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0 00:0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朱定波

两岸民间信仰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创新


作者在台湾高雄左营慈清宫前

明末清初,闽粤先民迁居台湾时为祈求平安与幸福,都从家乡带去各自奉祀的民间信仰神明并不断进行创新,主要表现在:

1.台南善化的庆安宫:崇贤立祀传承为全台所独创

闽粤先民在崇奉儒教﹑佛教和道教的同时,认知到传统农业社会能够与宇宙万物自然威力相抗衡的是长期为社会和民众作出重大奉献的杰出人物,便先后建立崇奉信仰的庙宇,祈求平安和风调雨顺,例如在台南善化为社会杰出人物沈光文立祀崇奉。

台南曾文溪畔的善化是明郑时期开垦的地方,善化的地名是郑成功为原住民“善早开化”而命名。相传早期进入台南的沈光文,浙江人,明末遗臣,精通诗文医药,长年在台南善化地区,一边教授平埔族等原住民学习中华语言文化,一边行医济世,素有“开台文教祖师”、“台湾孔子”等美誉,卒后安葬在善化。台南善化立有“沈光文斯庵先生纪念碑”。1824年(清道光四年)鹿港富绅举人林廷璋和贡生陈世英等发起兴建书院,取名为“文开书院”以纪念这位明末在台湾传授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先贤;台南的善化地区民众感念其恩德,也为沈光文塑像,将沈光文奉祀为民间信仰神明,安放在善化庆安宫与文昌帝君合祀,崇贤立祀传承为全台所独创,并在每年中秋节举办释奠大典仪式,以追念沈光文的杰出典范事迹。

为纪念明末开台文教祖师而建立的文开书院

2.台南永华宫与凤山曹公庙:感念先贤为台湾所做贡献

闽粤先民不仅崇奉从故乡带到台湾的民间信仰神明,而且也把长期为台湾发展作出重大奉献的社会杰出典范,作为民间信仰神明进行崇奉。

明郑时期随郑成功统一台湾的陈永华,福建同安儒生,精通医学、易经、孙子兵法、孔孟学说,任咨议参军,郑成功父子对他十分敬重并采纳其许多建议,包括寓兵于农、积极鼓励屯田、兴修水利设施、发展糖业盐业、建孔庙兴儒学、推行社学教育、确立了中华儒学教育在台湾的历史地位。为感念这位在台湾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贤,以永华的名字在台南兴建“永华宫”,并在永华宫塑陈永华金身像作为民间信仰神明供民众奉祀传承。

位于凤山的曹公庙所奉祀的民间信仰神明,名曹谨(1786年-1849年),河南河内县人;清嘉庆年间解元,清道光年间奉派到台湾先后任凤山知县与淡水同知;曹谨在台湾组织兴修凤山的水利设施解决大片农田灌溉、垦荒拓展使凤山平原成为台湾南部的米仓;组织兴建的文甲书院(后改名为万华学海书院)促进台北文风蔚起,政绩十分卓著,台湾民众为了感念曹谨的功绩,把他主导修筑的水坝称为“曹公圳”,并在凤山的凤仪书院内设祠纪念,后又兴建高雄的凤山曹公庙作为民间信仰神明供民众奉祀传承。

此外,台湾的一些民间信仰庙宇,也供奉着台湾社会历史人物为信仰的神明;例如,创建于1726年(清雍正四年)台中万和宫的后殿,奉祀着参与组织开垦台湾的浙江定海总兵张国的信仰神明。

3.明郑时期的五妃从死:清朝满汉御史于墓前建庙奉祀

位于台南的魁斗山有座明郑时期的五妃墓茔,又称五烈墓,是明宁靖王朱术桂从死五位妃妾合葬的墓茔。明郑时期,明宁靖王朱术桂随郑成功到台湾,见抗清复明大业无望,1683年(明永历三十七年)不求偷生宁愿一死而殉国,五位妃妾从明宁靖王殉死。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清朝巡台的满、汉两御史到台湾巡防时,共命台湾海防同知方邦基在五妃墓茔前面修建庙宇供奉祀,立五妃墓道碑石于大南门外,在此曾经举办过盛大的祭典活动。五妃庙的单开间庙殿的正殿内供奉着五妃神明神像,神像背后是镶着“明宁靖王从死五妃墓”的墓碑石,墓碑背后是五妃墓茔;五妃庙为墓庙合一的建筑形式,庙门、拜亭、两厢、庙殿与庙后墓茔紧紧相连,前面庙宇与后面墓茔成为一体,是座单进双护廊的闽南建筑风格,十分罕见。

