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4 15:5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 池

吴沙——拓垦台湾宜兰的始祖



宜兰吴沙故居中的吴沙像


宜兰,位于台湾东北部,是台湾重要的米粮仓。这片土地,最早是由漳浦籍吴沙和陈辉煌率领漳籍垦民历尽千辛万苦先后开发出来的。吴沙垦殖的兰阳溪以北的广大地区,即宜兰北部。陈辉煌接着开垦出兰阳溪南即宜兰南部地区。本文讲的是吴沙垦殖宜兰北部的事迹。

雍正九年(1731年)八月十四日,吴沙出生于漳浦石榴乡小山城(今山城行政村)人家墟(今坑尾自然村)的大园头小村子。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已42岁的吴沙携妻带子渡台,从事农业垦殖。他先是住于鸡笼,后移居淡水厅的三貂岭。几年后,其弟吴立带着儿子吴化到台湾投奔大哥。

当时三貂岭与噶玛兰地区毗邻。噶玛兰地区有原住民“山地番”和“平埔番”。至乾隆末期,这里的大片土地还没有开发,整个噶玛兰被视为“化外之地”。

吴沙在三貂岭住了一段时间,渐渐地了解以打猎为主、不懂得耕种的当地“番民”的生活习性,并跟他们进行以物易物的“番割”(即贸易)活动。他把草药、布匹、盐、糖、刀等货物卖给“番民”,又从“番民”那里换回鹿皮、鹿茸、鸟兽、木材之类的山货,逐渐有了积蓄。在与“番民”的贸易中,吴沙看到噶玛兰地区虽然一片荆棘莽原,但是“平原万顷,天然沃壤”,经过反复考虑,决定组织大陆来台的乡亲进行大规模开垦,并先在三貂社附近的贡寮试行垦荒。

宜兰吴氏宗亲在山城兴建的怀亲亭


他先是准备垦荒的劳动力。时已56岁的吴沙,于1787年,把陆续来台的漳、泉两地乡亲以及广东潮惠的移民200多人组织起来,发给每人一斗米、一把斧头,让他们入山砍柴抽藤,解决临时生活费用。这些人就地兴建草寮,使投靠者先有田耕,有住处。

接着是拓通道路。吴沙组织劳力开山辟路,遇水架桥,为后续垦殖大军进入噶玛兰地区铺平道路。在道路开通之后,吴沙率众不畏艰险,披荆斩棘,以简陋的农具开垦荒地,开垦出了大片良田。贡寮拓垦的成功,使吴沙开发噶玛兰的信心大增,也吸引来了更多的大陆乡亲,总数达1000多人,这为他的大规模入垦噶玛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为确保拓垦成功,吴沙特召集熟悉番情、从事“番割”的友人许天送、朱合、洪掌商议开垦噶玛兰事宜,制定了对策。

首先是组织起一支武装队伍。与台湾各地的开发一样,最大障碍是“番害”。为此,他制定了武装拓垦的对策。把有点武功的200多壮士组成一支乡勇,配给刀枪,在各关键隘口站岗巡防,并安排二三十名懂“番”语者随行,以便在发生冲突时能够起语言交流,减少敌对情绪,保护垦民免受“番害”;

其二是筹集资金。拓垦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以保证垦民衣、食、住等生活之需和农具、种子、运输等生产之需。吴沙一方面凭平日创建的良好信誉,获得淡水的柯有成、何缋、赵隆盛等垦户富豪的鼎力襄助;另一方面,他招佃缴租,以每五甲为一张犁,每张犁取饼银一二十元为乡勇之资。这一切,为开垦噶玛兰提供经济基础;

其三是得到官府的默许。噶玛兰散住着三十六社“平埔番”,属“化外之地”,清廷因惧怕汉人以此为藏身渊薮聚众闹事,也为了汉人免受“番害”,严厉禁止汉族人对噶玛兰地区的垦荒。吴沙在三貂社以自身守法诚信著称,并多次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协助官府抓获贼寇,因此深得淡水同知徐梦麟的信任。拓垦行动得到地方官府的默许。

山城小学里的吴沙故居遗址


从贡寮试垦到进入噶玛兰的乌石港开始大规模开垦,年过半百的吴沙花费了整整9年时间。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嘉庆元年(17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65岁的吴沙率领前来投奔他的漳、泉、粤三籍无地可种移民1000多人、善“番”语者二三十人,乘船进抵噶玛兰乌石港南边,合筑土围垦之,此即“头围” (今宜兰县头城镇),吴沙以头围为入垦噶玛兰的前哨站。

可是,吴沙的拓荒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遇到的是“山地番”和“平埔番”的抵制与骚扰。开垦一开始,当地“番社”经常倾族出动,举着刀棒镖器杀向垦民。吴沙等奋力抵御,双方死伤不少。吴沙弟弟吴立也在一次厮杀中身亡。

吴沙伤心之余有了反思,觉得这样下去双方都要遭受无谓的杀戮,便决定实行安抚为主的政策。当时常有海盗来这里烧杀抢掠,“番民”也深受其害。于是,他派人告诉“番社”大头目说:“我们是奉官府的命令,前来保护你们抵抗海盗的,否则海盗占领你们土地后,会把你们全族杀光。”同时以“垦田还可以供‘番众’粮食”等理由安抚噶玛兰人。但有时“番民”对他的说词并不相信,在遇到“番民”倾力强攻时,他就率众暂时退回三貂社,以待战事化解后再图渐进。

