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3 00:0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罗小平

武夷茶与台湾茶文化


闽北是江南重要茶区,也是江南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由于闽北茶叶享有盛名,在江南茶区中又距台湾最近,因之明清时期武夷茶文化就传入台湾。

武夷茶是台湾重要茗品

闽北是福建重要的茶区。早在东晋太元四年,建安(今建瓯)、崇安(今武夷山市)就开始种茶,这是建茶的最早记载。南北朝时期,人们用拟人的笔法称武夷茶为“晚甘侯”,并成为人际交往的礼品。唐宋时期,建州、建宁府(今建瓯)设北苑御茶园,丁谓、蔡襄、贾青、郑可简等任福建漕运、转运使时督造北苑贡茶,推出“密云龙”、“瑞云翔龙”龙凤团茶新品,当时,北苑茶有五纲43个品种,“龙凤团茶,名冠天下”。元大德六年武夷山设御茶园,以武夷之名的建茶名扬海内外。

建茶输入台湾可追溯到明郑时期。郑成功在闽台抗清时,设山海两路五大商,从江南地区收购产物,开展海上贸易。闽北茶区距台湾最近,且闽台饮食习俗相近,建茶容易被台湾人所接受。张宏庸《台湾传统茶文化》说:郑氏海外贸易的茶叶,产地“很可能是以武夷茶为主”,换句话说,台湾所饮之茶也是来自闽北地区。

清代,台湾虽有野生茶,但没有加工技术,所需茶叶仍从大陆进口。周钟瑄《诸罗县志》载:“水沙连山中有一种,味别;能消暑瘴”。直到康熙末台湾才采用武夷乌龙制茶法加工茶叶,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说:“水沙连茶,在深山中。……色绿如松萝,……每年通事于各番议明,入山焙制。”但加工技术“未得法”,还是进口武夷茶。陈淑均《噶玛兰厅志》说,台湾“茶:土产特多,焙制尚未得法,能避暑消瘴;其余武彝诸品皆来自内地。”台湾海防同知孙元衡茶诗曰:“汲取竹林僧舍水,雨芽来自大王峰”。“大王峰”是武夷山的著名景点和茶区之一。据说早期北港芳源茶行的茶叶包装纸上版印有“芳源号,在北港妈祖宫口,自运武夷诸峰名岩各色种茶发兑”等字样,可见武夷茶深受台湾茶人的喜爱。

台湾武夷茶来自闽台贸易。虽然清乾隆年间,朝廷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但闽台贸易不受限制。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记载福建各府输台物资时说“建宁则载茶”,可见输入台湾的“武夷茶”包括建宁府所属八县所产之茶。贸易路线是从福州经厦门辗转进入台湾,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开放福州五虎门与淡水(厅)八里坌对渡,闽北的茶叶才通过福州港直接横渡台湾。

台湾人工种茶在十九世纪初至中叶,品种多从福建引进,其中从闽北引进的有青心乌龙、冻顶乌龙,种植的地点是先北部后中部,《台湾通史》、《台湾近代发展史》、《台湾历史辞典》多有记载。如《台湾近代发展史》说:台湾茶叶的实际栽培在清嘉庆时代(19世纪初),引进福建武夷茶种植于台北地区(淡水、文山、石绽)。青心乌龙引种的地方是建瓯东峰桂林,《百年乌龙》茶碑对此记载甚详。被誉为台湾当家茶品的“冻顶乌龙”是南投秀才林凤池从武夷山引进的。清咸丰五年(1855年)林凤池在福州考中举人后,从武夷山带回36棵茶种在家乡种植,繁衍成“冻顶山茶”。咸丰年间,福州与台湾早已对渡,林凤池携带的茶苗有可能存活。

台湾从闽北引进茶种开始人工植种茶后,到清道光时期成为与樟脑、煤并列的三大宗出口商品之一,台湾茶甚至一度销往大陆。林占梅(祖籍同安)所赋的“俨然身在崇安道,山北山南遍种茶”就是台湾茶的写照。但受江南饮茶习惯的影响,武夷茶始终是台湾茶人一沽茗品。据《武夷山市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武夷山有茶厂55家,其中闽南、潮汕地区客商创办的有32家,占总数的58.2%。据说,早期泉州茶店十有八九都经营闽台茶叶业务,如廖泉茂的店东廖友情,祖辈几代都经营闽北乌龙茶并运销台湾。

