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说两岸·
有关坟茔的两岸故事(二)
汪毅夫
台湾在历史上经历过移民开发的历史阶段,台湾的开发主要是由福建移民实现的;清代台湾实行班兵制,戍守台湾的任务主要是由来自福建各营的福建班兵承担的。在台湾逝世的福建移民和福建班兵,或有归葬福建(包括既葬台湾,又迁葬福建者)的事例。《中国家谱资料选编•漳州移民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版)之专章《各姓归葬录》,仅从家谱资料就收录了漳州各县、各姓移民从台湾归葬的数十个故事。譬如,《漳州西洋坪吴氏族谱》记:“ 十二世二伯公,乳名永正。年十七得粮兵(汪按,当兵也。俗称“当兵吃粮”)年十九轮(汪按,轮班也)过(汪按,过,闽南语赴也)台湾当营伍,二十岁卒于咸丰年间二月初四日吉时。后迁骨殖回乡梓,葬在西门外山前,神碑立于前大甲所内”;又如,《南靖施洋板头彭城刘氏族谱》记:“公生康熙己亥年,寿60岁,卒乾隆己亥(汪按,生、卒恰为60年也)三月二十四日。葬在台,至乾隆庚戊年四月带回唐(汪按,唐即唐山,台湾俗称大陆为唐山),葬在施洋大洞土名面前窠头,坐南向北”;又如,《华安岱山郭天民公房系族谱》记:“十三世祖振允公,道公次子,生于康熙十七年戊午五月十七日巳时,卒于乾隆十一年丙寅六月二十九日戊时,往台亡,后收金(汪按,用金斗即瓦瓮收其骨殖)回唐,葬岭口内圳上”;又如,《南靖梅林魏氏族谱》记:“十八世祖朝顺公,生于道光二十年庚子六月十三日寅时,于咸丰九年己未七月二十八日,在台湾西螺别世。妣庄氏改嫁(生于壬寅年九月五日)。坟墓不知何处。后至1925年乙丑,制造银牌,合与风顺、六顺、八顺四人同穴”;又如,《南靖下双峰邱氏族谱》记:“十二世祖考乳名邦,号甸彩,谥长畿,期捷公之次男也。原命生于康熙己卯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未时,迨至癸亥年七月初二日,年当四十五岁,往台湾彰化县南靖厝驻足为商,不幸于乾隆庚午年十月二十九日卯時去世,享寿五旬加二。迄辛未年三月十四日启发阂文讣报至,二十七日延请道士安座引魂開通冥路作法事。後祖骸系是施洋龙口房叔携归,葬在上蕉坑福墩行路外”。
中国家谱·漳州移民卷
除了谱牒文献,我们还可以从田野看到从台湾归葬的坟茔、看到坟茔背后的两岸故事,如福建东山有班兵墓,福建闽安有“戍台故兵义塚”,等。
福建东山班兵墓
归葬的故事表达的是“叶落归根”的真情,演绎的是“根在大陆”的真理。上记故事涉及的“迁葬”(又称二次葬、多次葬、洗骨葬、瓮葬等)、“制造银牌”“安座引魂”“唐”(唐山)等,容我在下一篇千字短文里讲述。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