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5 09:5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光从

台湾名士林维源轶事



林维源像


林维源是清朝末年的一代名士,福建水师参将陈胜元的女婿。维源字时甫,祖籍福建漳州,1840年(道光二十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生于台湾大溪,从小聪敏过人,被称为奇童。10岁时与兄维让同游厦门,访高士陈南金,南金以黄孟伟所撰的立身九旨相勉励。九旨者“敬德也,尊老也,勤学也,钦贤也,修身也,齐家也,节用也,守分也,知礼也”。维源应对说:“何止也,还有尚义也,行仁也,效忠也。”南金感到他应对不凡,将来必为干城之器。由于陈胜元多次随提督陈化成赴台湾督办军务,其间,结识板桥林家有识之士林平侯及其子国华,此后,往来频繁,成为挚友。林维源在厦门求学期间,常到溪岸陈家拜会陈胜元及其家人,加上陈南金推介林维源才识过人,忠厚俭朴,深得陈家赏识,于是,陈胜元将其三女许配林维源。从此陈林两家结成姻亲。

1859年(咸丰九年),维源19岁时,父亲国华逝世,便回到台湾继承祖业。由于精心经营,家业更加昌盛,遂成台湾首富。他秉承 “义利合一”的好家风,热心公益事业,竭力支持开发台湾,为闽台经济文化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遇到国家忧患之际,更能表现出一种深明大义的风范。

抵御外侮义不容辞

清末晚年,朝廷面对内忧外患,官场上下,贪污成风,西方列强,伺机入侵。1884年(光绪十年)六月爆发中法战争,法国孤拔将军率军舰攻打福州和基隆,清廷大为恐慌,急派淮军名将刘铭传,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他入驻台湾后,立即整顿军纪,加强防务,号召民团参战保卫疆土,发动绅士、富商捐资购买军械、共助军需。林维源深明大义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抵御外侮,义不容辞,我家怎能不倾心尽力呢!”遂带头捐资20万银两,资助基隆、沪尾(今淡水)建造新式炮台,加强海防。为了台北府城的安全,刘铭传采用“以退为进、以虚为实”的战略,在基隆虚张声势,将主力转至沪尾,诱敌深入而后合军围歼。是年八月,法军统帅孤拔率军舰数艘攻打沪尾,林维源集中林氏兵勇、家人500多名组成民团,由其管家刘寿铿率领,开往沪尾前线,与官军合力同法军展开激战,岸上的炮台猛击军舰,孤拔中伤死亡,法军伤亡惨重,匆忙败退。这是台湾军民团结合作、上下齐心所取得反侵略斗争的重大胜利。

台北府城


致力振兴台湾实业

1885年(光绪十一年),台湾正式建省,

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重视振兴实业,发展商贸,采取了开发建设、清丈赋课、抚番开山等一系列措施,为台湾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基隆是台湾北部的重要港口,遂设立招商局、煤务局,委派林维源任总办。他斥资30万银两,支持港口建设,测量内港的深浅,兴工浚渫,开辟港道,连通铁路,开采煤矿。光绪十三年开始修建铁路,由台北南下至新竹这一段,全程长达42公里,经过6年修筑,于光绪十九年竣工;台北至基隆则于光绪十七年通车。早年计划开发的基隆八斗煤矿,因种种原因议而未开,也在刘铭传时代,才由林维源出面邀请富商蔡应维、冯成勋等人与官方合办开采,初见成效,但后来又被清廷否定而停产。

率先进行丈田清赋

近300年来,大陆汉族移居台湾,先民参与开垦活动,所有经营耕作的土地,均未进行勘丈建立地籍。刘铭传上任后,全台湾实施清丈赋课,台南、台北两知府设立清赋局,委派林维源担任全台湾实施清赋工作,调集官吏30余人履各县,会同绅士分别深入至各州、郡、庄,进行逐户查问田园多寡,然后勘丈以校核。“前匿者免其罪,私租悉革,一入公家。严官吏赏罚为策励,善者按异绩补署,贿匿者劾之。”林维源以身作则,带头做好板桥林本源家族的土地清丈,有力推动清赋工作开展,两年出色完成任务。刘铭传上谕:“此次开办清赋,给单升科,事事皆林维源倡助,所有屯租、番租、大小租户目参差,俱由林维源会同司道分别鉴定,民众称便,上下翕然”。林维源清丈有功,朝廷授予“太仆寺少卿,赏二品顶戴”。

