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 15:5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少川

骊歌送行 魂归故里

——怀念李亦园先生


李亦园(台湾学者)

2017年4月19日13时46分,本来是午休时间,却接到好友孟孟(台湾施沛琳教授)通过微信发来一条消息:“4月18日19时, 李亦园先生于台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逝, 享年86岁。”

噩耗传来,?让我顿时愣住了。待回过神来,消息已经很快就在泉州文史界以及世界各地的朋友当中传开了,香港媒体名嘴杨锦麟同学也快速转发,新马泰菲越印乃至欧美澳洲等地朋友圈,?连在迪拜的闽南商会朋友圈也转发了,?大家不约而同在手机微信朋友圈上点击送上“双十合掌”的手势向先生表达哀悼之意!

李亦园先生是令人敬佩的乡贤,也是前辈学术大师,?他的书籍是排在我书桌前面不可或缺的经典,指导着我们从事“泉州学”研究。大师走了,但他留给我的印象却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忘。

记忆这个东西真神奇,我脑海中很快浮现第一次听到“李亦园”名字的往事:那是三十多年前,刚进入厦门大学时,泉州宋代古船发现者庄为玑教授告诉我的,?大意是历史系的学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静心下来做田野调查,如他熟悉的一位从泉州走出的学者在台湾很出名,?名字叫李亦园,为研究华侨历史专程在马来西亚一个叫麻坡的小镇住了一年,专心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著叫《一个移殖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庄为玑教授鼓励读历史的人要像他那样才有出息,意在向乡贤学者李亦园学习。当时历史系图书馆没有此书,为此我还特地跑到厦大南洋研究所找到何乃川教授的夫人曾伊平老师“开后门”,?才从“港台书库”专柜借到这本书连夜读起来,因此记住了“李亦园”的名字。

李亦园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是家乡人的骄傲。他在台湾从事学术研究60余年,研究领域广涉人类学、文化学、比较宗教学、神话研究,并以高山族、华侨社会以及华南、台湾汉民族间文化为田野研究对象,成为著名学者,著作等身,费孝通曾题词赞誉:“海峡分西东,学同谊自通。九州多开阔,比翼遨长空。”先生热爱家乡,对“泉州学”的确立、构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成为最早推动两岸多领域学术交流的学者之一。先生的逝去,不仅是家乡泉州也是海峡两岸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本人因从事记者及泉州学研究所工作的关系,得到福建师大李少园教授(李亦园之胞弟)的引见,曾多次走近先生,有机会直接采访、当面请教,还得到先生赠书、赐稿,留下许多合影,其中先生亲笔为泉州学研究所的题词特别珍贵;难忘当年在先生泉州的家中一同听南音、品月饼、共赏中秋月;更难忘的还有幸应邀跨越海峡到台北登门拜访,参观先生工作室与藏书馆……当记忆的闸门一扇一扇打开时,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如电影一幕幕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有机会聆听先生时而抑扬顿挫,时而平和淡定的娓娓叙说,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如沐春风。在我看来,先生的经历,就是一部真实的传奇。

正如先生所说,他本身就是“唐山过台湾”的故事:

1948年一个秋风萧瑟的傍晚,他还是一个17岁的少年,在晋江古渡头,拜别依依送行的母亲,前往台湾投考大学。原来约好一年之后回乡相见,岂料由于人为藩篱,山海阻隔,此一去竟长达40多年,一道浅浅的海峡,母子无缘见面。

为此他曾经写了一首诗,表达其浓浓的乡愁:

想眺望故乡的山岗,我登上阿里山,

只见到云海茫茫,云海茫茫。

想寻觅故乡的小溪,我沿着淡水河到海滨,

只隔着一片汪洋,一片汪洋。

啊,阿里山!我愿将你去填平大海,

让母亲见到孩子,让孩子见到亲娘!

先生又说,后来台湾开放人员大陆往来时,他是台湾“中研院”院士、新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受高层身份之累,一直等到1989年,才能够首次回大陆看望老母亲。先生曾深情回忆道:“1989年中秋节,那时候老母亲还健在,老母亲与世纪同龄已经89岁,终于在盼望40多年之后等到我回家团聚,那一个中秋之夜是我们全家最最高兴的节日。老母亲苦苦等我40多年,结果我仅伴陪她4年,老母亲就逝世了。”说到动情之处,我亲眼看到先生的眼镜片因激动的泪花而闪闪发光……

说到先生,当然离不开“泉州学”的话题。1989年,他首次回乡探亲时就应邀出席了学术座谈会,在会上明确肯定“提出泉州学是可以的、可行的”,由此引起泉州文史界人士的重视,并开始了创立“泉州学”的探索。

随后,在泉州举办(1999年)“海峡两岸泉州学研讨会”上,先生提出对“泉州学”的见解和定义:“所谓‘泉州学’是一种以泉州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活动、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际综合学问”,对“泉州学”的确立、构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02年,李亦园先生在《释论“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内在文化意涵》论文中,运用费孝通与之谈话中提出的中华文化具有“美人之美”特点的重要论述,得出了泉州人独具“海洋心胸、海洋性格”与“宽容并纳、百教共存”等文化特质,在充满文化纷争、宗教冲突的当前世界是值得世界各国学习的,具有真正的“普世价值”的创意性结论。