台湾茶文化的武夷茶风

闽北是江南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一方山水滋养留下品茗千古遗风。明清时期,泡饮壶杯法在武夷山兴起,传到闽南、潮汕地区演变为功夫茶。台湾茶人推崇功夫茶,文人学士或幽栖茗谷,寻芳雅集;或聆泉品茗,抱膝长吟;或禅茶一味,以禅说茶,以功夫茶为主流的茶文化,蕴含诸多武夷茶风。

孙元衡是清初台湾一位具有浓厚武夷茶风的茶人。他的茶诗曰:“烹茶之法教儿童,蟹眼潜听火候工。汲取竹林僧舍水,雨芽来自大王峰。”这首茶诗从三个方面展现武夷茶风:一是“书僮烹茶”是传统的文士茶,诗中引用苏东坡书僮挑水煮茶的典故;二是煮茶听水声、看“蟹眼”(茶汤沸时的花苞),这是唐宋时期闽北茶人最时尚、最雅趣的字眼。如北宋僧惠洪《与客啜茶戏成》:“金鼎浪翻螃蟹眼”。三是烹茶鉴水,水重山泉,僧舍之水自然是山泉水。

洪繻(1867-1929年)是清末民初台湾爱国诗人,也是台湾中部崇拜武夷茶的代表人物。他的茶诗多引用北苑茶、武夷茶,如:“邀客评茶说武夷,题与人间唤水仙”。洪繻把武夷水仙茶比作人间第一香,流露出对故土的丝丝眷念。《感怀,寄郑毓臣闽中》曰:“羡君闽海游,如入山阴道。得尝武夷茶,胜啗安期枣。”“安期枣”典出《史记?封禅书》,洪繻羡慕郑毓臣内渡,流连诗酒,饮品武夷茶胜过仙果安期枣,表达对祖国内地的思念之情。

茶重武夷,水重山泉,器重紫砂、术重功夫,是武夷泡饮壶杯法的时尚,也是台湾茶风的主流。与孙元衡同时代的台湾功夫茶人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周澍,他的百首咏台诗有一首曰:“寒榕垂荫日初晴,自泻供春蟹眼生。疑是闭门风雨候,竹梢露重瓦沟鸣。”自注:“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周澍与武夷茶人的饮茶法同出一炉。

连横更是台湾功夫茶个中翘楚。他对功夫茶的茗品、鉴水、茶器、茶术四个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茶方面,他爱武夷茶胜过台湾任何一位茶人。他在《雅堂笔记》中说:“武夷之茗,厥种数十,各以岩名。上者每斤一二十金,中亦五六金。三州(漳州、泉州、潮州)之人嗜之。他处之茶,不可饮。”在水方面,连横喜用山泉煮茶。他说:“煮茗之水,山泉最佳。”他曾与友人林薇阁、洪逸到淡水访泉,雅集品茗,把台人访泉雅俗向前推进一步。连横主张煮茶用炭火,“松风谡谡瓦铛鸣,火候还看蟹眼生。细检相思烧作炭,泥炉竹扇口双清”,与苏东坡的“蟹眼已过鱼眠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茶趣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器方面,连横重紫砂,尤心仪孟臣壶。他说:“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连横《剑花室诗集》中有一茶诗曰:“若琛小盏孟臣壶,更有哥盘仔细铺。破得工夫来瀹茗,一杯风味胜醍醐。”这是名器、茶境完美结合的情景画卷。在术方面,连横传承武夷茶人活火煮茶的“功夫”理论。“品茶之时,既得佳茗,新泉活火,旋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观色、闻香、听水、品味,与宋代武夷名羽白玉蟾“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的茶技何其相似乃尔。

连横是台湾南部茶文化的代表,但他的茶学理论却是台湾茶文化的正宗,而这个理论是以江南武夷茶文化为基础的,孙元衡、周澍、洪繻、连横等茶人是武夷茶的推崇者,也是祖国文化的崇拜者。

台湾茶文化的闽北礼俗

礼俗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明末以来台湾茶文化流变里,武夷茶是始终如一的,其中也包含了闽北地域的诸多礼俗。

