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辞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何少川
2009年2月27日(台北)
今天,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在台北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的专家学者及会务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里要特别感谢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和黄清源先生,研究会的各位同仁特别是黄清源先生为了这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做了大量工作,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的各位同仁,向黄清源先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中极富特色、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曾先后在厦门、泉州、漳州召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包括台湾学者在内的许多闽南文化研究工作者、专家踊跃参加,使研究不断深入。之后,闽南文化进一步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重视。国家文化部于2007 年6 月9 日(国家文化遗产日) 在北京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颁发了牌匾。福建省人民政府于2007 年7 月13 日成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
闽南文化是讲闽南语的族群,在长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原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长期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独特地域内涵的文化。闽南文化由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多次交融、长期积淀发展起来,并传播到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闽南文化遗产从语言、服饰、饮食、建筑到民间习俗、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都与讲闽南语族群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闽南文化中的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木偶戏、木版年画、德化瓷烧制工艺等22 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一大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其中的代表。
闽南文化凝聚着闽南以及相关地区人民的思想感情、智慧、意志和力量,是闽南以及相关地区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巨大动力。闽南以及相关地区人民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造就了闽南以及相关地区人民独特的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闽南文化所承载的这些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首先是长期以来闽南以及相关地区人民的共同创造。同时,作为一个有着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创造力、意志力和凝聚力的讲闽南语的族群,也从来不拒绝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
闽南文化是地域文化或族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闽南文化,要重视它的特色和差异,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但也不能离开中华文化这条根脉。研究和弘扬闽南文化,决不是溯源返祖而呼唤传统复归,也不是不加分析盲目崇拜和全面继承,而是运用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其加以客观地分析和取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赋予其新的内涵,弘扬其精神实质,从而使其成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动力。
研究闽南文化可以进一步了解闽台之间的密切关系。福建移民是台湾人口的主体,而闽南移民又占福建移民总数的97%。通过闽南文化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闽南文化的历史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传播过程,探讨和研究与台湾之间相互的“五缘”关系,增进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和经贸合作,推动两岸交流向纵深发展。
这次“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我们收到大批论文,海峡两岸许多学者对闽南文化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我诚恳希望大家本着学术自由的精神,相互切磋、深入探讨,努力把闽南文化的学术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闽南文化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