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莆田卷)82.闽中重镇古府新市
莆田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部,处在上海和广州、福州与厦门之间。陆域面积4200平方千米。西北依戴云山余脉,东南濒台湾海峡,三面靠山一面临海,半封闭式,极具特色。境内呈阶梯状,西北高、东南低,有山地、平原、沿海丘陵。中部有东西乡平原,海拔在50米左右,面积为3527平方千米。还有兴化平原,俗称“南北洋”,海拔在5~8米之间,面积为464平方千米。壶公山海拔710米,耸立中部,被誉为莆田“镇山”。木兰溪蜿蜒穿过两大平原,汇入兴化湾,通向大海,是莆田人的母亲河。萩芦溪和枫慈溪也是莆田两条重要溪流,也汇入兴化湾和湄洲湾。莆田海域面积11000平方千米。埭头、忠门、醴泉三大半岛和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海湾以及150多个岛屿围护着莆田腹地。“沉七洲,浮莆田”的古老传说,为这一地理沿革作了注释。
在行政区划上,自唐至今,莆田基本上是郡县两级制和两县划区版图。据考古资料载,莆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汉代以降,中原移民融入当地原住民。唐代,人口剧增,莆田第三次立县,仙游也立县,在全国分别为上县和中县。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置兴化军,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南宋末又一度称兴安州。元代称兴化路,明清改为兴化府。民国时先后归厦门道、兴泉道、第四督察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晋江地区管辖。1983年撤销莆田地区设立莆田市。现辖四区、一县、两个管委会。
莆田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季风明显;气温适中,常年平均气温20.7℃;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52毫米。这样的气候适宜农作物和果树生长,因此莆田盛产水稻、甘蔗、水果、烟草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自北宋起就被誉为“鱼米之乡”“甘蔗之乡”。
唐代,莆田先民开始围海造田,开辟水陆交通,与外界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其间,引进荔枝栽培技术。宋代,莆田在经济与教育文化上进入繁荣阶段,体现在:一是大规模兴修水利;二是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三是形成一批以商业活动为主的集镇;四是交通要道,水陆并重,港口群形成。农业方面,东西乡平原和兴化平原最终形成,并引进占城稻。手工业方面,“天下盐皆烹煎,独莆盐用晒法”,莆田还是福建四大造船中心之一。同时,制陶、织布、焙制干果、制茶业也较发达。明代,莆田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起来,又引进番薯、烟草等作物,且制陶工艺、纺织技艺得到长足发展,产品行销东亚和东南亚。清代和民国时期,莆田经济发展缓慢,却大量对外移民。
莆田人文现象与中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又表现出其独特性。莆田传统教育发达,科举鼎盛,素有 “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称。早在唐代,莆田便开始形成官学、书院体系。宋代有军学、县学、书院、里学,教育体系更加完整。自唐以来,莆田产生了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被誉为“进士之乡”,内中不乏硕儒名臣、才子义烈。莆田文风昌盛,英才辈出,著述丰厚,宋代时还形成了夹漈学派、红泉学派、仰止学派、江湖诗派等。
繁荣的经济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辈出的英才和发达的文化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搭桥牵线,并且记录了莆田人开发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历程。
(原载于《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莆田卷)》,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