闽北最早的茶俗是以茶为药、以茶为祭,且与寺庙观宫有关。清咸丰五年《邵武县志》说:“茶叶原生于山林之中,最早仅供药物和祭品之用。”唐宋时期的北苑腊面“京铤”,就因茶形如祭祀所用之“白金之铤”而得名。徐夤《谢尚书惠腊面茶》:“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就是以茶祭祀的典型例子。台湾也是如此。《诸罗县志》、《台海使槎录》等典籍都记载台湾野生茶的药用功能。台湾以茶祀神祭祖也很普遍。

唐代建州就有以香入茶的做法,称香料茶。明代建阳人制茶也有此法。谢肇淛《五杂俎》说:“闽建阳人多取兰花,以少盐水渍三四宿,取出洗之以点茶,绝不俗。”武夷乌龙茶为漳泉人创制,后传入台湾,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台湾开始发展包种茶。包种茶就是花香入茶,类似建州的香料茶和建阳的花茶。《安平县杂记》载:“茶之焙也,用簷葡、茉莉、树兰、秋桂各花搀入,收其香也。焙完用筛筛去花朵、花米,其茶即名曰花香。”但包种茶多出口,台湾本地茶人还是崇尚乌龙茶,连横就不喜欢花茶,认为以香入茶,会夺茶的自然之味。

闽北是江南重要茶区,明代改团茶为散茶后,品茶从文士向民间扩展。因乡间土产甚多,人们以此佐食品茗,称茶食。清人赵翼《青山庄歌》说:“《茶经》蟹眼淬旗枪,食品猩唇调醢酱。”“猩唇”为古代“八珍”之一,“醢酱”即肉酱,以猩唇、醢酱比喻丰盛的茶食。闽北的茶食大致分为农产类、糕点类、干果类、水产类、腌制类等五大类,品种有酸菜、腌笋、萝卜干、炒黄豆、南瓜仔、泥鳅、田螺等数十种之多,逢年过节更有粿片、米花糕等等。台湾也流行佐食品茗。孙元衡重阳茶诗:“羹调玉糁桄榔软,茶煮龙团槭榄香”,就有仿苏东坡用山药制作的玉糁羹和槭糖、椰子糖、橄榄。

寺庙设“茶亭”,烹茗煮茶,广施博惠,谓之“施茶”。此俗在民间被视为美德而广为流行,如在乡间小道设茶亭,城市居民则在家门口以壶施茶。清康熙《建宁府志》载:明代建安人朱柱石,“性乐施……每天暑施好茗解人渴,历三十余年不废。”《邵武县志》记载三位热心此道的施茶人。如魏邦泰,在城北养马洲建凉亭,夏天“施茶济渴”。郡守张凤孙为其勒碑,松溪县渭田镇下蓬、潘源、溪边三村,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月,村民轮流在古桥烧茶,供农民和行旅饮用,此桥俗称“烧茶桥”,传为美谈。台湾也有路边施茶之善举,居民在房屋旁边摆上木凳,上面放一壶开水,一罐米仔茶及茶杯,供行路人解渴,谓“诚意吃水甜”。

茶礼起缘于用茶作为礼品的习俗,古代的“晚甘侯”就是今天所说的礼品茶。后来人们把这种赠茶之礼引入婚姻,并且将其约定俗成为女子受聘、订婚受聘礼的代称,称“下茶礼”、“受茶”。闽北的“礼担”中有茶、盐一包,其意有三:茶产于山,盐产于海,有海誓山盟、永不变心之意;茶为绿色,盐为白色,有常绿常青、冰清玉洁之意;茶为子生,有早生贵子之意。茶引入婚姻后,衍生出教茶、献茶、喝新娘茶等诸多礼俗。“拜茶”是其中一节,缘于古代“庙见”的遗俗。古时规定,结婚三月,新妇须到夫家宗庙祭祖,称“庙见”,并以茶敬奉尊长,称“拜茶”。后来以三月时间太长,《朱子家礼》改为三日庙见。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载:新娘“到门……三日庙见,以次拜公姑、伯叔、婶姆,谓之‘拜茶’。”可见台湾的拜茶习俗是依朱熹改版后的“家礼”进行的。

闽北是福建接受中原文化最早的地区,又因朱熹因情循俗,规范家礼,闽台茶俗多遵《朱子家礼》而行,闽北与台湾不仅有相近的茶文化,而且不少闽北茶的礼俗在台湾也有源可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