嘉庆二年(1797年),“番社”患痘(天花传染病),很多人死于疫情。吴沙并不因“番民”杀死其弟弟而耿耿于怀,而是以大局为重,以德报怨。他在其夫人庄梳娘的帮助下,按照漳浦家乡民间医治天花的处方,就地采摘了中草药,并辅之一批药品送给“番社”治病,救活了好几百人。这件事终于感动了“番民”。为了答谢吴沙的救命之恩,他们主动划出了二围、三围的土地给吴沙开垦。自此,“番”汉之间冲突渐少,吴沙再度入垦头围,并在噶玛兰建立了第一个汉族人的村落——头围(今宜兰县头城镇)。

位于台北县贡寮乡澳底仁里村的吴沙墓


在处理好与番社的关系之后,吴沙亲自到淡水厅,向官府请求给札招垦获准。之后,吴沙就正式广招佃户入垦,还组织乡勇保护垦殖活动,在山谷险要之处分设隘寮11所,每个隘寮十多个乡勇把守,还专门设有多支巡防队,各有五六十个乡勇,日夜巡防。他将垦民组织成结(十人为一结)、围(十结为一围)等农垦组织单位。形成组织严密而又有指挥和安全保障系统的垦殖群体,保证垦殖活动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他采用家乡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垦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垦殖荒地几十里,接连开发了二围(今本镇二城里)、三围(今礁溪乡三民村)、汤围(今礁溪乡德阳村)。这些开垦的土地当年便五谷丰登,垦民丰衣足食,吸引漳泉移民纷至沓来。大片的荒地随着开垦人员的增多被一块块开辟了出来,并带动了垦区商业经济的繁荣。头围也一时农事大兴,人员骤增,街市繁荣,商业兴旺,成为台北、基隆的商旅进入噶玛兰的中转站,于是,头围逐渐成为噶玛兰开垦初期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

嘉庆三年(1798年)农历十二月九日,刚刚进入新垦区四围居住并指挥垦荒的吴沙因积劳成疾在家中病逝,享年68岁。去世前嘱意家人将之葬于三貂岭贡寮乡(今属台北县)澳底仁里乡石碇溪畔。

吴沙死后,其侄吴化带领其众,继续往南垦拓,一直把垦殖活动发展到兰阳溪北岸。

到了嘉庆十五年(1810年),噶玛兰地区已发展为一大繁荣市镇:移垦丁口已达5万多人,其中漳人口有42500余丁,泉人2500余丁,粤140余丁,“熟番”五社有990余丁,归化“生番”三十三社4550余丁。闽浙总督方维甸向朝廷奏请噶玛兰收入版图,被朝廷采纳,批准设噶玛兰厅,厅治设于五围。之后,又有吴沙的同乡漳浦赤湖人陈辉煌入垦兰阳溪南,到光绪初年,宜兰南北全境已全部得以开发。光绪元年(1875年),入台处理事务的钦差大臣沈葆桢根据噶玛兰“垦地日辟、文风日盛”的现状,改噶玛兰厅为宜兰县,县治也设在五围。 吴沙的开发宜兰之功,得到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充分肯定,称他为“开兰始祖”。百姓在头城镇建“开成寺”,寺名寓纪念吴沙开兰成功之意。寺内设吴沙祠堂,奉祀吴沙全身塑像,并有对联曰:

“三十六社内番族输诚堪钦智略;二百余年前兰疆垦辟永沐恩波。”

壮围乡百姓还建了吴沙的专祠“吴沙殿”,殿中吴沙的牌位写着“开兰老大”。吴沙最后落脚的“四围”居住处现在是宜兰县礁溪乡的一座村庄,为纪念这位开兰始祖,该村名为“吴沙村”,村里吴沙故宅砖仔厝至今仍在,称“吴沙大厝”,并辟为“吴沙纪念馆”。故宅中厅悬挂着吴沙画像,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上面是第五、六届宜兰县长陈进东的赞词:“真成拓土无双士,正是开兰第一人”。连横在《台湾通史》中也充分肯定了吴沙的开兰之功,他写道:“宜兰为土番之区,荒古以来久居化外,而吴沙乃入拓之,辟草莱,任稼耕,建庐里,徕游民,以张大国家之版图,其功业岂不伟哉?”

台湾的噶玛兰厅志、宜兰县志、台湾通史等文献,都有吴沙的传记,其开兰事迹列入小学课本。

现在,台湾宜兰台胞不忘开兰始祖吴沙,也不忘隔海相望的祖居地漳浦的小山城村。近年来,台湾宜兰吴氏宗亲回山城村省亲谒祖络绎不绝。2007年宜兰吴氏宗亲一行人来小山城省亲谒祖后,在吴沙故居遗址处的村小学校园里建了一座“怀亲亭”,这座六角亭的柱联写道:“祖泽长流启后贤;家风远播承先德。”旁边的碑文称:“先祖在世时对子女不忘课以忠义,明以廉耻,冀成国家栋梁、社会贤才。并一生眷恋故土,每教诲儿孙莫忘祖地,常怀归心,缘历史原因,回籍省亲谒祖之举屡付空梦,深以为憾。”

台湾宜兰吴氏后裔对故土浓烈的眷念之情,充盈于柱联和碑文之中,令人感慨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