4.三角湧的兴隆宫:汇集社会宗教和民间信仰的诸神

闽粤先民在台北三峡镇的兴隆宫汇集海峡两岸民间信仰的神明和中国传统宗教的诸神,集中安放在一个庙宇宫内供民众奉祀传播,是最为独具匠心的传承创新。

据三峡镇历史文物馆的史料记载,三峡镇原名“三角湧”,相传1685年泉州人陈瑜等福建先民横渡台湾海峡,再乘船穿过淡水河来到“三角湧”开垦发展;在“三角湧”老街的兴隆宫创建于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这座引人瞩目的兴隆宫,不仅汇集来自闽粤各地区崇拜奉祀的民间信仰诸神,包括妈祖、七娘妈、青山公、临水夫人、仙公庙、三山公、保生大帝、开漳圣王、青山王、王爷、法主公、定光古佛、广泽尊王、三平祖师、三公宫等民间信仰诸神明,而且也奉祀观音像、关帝爷、城隍庙、如来佛、土地公、三清公等传统宗教的诸神明。

5.高雄西子湾的灵兴殿:塑造王爷民间信仰的群体形象

闽粤先民早期奉祀民间信仰一般是当地有影响的传统神明,后来闽粤先民在台湾高雄灵兴殿则创新塑造了“十八王公”的王爷民间信仰的群体神明形象。

据高雄灵兴殿“十八王公”建庙沿革史誌记载,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一艘由大陆闽粤而来之渔船,在西子湾海滩处遇风暴而不幸沉没,其中幸存的十八位不同姓氏的闽粤先祖经一番海上生死之斗,终脱险登上西子湾岸上;该处荒凉、林木丛生、满地爬虫,为早期移民所不愿垦植之地;这十八位不同姓氏的闽粤先祖团结一致、不辞辛苦、胼手胝足、努力开垦,后被清属凤山县衙官员误认为叛民而惨遭集体冤杀;附近闽粤先民念其平日和睦敦邻、乐善好施,就收敛其遗体并合建祠堂于寿山洞口之山麓上,以敬仰先祖临难共生死暨垦荒之精神;后来有关十八位不同姓氏的闽粤先祖保佑百姓、救苦救难、显赫英灵的事迹广泛留传,并由南鲲鯓代天府五府勒封尊称为“十八王公”,庙名后改名为“灵兴殿”,以敬仰先祖之精神。

6.闽粤的义民节与义民庙:创新祭典的义民信仰文化

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始终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发展而不断演变,生动地表现在对血缘祖先与人文祖先的不断保持崇拜信仰,对故乡祖地的深切怀念,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慰藉,并在客观上对闽粤民众在心理﹑行为和观念的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闽粤先民在台湾垦荒开发早期创新发展具有地缘特色的闽粤义民信仰文化,也是对海峡两岸民间信仰的创新传承。

始建于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彰化的义民庙——怀忠祠,祠内主祀神明有1732年(清雍正十年)由于闽粤先民垦荒与台湾原住民发生冲突而“舍生取义”遇难的18位福建义民。怀忠祠采用庙宇与民宅相融合的造型特色,整体格局包括祠埕、拜殿、正殿组成,不设厢房,规模不大;正殿悬挂“舍生取义”、“荣迈登瀛”等古匾,祠内装饰以珠红颜色,具有庄严肃穆之感。

位于新竹新埔的义民庙——褒忠亭,是埋葬为协助清军剿乱有功却不幸死难义民遗骸的地方,立墓碑“粤东褒忠义民总塚”;清乾隆为表彰义民气节颁赠“褒忠”的牌匾,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粤东客家民众集资兴建褒忠亭于墓前,又称义民庙;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来自新竹和桃园地区的客家乡亲,在义民庙举办义民节普渡祭典,作为移居在台湾的粤东客家乡亲的年度盛事。