平抚生番安居乐业

当时,清廷甚为台湾的“生番”(土著民族)所苦恼,如何招抚?是为内政的一大问题。遂钦命林维源全台湾垦抚帮办,他则在大溪设立抚垦局,并置行馆于大稻埕六馆仔,以便就近调度。在抚垦局下设立义塾,收容数千的土著儿童,施予致育,又在台北天后宫开设番学堂,免费招生念书识字,开启知识,组织学子前往台北府城参观学习,以开启眼界。每年好几次带领大溪的男女学生,到板桥参观历史文化古迹,以提高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实行广招垦户,务使声气相洽,情志相通。经过若干年艰辛努力,开垦荒地17万余亩。与此同时,开渠宜兰河道,引水灌溉田园数万亩,发展农业生产,从福建安溪引进乌龙茶种苗,分配给垦户,鼓励沿山种植茶树,开设制作茶坊,发展茶叶生产。从此,台湾发生了巨大变化,百姓安居乐业,赢得上下拥戴。

倾心建设台北府城

林维源不仅在抵御外侮、开拓建设、清丈赋课、抚番开山方面颇有建树,而且支持建设台北城、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也卓有功绩。光绪年间,台北知府决定由陈星聚承办建设台北府城,仅城墙造价就要20万银两,朝廷拨给筑城经费根本不敷支出,林维源负责督造台北城,带头捐资10万银两,建造通往板桥的“重熙门”(又称小南门)和一部分城门、城楼。台北城的建筑材料,都采用就地取材的办法,石材大多采用北投区其里岸的安山岩,利用淡水河的舟行运至台北,用安山岩砌城墙。城门则用较有硬度的观音山石。砖、瓦则购自厦门。因此,顺利竣工,城墙砌之坚固,型式之优美,为人称道。其际,承恩、宝城、景福、丽正四门,亦相继建成。为了使台北城尽快形成商业街市,林维源与厦门人李春生合作投资,模仿西欧建筑风格,在大稻埕一带营建“千秋”和“建昌”两条街,众多富商云集,一时百业俱兴,市井繁荣。又从上海购进人力车150部和马车若干辆,行驶于城内、大稻埕、艋舺之间,城区交通便捷,为台北迈进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基础。

创办书社移风易俗

在台湾发展史上,移民北部的漳州人和泉州人,曾一度因土地利益问题而发生集体械斗。林本源家族尽力排解,以求和睦,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859年(咸丰九年)台北盆地又发生大规模的漳、泉人械斗,遍及淡水河、大溪、新店溪两岸,弄得民众家破人亡。这种民间械斗不仅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融洽,而且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破坏。时林维源主持家计,竭力化解矛盾,寻找解决各方分歧的长远之法,通过教化能够使民众知书达理,明白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于是,1862年(同治二年),林维源出资修建“文昌祠”,设立“大观书社”,聚集漳、泉两族的绅士,对当地民众实行免费教育,教之孔孟经典,课之诗文讲解,明以儒家道德规范,希望借此改变民风,转化彼此之间的矛盾。书社所需一切费用概由林家负责供给。林维源以和谐为重,实行“和亲政策”,将其妹许配泉州籍举人庄正,并由他主持“大观书社”,以示祥和诚意的决心。从此,两族人士常往常来,共同吟诗作对,不再械斗,“化干戈为玉帛”。

1873年(同治十二年)扩大“大观书社”,又名大观义学。林维源不惜重金,礼聘福建文士、书法家吕世宜、叶化成、陈南金、谢琯樵等前来台湾,为“大观义学”教师,增添了台北板桥浓郁的人文气息,授徒讲学于台湾的台北、板桥、淡水、大溪、新店溪两岸以及宜兰之间,传授儒家经典学说。每年农历九月廿八日孔子诞辰都在“大观书社”隆重举行祭典,随着祭孔活动不断开展,儒家思想及其传统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高风亮节不做“顺民”

中华儿女,历来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许多事业有成的游子,情系桑梓,回报祖国家乡,林维源就是其中的典型。1877年(光绪三年),山西、河南两省大旱,饥民数十万人,辗转流离。林维源向朝廷献捐54万银两赈灾。翌年,晋、豫又灾害,即以母亲钟氏名义捐资2万银两助赈,受朝廷嘉奖,赐赠“尚义可风”匾额。台湾历年受台风袭击,水利设施损坏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林维源捐输50万银两,兴修大甲溪水利工程,不断引水灌溉农田,确保农业稳产高产,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因林维源对发展台湾的社会经济建设和海防建设卓有丰功伟绩,朝廷授予“太仆寺正卿”、“台湾垦务大臣”,赐二品顶戴花翎。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惨败,清廷耻辱签订了《马关系约》,将台湾割让日本。时林维源57岁,其儿子林尔嘉(字菽庄)21岁,他们父子不愿受侵略者统治,毅然放弃台湾庞大产业率全家内渡,寓居厦门鼓浪屿。1900年,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后藤新平访问福建时,亲自造访林维源、林尔嘉,后又三番五次派遣要员“游说”,威胁利诱,他们父子始终不为所动,坚决拒绝加入日本国籍,不屑做日本统治下的“顺民”,保持中华民族气节。1905年林维源谢世,享年66岁,林尔嘉继承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