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7 15:4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金 鸣

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散记


应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的邀请,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一行36人,在何少川会长带领下,经金门飞抵台北,参加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研讨会是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共同发起,由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淡江大学中文系协办,并得到台北市南安同乡会的赞助。第一场于2月27日在淡江大学惊声学术报告厅举行。第二场于2月28日在台北市剑潭青年活动中心举行。会议围绕闽南文化的特质、闽南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研讨。会议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乡情。学者间诚挚而直率的对话不时激起阵阵掌声。淡江大学的陈冠甫教授以一首七律诗将研讨会引入高潮,诗云:

派衍炎黄两岸亲,研商文化会台闽。

郑王共奉开疆主,妈祖同尊护海神。

政治一时情永久,歌诗万首意常新。

淡江桃李芳菲播,鼓瑟吹笙迓上宾。

关于闽南文化的概念界定,厦门大学林仁川教授认为:闽南文化就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原汉族文化,随着中原移民传入福建,在闽南地区扎根,融合了当地土著文化后,发展形成起来的。“闽南文化”可以归结为:中华民族在开发福建南部地区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闽南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教授认为海洋性是闽南文化的最重要特征。“闽南文化在形成的伊始就带有浓厚的海洋特性,反过来海洋性又决定了闽南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从而使闽南文化出现更鲜明的海洋特征。闽南文化作为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同时具有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的形式,而闽南人的海外移民则是闽南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形式。”明末清初以来,闽南文化通过福建的海外移民以及海上贸易,传播到台湾、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地区,或是海外扎根发展,或是对当地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闽南文化的海上传播成为中华文化扩大海外影响的一个典范,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漳州师范学院汤漳平教授就“闽南文化之形成”这一议题再次展开宏论,认为:闽南文化的形成期当是在唐初,是陈政、陈元光父子带领以固始为主的众多中原民众入闽,并在平定当地“蛮獠啸乱”后,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了闽南文化的基础,此后又历经了150多年的治理,在中晚唐时期,闽南文化得以形成。对此,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徐晓望研究员则有不同见解,认为福建文化(应包含闽南文化)是唐宋中原文化南传的结果,而且基本定型是在五代的闽国时期。并指出闽南文化的源头应在今泉州地区,因为唐初漳州的户数极少。即有与会学者质疑,唐初各州户籍的统计是否含有军户?陈氏父子率领的“军校”(府兵)是否计入?

泉州师范学院吴幼雄教授就“闽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这一问题作了阐述。认为闽南文化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在保持地方文化根本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使闽南成为世界多元一体文化地区。闽南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因此,首先要依据整体保护原则,保护闽南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其次要保护寓于闽南文化民俗信仰里的核心价值观念。再次是保护闽南文化遗产需要培养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是指对文化遗产保护自觉、执著与坚持的精神。同时,要继续不断发掘闽南文化遗产的资料和文献,特别要注重闽南与台湾、闽南与华人、华侨关系的资料与文献,拓展闽南文化研究的内容。这方面,海峡两岸学术文化界同仁的交流与合作尤显迫切和需要。如海峡西岸近期发现清道光年间由晋江安海旅居台湾鹿港的诗人施钰所著《石房樵唱》,而台湾鹿港则发现施钰所著的另一种诗集《台湾别集》,如两种诗集合刊点校出版,将是两岸文史界的幸事。

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陈耕研究员就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一年多的实践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小结,着重指出建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有利于构建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区。台湾是闽南文化的一大区域,闽南文化是维系两岸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台湾2300万居民中,闽南籍后裔占75%,台湾的方言、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等均沿袭自闽南。但台湾的分离分子势力力图弱化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妄图将台湾的闽南文化从整个闽南文化中割裂出去,形成“文化台独”。因此,可以说,如何把握闽南文化理论的、实践的制高点,创造出让所有闽南族群心悦诚服的闽南文化新成果,引领开创闽南文化新的发展路径,是我们谋认同、反分裂的一项重要任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是所有闽南人的心愿,也必将成为海峡两岸共同的行为。在保护的实践中,两岸的闽南人将建构起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合作的平台。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领域广阔,许多问题尚有深化、拓展研究的空间。与会学者认为,应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拓展研究空间,建构较完善的闽南文化元理论;二是深入探讨,从个案推及一般,以小见大,细化闽南文化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李少园教授一篇《从通淮关岳庙<夫子灵签>看泉州闽南文化风貌》引发了大家兴趣。李教授对泉州通淮关岳庙的一百支灵签进行了研究,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历史信息。而华侨大学陈少牧教授的《试析泉州寺庙建筑的闽南文化特征》则通览泉州的寺庙,归纳出泉州寺庙建筑中若干闽南文化元素。