位于云林县北港闽籍的义民庙始建于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是为祭祀清乾隆年间林爽民事件和奉祀清同治年间戴潮春起义中的死难者而兴建的;义民庙中安放着义民公的神明塑像,义民庙后殿及庙两旁皆为义民塚,是台湾少数的把墓塚与庙宇合为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义民信仰庙宇。

7.彰化的烈女节孝祠:唯一汇集供奉全台的节孝神明

树立牌坊与勒石,是中国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忠孝以及贞节所设立的纪念性建筑物,也是一种尊贵殊荣。清朝政府在台湾曾多次为褒扬孝德节妇颁旨旌表获准建坊入祠。

位于彰化的烈女节孝祠等台湾现存的3座节孝祠,则是闽粤先民在台湾社会构建具有特色供奉全台节妇的民间信仰神明,把传统儒教思想观念与民间信仰文化融合起来。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彰化县学白沙书院山长蔡德芳和拔贡生林渊源及贡生吴德功,遍访台湾收集全台节孝妇女先民名录462人,并奏请建祠以表彰全台的节孝烈女;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兴建彰化烈女节孝祠,是全台唯一单座独立的节孝祠,这座具有闽南建筑艺术风格的四合院建筑,正殿采用十分罕见的建筑技艺移柱法,将供奉全台节孝烈女神龛的神明牌位完整呈现在殿堂中,祠内彩绘装饰和水墨书画则充满书香气息,彩绘锦头以开卷图形的造型而堪称一绝。

台南郑氏家庙供奉的延平郡王郑成功像

8.传统民间信仰的庙宇:新增同乡会馆的聚会功能

闽粤先民在台湾对庙宇赋予服务同乡的会馆功能,也是对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赋予历史传承的功能创新。

闽西客家民众迁居台湾时把定光古佛的民间信仰传入台湾。始建于1822年(清道光二年)的台北淡水的鄞山寺,是闽西客家移民所建,主祀有守护神定公古佛神明。淡水的鄞山寺形制完整,寺院建筑座向面向遥望着福建闽西故乡,寺院两殿的两厢、两护室是作为接待汀州乡亲的客房,构建具有汀州会馆的服务功能。始建于1742年﹝清乾隆七年﹞台南的三山国王庙,供奉着从潮州揭阳带来的三山国王神明,是潮州先民的守护神,庙宇的右侧殿是供奉着韩愈神明的韩文公祠;三山国王庙是一座三殿三进九开间的潮州建筑,为台湾完整保存潮州风格的庙宇;三山国王庙也是潮汕同乡会馆,同样构建了具有同乡会馆的服务功能。

9.台南风神庙与屏东红白庙:闽粤地缘特色的移民信仰文化

闽粤两地先民迁居台湾需横渡台湾海峡,为适应清朝官员的宗教信仰、祈求渡海往返平安、正式迎送官员以及恭迎圣旨等需要,台湾巡道鄂善于1739年(清乾隆四年)在台南专门为清朝官员创建接官亭和风神庙,台南的风神庙则成为清朝官员祈求渡海风平浪静、往返海峡平安的崇拜信仰神明。

闽粤先民的移民信仰文化传承是一种情感的怀念。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阿里港曾经发生过闽粤移民之间的大规模 械斗,后被清政府派兵平乱,数千名的闽粤移民在本次惨烈的械斗中阵亡,最后分别安葬、并分别兴建庙宇以作信仰的祭祀;对阵亡的闽南籍移民合葬在里港乡的大平村北门埔,所建的庙宇称为红庙;对阵亡的粤籍移民合葬在里港乡的北势街东部,所建的庙宇则称为白庙。

海峡两岸的移民信仰文化传承形式也是十分独特的。位于屏东县东港溪上游的万峦东栅门旁有座明末清初的先帝庙,传说庙中奉祀着神农大帝神像,其实是主祀明朝皇帝的神明像,当地民众称之为“先主爷”。庙殿神龛后墙上方悬挂的彩龙,右爪捉“日”火球、左爪捉“月”火球、合为“明”字,借此表达当地民众对明朝皇帝神明的崇拜。

