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8 15:4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 丹

国宝诉说闽台缘


虢季子白盘


正在福建博物院展出的“国家宝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精品特展”,为金秋的榕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装饰一新的展厅内,跨越8000年时空的54件(套)旷世国宝一一显露真容,那富于原始韵律和神秘色彩的远古石器和陶器,那古朴精美、饱含历史沧桑的商周青铜器,那炫人心目、美轮美奂的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与玉器,那琳琅满目、工艺精湛的汉代艺术品,那富于宗教民俗与异域风情的魏晋隋唐金银瓷器……无一不是弥足珍贵的国之瑰宝。从这些绚丽多彩的展品中,我们品味到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感受到的是中华民族高度文明的历史精髓。

54件(套)顶级国宝精品,按历史年代分别布置在2个大厅和5个展厅,其中囊括彩陶之王的新石器时代涡纹彩陶罐、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商周青铜四羊方尊、神彩飞扬的汉代击鼓说唱俑、汉字之源的商殷墟甲骨文等等,这些国宝中的“大腕”,理所当然地受到参观者的“追捧”。然而,一些相对而言并不起眼的国宝展品,同样引起参观者的浓厚兴趣,尤其是能够体现海峡两岸密不可分的“证物”虢季子白盘和陶船模型吸引了我省观众特别的眼光。

四羊方尊


青铜重器 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重器。该器体量雄伟,器高39.5厘米,上口呈长方形,口长137.2厘米,腹下敛,平底,曲尺形四足,盘壁各有一兽首形耳,周身饰波带纹,制作精美,堪称周代青铜器的巨宝。

盘是古代的承水器。在商周时期,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即以 取水浇于手上,盘则在下承接脏水。《礼记·内则》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其中也包含了长幼尊卑的观念。这样的巨型器,还应有盛水、盛冰、沐浴等功用。战国以后,沃盥之礼逐渐废止,盘也更多地被洗代替。“子白”为这件器物的铸造者,“虢”为其封地,当时在河南、陕西分别有东虢、西虢。

虢季子白盘底部有8行111字铭文,记载了子白铸造该器的缘由。当时周宣王正对北方游牧族匈奴的祖先猃狁发动战争。子白作为军队的先锋,在洛水之北英勇杀敌,取得斩首五百、俘虏五十人的大胜。周王对子白大加赞赏,并在太庙的宴会上宣布赐给他四马战车、大钺、朱红之箭。子白于是铸造此盘,让子孙万世永为纪念。

虢季子白盘曾经的收藏者刘铭传,与闽台两岸都有很深的渊源。刘铭传(1836一1896年)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人。早年投身淮军,屡有战功。1885年台湾被清政府升为省后,他担任首任台湾巡抚。正是他及后代的苦心珍藏,才使这件国宝得以完好地流传至今。虢季子白盘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此后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苦难辗转岁月。起初被当地居民当作饮牲畜之水槽,后被时任郿县县令的徐燮均发现,将它带回自己在江苏武进的家中。可恰逢战乱四起,太平军攻克武进,这件文物又落到护王陈坤手上。清同治三年(1864年),刘铭传与太平军作战,攻下常州,在护王府中得到此盘。传说他在一天夜里正于灯下读书,突然间听到屋后马槽内传来极具穿透力的金属敲击声,心思敏锐的刘铭传很快察觉到这声音的与众不同,忙秉烛前往细看。只见这马槽形体巨大,沉重无比,轻轻叩之,便有清越之音,当是一件古物。第二天经过细致清洗,这件西周重宝便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不久,他解甲归田,隐居于大潜山,特在山中建造一座“盘亭”来珍藏此盘,并编写了一本《盘亭小录》,警示后世。他爱盘如命,从不轻易示人。他死后,他的后人同样精心守护这件国宝。抗战前后,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刘镇华、桂系军阀李品仙等都想获取此盘,均遭抵制。日寇侵占合肥期间,曾找到刘家后人刘肃曾,索要此盘,被刘家巧妙回避。国民党军队曾把刘家顶棚全部挑光,把地板全部挑起,挖地三尺,仍徒劳无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肃曾自愿将此盘献给人民政府。

虢季子白盘是研究我国西周奴隶制社会历史、政治、军事的重要资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盘。虢季子白盘曾经由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收藏,见证了闽台两岸的渊源。

龙耳虎足方壶


“最早的有舵之船”——陶船

船作为人们穿越水域的交通工具,很早便伴随着文明的诞生而出现。闽粤、台海地区先民更是驾舟高手,航海文化十分发达。《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特殊的地理环境,让闽越先民很早就要与波涛汹涌的海洋打交道,他们从蔚蓝的大海中获取宝贵的生存资源。考古发现证明,在沿海的昙石山文化中,遗址就多以贝冢形态出现,海生的贝类牡蛎壳,鱼骨、海龟壳等均有较厚的堆积。而福建地区的闽越族人,更是“习于水斗,便于用舟”,“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他们熟练地驾着轻舟,飘逸来去的画面。如今高悬于武夷山九曲溪畔悬崖峭壁间的船形棺,更显示了他们死不离舟的观念。船是他们的家,也是托载他们驶入天堂的灵魂之舟。1970年连江县浦口乡山堂村就曾出土过一艘距今两千多年的独木舟,该舟系用整根大樟木刳凿而成,长7.1米、前宽1.1米、后宽1.5米、残高0.82米。为我们再现了战国时期航船的原貌。此后,福建地区的造船技术不断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到宋元之际,泉州等海港更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书写了海洋文化的辉煌篇章。

这次展出的陶船模型出于广东,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早使用有舵船的模型。船的整体结构复杂,船有前、中、后三舱,舱上盖篷顶,前舱适合用作货舱。中舱比前舱稍高,屋呈方形,两侧各开一个门以供人出入。后舱为舵楼,特高,较前两舱窄,便于舵手操掌航向,鸟瞰前方,又称“望楼”。船呈长条形,头尾狭小,中间宽敞,底部较平。船的两旁有撑篙的走道,后舱右侧有厕所。

宋代哥窑瓷器


船的整体塑造十分逼真,甚至做出了锚与舵的模型。船锚拴系在船头,形状似十字柱础,沉入水下,可以较好地扣底抓沙。船头两边分别插有三根桨架。船两旁为撑篙的走道。船舱里横放8根木头,这些横木称为“梁担”,有“梁担”则船体坚实,吃水深,载重量大,行驶平稳,风浪里不易颠簸。舵楼中装有舵,舵的形状下宽上窄,宽扁便于掌握船舶行驶方向,上部窄圆,便于舵公操作把握。下部向后伸斜入水,舵下端与船底齐平,水浅时无须提舵。舵叶后部有一洞,估计是靠岸停泊时用以悬起船舱的。船上塑有6个人物,分立各处作操作状。按人物身高比例推算,船实长应为15-20米,高度应为4-5米,载重量达5吨,是一艘设备完善的航行于内河兼浅海岸的客货两用船,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远航能力。此外,甲板上还布置了六组矛和盾,与嘉峪关3号魏晋墓壁画“宿营图”中所见者相似,能够进行必要的防御及作战。

“舵”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史的一大贡献。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相印证,证明汉代船尾设舵确实存在。而在西方造船史上,舵迟至1242年才出现,中国在这项技术上以领先一千多年的优势,将其远远抛在身后。

国宝陶船的出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华夏先人超强的造船技艺,更让我们仿佛看到远古台海舟船往来的和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