的,也是有的,只是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车过大桥,我们在桥头停了下来。向南望去,在已完成全部居民搬迁的工地上,挖掘机、装载机等施工车辆正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这里是马尾船政(连江)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园区,建成之后,马尾造船厂全部搬迁过来,腾出老厂区用来建设船政文化园区,供游人参观。

粗芦岛位于闽江口入海处,这块园区所处的冲积带正对着闽江口,是优良的港口岸线,航道水深达12米以上,港区水域受岛东北部山体掩护可抵挡秋冬两季的强东北风,波浪较小,受外海波浪影响也小,泊稳条件可满足集装箱船舶的泊稳要求。岛内可利用岸线长4.75公里,可布置第三代集装箱泊位9个(5万吨)和5万吨级干散货泊位4个以及20多个浅水泊位。

桥头上竖立着马尾船政(连江)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园区的介绍牌,除了展示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福建期间视察马尾造船公司的照片外,还介绍了福建船政的光荣历史:闽浙总督左宗棠、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和中国自制的第一艘巡洋舰——“平远”号钢质军舰。自古闽人“以舟为车”,造船技术闻名于世。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的宝船,采用的船型就是福建制造的“福船”。19世纪,清廷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学堂和衙门,成为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发端。中国第一座大型机器造船厂、第一架飞机、第一代海军和航海人才、第一代产业工人……一个个第一,记录下福建船政走过的骄傲历程,也让福建船政成为自强不息、开拓革新的中华精神的象征。

马尾船政(连江)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园区位于连江县琯头镇粗芦岛南侧,园区占地总面积约5000亩(海域面积约1000亩),占用岸线约6000米,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个高技术、高效率、低能耗、绿色环保的现代化船舶工业园区。该园区由特种船舶建造项目、重型钢构项目、大型造船项目、柴油机项目、船舶舾装配套项目、游艇项目、船舶技师学院等构成,园区规划总投资约80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特种船舶、海工产品和高技术、高附加值大型船舶300万吨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船舶舾装、船用设备配套生产能力,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50亿元、利润总额12亿元、税收6亿元。

园区规划目标实现后,将大大提高福建省船舶工业的产能规模,巩固和提升福州船舶产业在全省的引领、龙头地位,为项目属地连江县域经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同时为连江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源财力,将进一步带动福建船舶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

一、特种船舶区:占地面积约1060亩,定位为世界一流、具有前瞻性的、能传承马尾船政百年历史的、以建设半潜式平台和海工特种船舶为主、兼顾7万吨级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海工及造船基地,建设总投资约30亿元。

二、柴油机项目:占地面积约200亩,由中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与华闽船业公司投资建设发动机组装项目,研发生产济柴系列柴油机、液化天然气气体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第一期规划投资约2亿元。

三、重型钢构区:占地约500亩,主要建设以园区配套为主的船舶分段、海工模块、舱口盖、铁舾件、压力容器等重型钢构产品制作的生产基地。

四、管子加工中心:占地面积约300亩,主要建设以园区配套为主的管子加工制作工场、管子集配中心及管系舾装单元制作的管业加工。

五、生活配套区:为满足园区两万余员工的生活需要,与当地村镇共同规划合作、同步分期建设约400亩生活配套区,另在琯头镇建设30亩高级人才生活区,以满足高级人才引进和定居的需要。

六、大型造船区:占地面积约1400亩,定位为20万吨以下船舶建造,以大型海工船舶、大灵便型和巴拿马型散货船为主,形成批量生产,逐步发展中型集装箱船和邮船、化学品船、液化石油气船、超巴拿马型散货船等船型的造船基地,建设总投资约42亿元。

七、游艇区:占地面积约180亩,规划建设满足建造36米以下各类玻璃钢游艇、交通艇等游艇的专用厂房和相关生产及公用配套设施,远期规划建设可承建钢质超级游艇的总装生产设施,其钢质船体部分可由园区造船企业生产。

八、船舶技师学院:占地面积约220亩,以“马尾船政学堂”为根基,以船政“艺圃”为载体,规划建设一个以培养船舶高级技工人才为目的的高级职业技术学院。

如此宏大的工程其拆迁规模和难度可想而知,但开发建设的美好前景激励着琯头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经过一番认真仔细的谋划研究,全镇干部职工分成8个工作小组开赴一期工程涉及的后一、蓬岐两个村,走村入户宣传拆迁补偿安置的具体政策和标准,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张雅英和镇武装部长赵章带一个工作小组。他们一户一户地登门,有反映特别情况特殊要求的,都一一上他们家里去解释。张雅英觉得,这些靠海边的老百姓,敦厚善良,都是讲道理重承诺的,眼看着工作进展顺利,任务即将完成……此时,国家颁布了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要求按土地年产值的10倍补偿……

从此,张雅英走进村民家门,感觉到村民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有的热情和诚挚不见了,代之以冷淡和讥讽:“你们为什么这么积极啊!”更有甚者,一位50出头的汉子,把报纸复印件甩在她的面前,让她看上面的“新政策”。张雅英也不着急,她冷静地拿起报纸,原来上面是所谓专家的文章。这位“专家”错误地把土地产值的10倍解释成现有补偿标准的10倍。看完,张雅英耐心地向这位汉子做了解释。