淡江大学教授陈冠甫的研究选题是以跟闽南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朱子(熹)的作品——九曲诗评析。陈教授以诗人之眼赏析朱子之诗、心与古人契合,屡出新解,令人叹服。会议期间,陈教授诗情涌动,华文迭出,他以《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诗纪》为题,佳构十八首诗,奉献给会议,为会议增添了儒雅之风。

淡江大学崔成宗教授以渡台书家郭尚先为研究对象,探讨一代书家郭尚先渡台后的事迹与心路历程。认为莆田人郭尚先清中后期渡台建馆授徒,传播中华文化,实有功于台。考据详实、评议中肯,显示出深厚的学力。

台湾侨光技术学院的陈瑛珣副教授以原始的力力社古文书契为研究对象,撰写了《从资金融通关系看清代台湾屏东平原闽南移民聚落的建构》一文,研究发现清代乾隆年间闽南永春人陆续迁台,以天公信仰为纽带,结成神明会——天公会。天公会不仅是信仰组织,也是一种经济共同体。从契约文书的土地买卖记录与金钱借贷关系看,证实天公会在台湾屏东平原早期开发所扮演的经济角色,并成为串连闽南人的移民网络。会议还就闽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闽台饮食文化的形成与相互影响、闽台民间武术的渊源关系、闽台民间习俗的同异等方面展开研讨。涉及面之广、探讨问题之深入,令与会者印象深刻、启发良多。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何少川会长概括此次研讨会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突破了闽南文化研讨会一直在闽南厦漳泉地区召开的惯例,实现到台湾本岛召开的预期目标;二是突破了厦漳泉地方政协组织办会的形式,实现与台湾的民间学术团体和私立高校联合办会的愿望。大陆学者通过学术交流和实地参观考察,进一步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精深博大,也为今后开展闽南文化研究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他说,可考虑以“泛闽南文化的研究”或“闽南话区域文化研究”取代“闽南文化研究”,使闽南文化研究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广泛的领域,相信闽南文化研究在两岸专家学者、社会学术团体的热心与支持下能得到持续、迅速的发展,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大有可为。

会议期间,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黄清源理事长以耄耋之年不辞辛苦,亲力亲为,联络有关各方,精心安排,热诚服务,感人至深。黄理事长1948年20岁由南安渡海到台,对闽南文化一直怀有难于割舍的情愫。他坚持认为闽台文化同根同源,台湾文化源自闽南。举办此次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是他多年的夙愿。“番薯藤系着故乡情”,许多南安籍的旅台同胞也以不同形式襄助盛会,其风可嘉、其情感人,反映闽南文化强大的穿透力和凝集力。籍贯漳州的知名学者魏萼教授也在他赠与与会者的新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一书中强调:“文化是文明的种子,文明是文化的花朵。文化使人和谐,文明使人幸福。”他指出:台湾的闽南话,是福建的闽南方言,台湾有些人欲去“闽南化”,这可能吗?学者的理性思维在交流与碰撞中闪出耀眼的火花,并点燃起和谐的火炬,等待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路传递……

文化交融,和谐脉动。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在浓浓的乡情中,在鸟语花香的三月台北落下了帷幕,但两岸有关闽南文化的议题仍在继续,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议题仍在继续,正是:

闽台本是一家亲,

南方嘉木根连根。

文心契合和鼓瑟,

化疑破难海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