清彩绘木雕法主公坐像(国家三级文物)保存在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10.西港的刈香和王船祭:传统民俗庙会融合民间信仰崇拜

位于台南曾文溪流域的西港刈香起源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八份姑妈宫的绕境,为台湾庙会庄头性阵头多的盛大庙会,香境涵盖九十六个村乡,号称“台湾第一香”,与鸡笼中元祭庙会是获台湾文建主管部门指定为当代全台最为重大的民俗庙会活动。西港刈香期间庆安宫辖境96个村乡的乡亲总动员,迄今仍保存相当传统的科仪,如“开馆”阵头开始练习前先到庙里做宗教仪式,特色是民俗艺阵都是信徒子弟参与演练,充分展现乡亲参与感以及信徒对民间信仰的虔诚热情;还有请妈祖、迎保生大帝、接王爷、宴王爷、送王爷等祭仪全部沿袭古制;西港刈香还具传统特色就是不准现代电子琴花车及职业阵头参与,艺阵全是庆安宫信徒子弟组成,有100多个阵头,且种类很多。如宋江阵、金狮阵、高跷阵、南管阵、牛犁歌阵、大花鼓、跳鼓阵、白鹤阵、水族阵、门牛阵、文武郎君等;相传西港刈香的艺阵与曾文溪开发及聚落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保有台湾最为传统请会仪式的庙会;王船祭则由庙方建造庞大且装饰美观的王船供奉,先后要恭请、恭送南市鹿耳门天后宫的开基妈祖陪轿和佳里的大道公,送王爷轿绕境三天,烧王船规模在全台也是数一数二的;有“南东港、北西港”之称的烧王船,成为西港刈香庙会的重要内容,每三年举行一次;西港刈香庙会的乡亲总动员参与盛况,对全台民间信仰文化的创新传承影响极大。

清木雕三王府王爷像(国家二级文物)现保存在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11.实行庙宇财团法人制度:维系民间信仰庙宇建筑的创新传承

清代以来海峡两岸始终都在不断推进民间信仰文化传承的建设、保护和扩展,早期主要实行集资。例如,始建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台湾屏东的慈凤宫主祀“天上圣母”,该宫勒石“林氏姑婆祖碑记”,公告发起募集资金置田业以作祭祀和修扩建之用,屏东林姓宗族并以天上圣母林默娘的裔孙为荣,故称妈祖为“姑婆祖”。

台湾民间信仰庙宇实行财团法人制度,民间信仰文化出现了与经济一体化推进发展的传承新特点。实行庙宇财团法人制度为台湾民间信仰的庙宇扩建和创新传承,注入了强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成就了台湾许多的民间信仰庙宇建筑的扩建规模和工艺水平。

在台北三峡镇著名的清水祖师庙宇,相传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泉州安溪人董日旭到达三峡开垦时带来清水祖师的民间信仰,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兴建完成清水祖师庙落成;三百多年来三峡清水祖师庙历经三度的重建,充分展示了闽南传统庙宇建筑艺术文化,最大特色是五门三殿、石雕石柱多达164根,极尽华丽的雕琢刻画艺术,成为台湾庙宇建筑艺术殿堂之一。

近年来高雄左营的慈济宫和关帝庙的庙宇财团法人投入巨资进行庙宇重修扩建,并兴建了配套工程,成为高雄重要的庙宇建筑景点;创建于1804年(清嘉庆九年)台北的大龙峒保安宫,近年来投入巨资以传统工法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庙宇工程重修,整修如旧,尽复旧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资产保存奖,成为全台文化古迹修复和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传承的典范。

闽粤先民在台湾创新传承具有共同特点的传统习惯﹑情感﹑气质﹑心理和性格的民间信仰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经过漫长岁月传承积淀,逐步形成了庇护民众﹑追根溯源﹑崇拜先贤﹑倡导忠孝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和特殊意义;毫无疑义,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