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2 16:3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瑞统

海西名镇丰州行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九日山     (黄百宁摄)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西郊,有一座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息息相关的名山——九日山。九日山下的丰州镇,历经1700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依然充满青春活力。

丰州镇位于南安市东郊,晋江下游北岸,有11个行政村和1 个社区,人口4.5万,面积 56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在南朝的陈光大二年(568年),当时的晋安郡升为丰州。唐武德五年(622年),在旧南安郡设置丰州,长期作为郡、州、县的治所,因此民间有“先有丰州,后有泉州”的说法。

丰州是历史上中原移民南迁的一个重要落足点。据史料记载,两晋时期,中原战乱,民不聊生,衣冠士族纷纷南迁。丰州作为古南安郡县治所,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民风淳朴,于是,丰州一带成了中原百姓南迁聚居生息的理想地区。1957年在这里发现了晋朝至唐代古墓几十座,出土墓葬晋“部曲将印”等众多珍贵文物。2006年,在丰州皇冠山一带又发现了全省最大的东晋南北朝墓,专家考证,是晋人南渡的铁证,并作为当年福建省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莅临九日山


站在丰州莲花峰“三生石”上远眺四周,山川风物尽收眼底,令人顿生怀古之幽情。这里有南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在九日山翻译佛经的遗迹“翻经石”。据《续高僧传·拘那罗陀》记载,558年,印度僧人拘那罗陀前来九日山翻译佛经,后由泉州乘船返国。这里有唐代宰相姜公辅和名士秦系在九日山结庐隐居的东峰、西峰,后人为纪念他们而称之为姜相峰、高士峰,以颂扬他们的高洁情操。这里有唐代泉州第一位进士欧阳詹和宋代名臣蔡襄留下的遗迹与石刻……

丰州古地,蕴秀藏奇,文物胜迹,星罗棋布。白云坞云彩缭绕,菩萨泉飞珠溅玉,钓矶台清风阵阵,金溪上碧波荡漾。名山、名寺、清溪、虹桥,构成一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佳妙画图。

晋代梵宫延福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28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福建省第二座、闽南第一座佛教寺院。

位于桃源村桃源宫内的陀罗尼经幢,始建于北宋天启三年(1025年),石经幢结构完整精致,造形完美。幢身每面浮雕各式佛像,第七层幢身与檐作方形,每面雕刻佛像,出檐雕飞天,幢顶作葫芦状。

联合国石刻


这里有世世代代流传着的桃源拳《蛇脱壳古阵法》,该拳法始于唐代,傅氏始祖傅实带兵驻扎泉州北门周井堡(现桃源村),演武修文,演绎成独特风格的拳种——桃源拳。2007年,《蛇脱壳古阵法》列入泉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莲花峰高约120米,距丰州镇区约1公里,奇峰突起,怪石嶙峋,山巅巨石矗立,绽开八瓣,状若莲花。莲花峰自唐代起就是泉南胜地,秦系、姜公辅、韩偓曾到此登游,欧阳詹曾于此筑室读书;现存有朱熹、陈知柔、黄庭坚、黄河清等大儒名士题刻多处。

石亭寺始建于晋代,扩建于唐光启年间(885-888年),明正德元年(1506年)改寺为亭,取戴忱诗“一莲花不老”的“不老”名亭。亭内石梁、亭柱、神龛匾柱有历代楹联10多对,亭内立有明太常少卿黄河清所撰“不老亭碑记”一方,颇具文物价值。

石佛亭俗称“荫炭亭”,亭内石佛系原山巨石雕成。有人吟咏这尊宋代石佛:“卧草埋云不知秋,忽然成殿坐岩幽。纷纷香火来求福,不悟前生是石头。”

位于九日山西峰东坡岩壁间的“九日山”景迹石刻,为清乾隆元年武状元马负书所题。马负书擅写大字,他的字潇洒豪放,气势非凡。据《泉州府志》记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两次登临九日山并留下“九日山”三字题刻,由于岁月久远,石刻风化无存,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马负书游历九日山时,为了使后人记住先哲表彰胜地之至意,挥笔重新书写了“九日山”三字及附记。这方苍劲雄浑、气势恢弘的山名题刻,已成为九日山最具标志性的景点,并且随着海丝文化的传播,名扬四海。

丰州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花开四季,林木葱茏。登高望远,纵览山川胜概;金溪两岸,到处欣欣向荣。这里气候温润,生机盎然,著名大画家郭熙称赞此地“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极其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丰州名镇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号称“山中无石不刻字”的九日山,是一座记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丰碑。九日山的摩崖石刻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仅东西两峰就有70多方石刻,其中有13方祈风石刻,是极为珍贵的国宝级文物瑰宝,可以确证宋元时代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梯航万国、商贸兴盛的“东方第一大港”。

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的泉郡昭惠庙所祀奉的九日山海神福佑帝君,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保护神。到了宋代,每年的春、冬两季海舶往返季节,泉州太守、提举市舶司都要率僚属到昭惠庙,举行盛大的遣舶回舶祈风祭海仪典,祈求九日山海神福佑帝君保佑中外海舶顺风顺水到达目的地。九日山祈风仪典延续了约二百年之久,至元代才消歇。这些自北宋至南宋的祈风石刻,明确记叙了当年祈风的时间、地点及参与者的姓名,以及举行仪典时“车马之迹盈于庭,水陆之物充其俎”的盛况,成为泉州与亚非各国发展海上通商贸易及中外友谊的历史见证。2005年泉郡昭惠庙复建后,于2006年春恢复了每年二度的祈风(祈福)仪典,参加祈风(祈福)的信众近万人。2008年12月,《九日山祈风仪典》列入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州物产丰饶,曾以石砻石和石亭绿茶等名产、特产闻名遐迩。丰州石砻石俗称“泉州白”,具有洁白、光泽、坚实、耐腐蚀等特点,闽南各地的古建筑,诸如寺观、石塔、桥梁、碑坊都能见到砻石。

石亭绿茶栽培始于晋代,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号称“三香”、“三绿”。三香是:在不同季节,呈兰花、绿豆及杏仁等不同香味;三绿是:色泽银灰带绿,汤水清澈碧绿,叶底明翠嫩绿。石亭绿茶浓醇耐泡,香韵馥郁,健身提神。很受海内外乡亲的青睐。

丰州,堪称是丰美、丰饶之州。它的悠久灿烂的历史,人文荟萃的胜迹,兴旺发达的经济实力,使这一侨乡名镇更加朝气蓬勃,前程似锦。豪情满怀的丰州人民,正发扬前辈先贤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浩气雄风,团结奋斗,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谱写新时代,更加宏伟辉煌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