碰到如此困难的局面,镇党委、政府还是做了些政策调整,以维护被征地农渔民的利益。按土地年产值10倍的标准,粗芦岛土地的每亩补偿额是3.13万元,最终他们定在了每亩3.6万元。

从桥头往南走,如果步行,要半小时才能抵达南部的塘下村,但我们开车瞬间就到了。据主人介绍:这塘下村有许多古迹。村前的黄霞山上有清嘉靖八年(1803年)建的炮台,为闽江口最早的炮台,郑成功、张煌言的军队也曾在黄霞山上建过水寨,尽管遗物无存,但遗址还在,可供好古者凭吊。与黄霞山对峙的福斗山上,本有座蜚声海内外的南海神坛,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建立的,然毁于抗日战争最后的岁月。1944年,已近末日的日军飞机对闽江口狂轰滥炸,南海神坛和万斗寺都被炸成废墟。如今,山上的万斗寺虽已修葺一新,但那已不是古寺。

我们驱车直驰岛东部的龙沙村,那里有伸向大海的丘旦山,这是一座在开发的处女山,更重要的是,这山脚下出了个农民的好儿子黄增流,否则,再美丽的山水静静地躺在那里千年万年,如不与人对视,也无生命的价值。

黄增流1959年出生,父母均是老实憨厚的农民,父亲曾是大队的会计,母亲则是纯粹的家庭妇女。黄增流有7个兄弟姐妹,全靠种田和讨小杂海的父母拉扯大。理解父母的艰辛,黄增流在琯头中学念到初中毕业就出门做泥瓦工等粗活……1985年,他跟人去湖北省石堰市的工地做工,踏入了他辉煌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

同样是在建筑工地做工,有的人可能终生就是个泥瓦匠,但黄增流是个不甘平庸的人。平时做工细心观察勤于思考,1988年,他瞧准一个极佳机会,开始承包一座楼房的建设,尽管只是小打小闹,但他从中尝到了甜头,理解了社会现实中各种关系的真谛。从此,他勇敢地进入建筑市场拼搏,并迅速地成长壮大起来……21世纪中国迎来城镇化新一轮的热潮,像中国所有的中小城市一样,长江边上的石堰市也像摊大饼一样铺展并耸立起来,黄增流的实力也跟着这座给他带来好运的城市一起成长壮大起来。

故乡尽管带给他贫穷和饥饿的痛苦记忆,但发达之后的黄增流乡情依旧。虽然外面事务繁忙,但他每年都要回乡几趟,过年是必定要回家的。回去看望91岁的老父亲、86岁的老母亲,还要为村里的基本设施建设慷慨解囊。村道建设,他捐了150万元,还在村头捐建了一座大牌坊村亭,造价130万元。另外,他还捐220万元建了村里的公园。

黄增流心里明白,捐这些钱只能改善乡亲们的生活环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龙沙村的生存之道。他的心中装着故乡丘旦山的倩影和闽江入海口迷人的风景……他想,只有把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故乡的风景融合在一起,才能彻底改变故乡的落后面貌,同时发展壮大自己,使自己企业这棵大树在故土深深地扎根,任凭各种风雨也撼动不了它。

有了这种想法,2010年4月,黄增流回乡找到当时的村委会主任黄增好,表达了回乡投资租赁丘旦山,创办生态旅游项目的愿望。村“两委”开会研究,并召开全村村民代表会议,最后决定把丘旦山700亩的山头及海滩租给他,租期30年。

黄增流把租金100多万元付了,就着手请专家来故乡做详细的开发规划。

3年过去了,丘旦山环山滨海旅览石道已全部建成,工程接近尾声。我们来采访那天,阳光明媚,白云蓝天,海面平静如镜,又有镇里两位年轻的女干部同行,真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们还迎面碰见了一队客人,是开着一辆大巴车来的,可能是福州某个单位的吧。这里离马尾仅20公里,琯头又有高速公路出口,炎夏将要到来,对省城福州来说,这里无疑是消暑度夏的人间天堂。

站在丘旦山上俯视海面,五虎礁就在眼皮底下,它的背后是苍翠的川石岛。五虎礁是五块巨大的岩礁,退潮时,可以见到它们的底部是连在一起的;涨潮时,它们就像五只蹲守在碧波之上的猛虎。

郁永河著《裨海纪游》记载五虎礁为:“两山对峙,势甚雄险,为闽省门户。”

五虎礁并排而立,昂首浩瀚东海,人称“五虎守门”。其中最靠近丘旦山一只灰白色的“虎”,人们称之为“白虎”,中间第三只“虎”,状如翘首回望青芝山的虎洞,人们称之为“回头虎”。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云贵总督林则徐因病辞职返回福州。他非常关心福建的军事设施,回乡后即到闽江口的壶江岛和五虎礁视察,并在五虎礁写下了壮怀激烈的五言诗篇《五虎门观海》:

天险设虎门,大炮森相向。

海口虽通商,当关资上将。

唇亡恐齿寒,闽安孰保障。

本文原载于《走进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