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13:1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致敬陈国樑团队

 

马照南

 

 

闽海之滨,晋江之畔,有贤者陈公国樑,领其团队,怀水利之才,蕴两岸深情,铸通水宏愿,泽润金门,德昭后世。

昔时金门,孤悬海外,旱魃肆虐,水源匮乏,民生困苦。公元1995年“世界水日”,陈公受福建省水利厅之托,首倡闽水济金之议。此议初出,石破惊,遭诸多非议,然陈公团队矢志不渝。彼时,两岸关系错综复杂,供水之路,步履维艰。政治梗阻、技术瓶颈,重重困难,横亘前路。然陈公团队秉承 “爱拼敢赢”精神,四度金门,三访台湾,不辞辛劳,穿梭两岸,破冰前行。

微信图片_20250205132413.png

金门通水工程示意图

金门群贤,知闽水之源,潺潺而活,亟盼开通供水,解久旱之苦,福泽千秋。亦冀此开创两岸共建之新篇。是以矢志不渝,共谋供水大业。五任县议会议长、多位“民代”和金门县水厂司政,频访大陆,呼吁交流,合作无间。

奉上之明训,闽省九任水利司政持续推动,“五级联动,十方发力”。历经百次研讨,千人次互访。两岸同胞以诚心换真心,携手共进。朱高正、李炷烽、曹原彰等闽台有识之士,共襄盛举。两岸民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共赴时艰。以技朮为先导,民间为桥梁,工作团队智勇双谋冲破所谓“海峽中线”禁区。浩大工程,历经艰难险阻,终告竣。

微信图片_20250205132443.png

金门供水工程通水现场会

公元2018年,甘泉跨海峡,涌入金门田埔水库,两岸同胞欢呼雀跃。二十三载春秋,陈公与团队坚守如初,青丝变白发,智慧汗水洒满民生工程。 “两岸一家亲”之情愈发深厚。

微信图片_20250205132519.jpg       

      陈国樑

微信图片_20250205133640.jpg

20年后台湾爱国人士朱高正先生(左)与曹原彰先生(右)再

通水毕,陈公未敢懈怠,将工程建设历程、艰辛与成果,汇集成书《共饮一江水——23年两岸通水历程》。此书捐赠于福建省档案馆与图书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收藏,以传承历史,激励后人。

公元2021年,金门复遭逢五旬一遇之大旱,然幸得供水工程之鼎力襄助,日供水竟达二万五千七百吨之重,创自通水以来之新高。晋江之水,如生命之泉,源源不断,润泽大地,滋养生灵。民众生活生产井然如故。浯洲百姓曰,救旱者,润我者,晋江之水也。

翌年,此工程以卓越之设计、精湛之施工、显著之效益,荣获福建省“闽水杯”水利优质工程金奖,声名远播。再岁,更上层楼,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此乃全国水利行业之最高殊荣,彰显工程之卓越非凡,为水利建设之典范。其功绩之伟,不仅载于史册,更被编为话剧,搬上舞台,以艺术之形式,展现工程背后之艰辛与辉煌。

微信图片_20250205182120.jpg

2017年组团考察金门

通水先通心。陈公团队之功,不仅在水利,更在促进两岸心灵契合。其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打破隔阂,增进互信,使两岸同胞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其精神如江水长流,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两岸融合发展的伟大事业。

呜呼!陈公与团队之德,山高水长。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携手共进,共创辉煌。此工程之成,不仅解金门之水困,更筑两岸之情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壮哉,两岸同胞共筑丰碑之通水工程,乃中华民族之骄傲,两岸同胞之荣耀!(书于乙巳年春节)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