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说两岸·
历史纪录片的片段和细节(五)
汪毅夫
《台湾•1945》之《《台湾1945》|由于日本的疯狂殖民掠夺,台湾战后经济濒临崩溃》精准地指出:“造成二战末期台湾经济濒于崩溃,同盟国军队的轰炸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由于日本把台湾作为侵占东南亚的‘南进基地’,台湾在二战后期深受其害:日本军国主义者越是变本加厉将这块土地变为战争基地,同盟国军队对台湾日本军备工厂的军事打击就越彻底”。
这里有两个细节问题。
其一,日本侵略当局将台湾建成“侵占东南亚的‘南进基地’”“战争基地”的目标和规模。1942年4月,台湾义勇队总队长李友邦透过大陆新闻媒体揭露:“太平大洋战(太平洋大战)爆发后,(台湾)台督长谷川清曾谓:台湾全境皆应完全设防,而使此岛自给,并成为固定的‘飞机母舰’。因此,一、凡台湾本岛所有铁路均加设双轨;二、在台南车路乾、安平、湾里、七鲲身、嘉义太保庄、台中、大甲、丰原以及恒春、澎湖等地,均新辟大飞机场;三、自本年起,台湾和朝鲜一样,改用志愿兵制度,并强迫台人改换日本姓名;四、凡台民年在廿岁以上者,均须在日本服义务劳役四年,建筑机场及工事”。实际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侵略当局已经在台湾建筑机场、驻扎陆上和海军航空队,已经把台湾当做其“固定之飞机母舰”,以此为目标加以营造。例如,1937年8月14日,日本鹿屋海军航空队9架96陆攻轰炸机从驻地起飞,执行轰炸浙江笕桥机场的任务,遭遇中国军机反击,以被击落2架、击损1架完败。是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留名的“8.14空战”。“8.14空战”的日本航空队的9架96陆攻轰炸机就是从其驻地台北松山机场起飞的。到了1945年,日本侵略当局在台湾布署的航空部队有相当规模,包括第十方面军的陆上、海上航空队,第八飞行师团,海军第一航空军等。
其二,台湾被炸的损失情况。据时任台湾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仪1945年5月23日报告,“从1944年10月12日至1945年5月15日(调查截止日)”,“盟机轰炸台湾出动架数当在10000架数以上”,“台湾四大港口高雄、基隆、马公、梧栖(新高)被炸次数最多,除船只码头设施被炸毁外,其他船坞各种工厂已毁坏大半,冈山亦已毁灭殆尽,其他如台南、台中、新竹、淡水、台北、屏东、嘉义、台东等地之损失亦甚重。冈山之人口约2万,户数三千余。如以一户住一栋房屋计算,冈山被炸毀房屋当有二千余栋。高雄当有二万余栋。以此类推,台湾被炸设施(据报,日月潭电力厂等亦被炸)及房屋当在120万左右。”
另据台南梁氏家族文献,1944年3月1日,台南“大正町中心四周遭美军火烧弹轰炸烧成一片灰土,亦烧尽300年来全台梁氏精英流血汗建立的家祠、商用基业和100多尊梁氏先祖牌位。”
台湾作家杨牧也曾多次记录美国军机轰炸台湾的场景,如:1944年在台湾,“当飞机忽然出现的时候,列车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就在旷野里停了下来。飞机开始低空向车厢扫射,片刻之后,有些人看见飞机转变方向,就冒险翻出车厢,跑到堆积了无数岩石和长着芦苇的野地里去匍匐。谁知飞机很快转了个弯又回来了,猛烈地向野地里趴倒的避难者开火,杀死了很多人,然后才又掠过木瓜溪上空,向海外飞去。多年后,我上中学的班上有一个男同学曾经对我说,战争时代,他和母亲正好搭上这班不祥的列车,他自己幸免于难,然而他的母亲却在那血腥的扫射中被机关枪打死了。他是我的好友,我记得他的父亲一生不曾再娶”。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家之所在,不容成为外人“固定的飞机母舰”、成为军事打击的目标。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