2003年,先生在泉州出席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上,他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从大视野、大格局阐释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所具有的泉州文化精神,为新世纪“泉州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012年,泉州学研究所与泉台交流协会一起联合出版《李亦园与泉州学》(九州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书,是对李亦园先生有关“泉州学”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总。

此书刚出版时,恰逢泉州李贽研究会应邀访问台湾,先生之弟李少园教授担任访问团团长,我应邀作为该组团顾问同行访台,借此难得机会一起前往位于台北研究院路二段61巷3弄的寓居拜会先生,亲手将《李亦园与泉州学》一书敬呈大师。

两岸开放以来,李亦园先生近50次跨越海峡,出席两岸学术会议,开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为“泉州学”倾注大量心血。我认为,先生是“泉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功不可没。

李亦园先生热爱家乡,落叶归根思想强烈,他曾于1990年前往菲律宾奉父亲李根香骨骸回归故里,安葬于泉州清源山赐恩岩南麓,并镌嵌字楹联“春来故土蔬又绿,根在馨园蕊自香”于墓前。其母林朝素1993年去世后与李根香合葬,纪念碑上刻“李根香诗翁林朝素吟侣唱随归藏”。这座合葬墓列为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家乡一处文物景点。2001年6月,先生因病住院(做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前夕不禁想起,曾将父亲遗骸从菲律宾归骸故土,自己却留身台岛,不胜感慨,乃题诗一首:

“捧回故土老亲骸,

却滞己身在蓬莱。

华夏他年终一统,

切望魂兮归乡来。”

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的迫切愿望,颇有陆放翁诗韵。

2003年中秋节,先生应邀回泉州出席“闽南文化研讨会”,他在大会演讲时高兴地说:“过去我曾很矛盾,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我是台湾人,也是泉州人,以往一直不知道应该如何来解决其双重身份。台湾与泉州都是属于闽南文化,现在可以用闽南文化来解决我的双重身份。”他认为,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而闽南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台湾文化跳不出中华文化圈。他提出两岸应共同努力,合作交流,弘扬闽南文化。“希望两岸早日统一”。

我记得,这次会议恰逢中秋佳节,先生当晚回家与弟弟李少园、姐姐李园生全家团圆。海内外许多朋友都应邀参加,其中有泉州籍台湾著名南音艺术家王阿心、台湾历史学者陈瑛珣、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林水坤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先生吟诵起苏东坡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时,浓浓的乡情融入无边的月色里,表达了两岸骨肉同胞共同的心声。

中秋年年过,岁岁不相同,这一年先生携夫人刘时莼女士跨越海峡来故乡团聚。先生说:“此次应邀出席在泉州召开的第二次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恰逢中秋佳节,得以与故乡亲人团聚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不由感慨万千。这是两岸开放探亲往来第40多趟回乡,第二次有机会在家欢聚中秋之夜。第一次是离别家乡40多年之后的1989年中秋节,那时候老母亲还健在,此次中秋月圆老母亲却不在了……”

谈起故乡父老评价他的母亲林朝素女士是“开创闽南女子教育先行者”时,李亦园教授的眼里含着感激的泪花,怀念起父母亲在世时的点点滴滴。

李亦园少时在泉州家中,深受父亲熏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几十年,一直心系故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父亲李根香是旅菲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和篆刻家,世称诗、书、金石“三绝”,母亲林朝素女士也有很高的诗词造诣,受其影响,李亦园与姐姐李园生、弟弟李少园都会作诗,也都成为文科教授,“教授之家”在海峡两岸传为佳话。

月正明,茶正香,诗意正浓,李亦园之弟、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李少园当场深情款款地吟起即席诗作。恰逢中秋返乡的台湾著名南音艺术表演家王亚心小姐,即兴弹起心爱的琵琶,未成曲调先有情,演唱一曲《静夜思》,声情并茂,宛如天籁之音,深深地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我还清楚记得,李亦园先生望着故乡的中秋明月, 感慨万千,他说:“去时17,?今日归来71。月是故乡明,饼亦故乡香,回家的感觉真好!”当时,先生把在座的大家都逗乐了!

触景生情,我当即以海峡兄弟中秋团聚故园为题,在采访本上拟写一副情景对联,上半句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李亦园李少园海峡两岸骨肉兄弟中秋之夜团圆在故园”;园、园、园,?三字“园”,又扣紧“圆”,平实而有韵趣;可惜下半句却卡住了,由于当时不敢冒昧向大师请教,错过机会, 留下终身遗憾!时光如流水,一晃15年过去了,采访笔记本还在,下联却至今还未续上……而今,李亦园与李少园都驾鹤归去,念及于此,潸然泪下!

我真的好盼望,盼望早日续写下半句成对联;盼望先生开创的闽台交流情缘来日再续缘;更盼望早日《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

先生生前盼望叶落归根、魂归故里,身后愿祔葬于泉州其父母李根香和林朝素墓地。先生的手稿以及有关书籍、用品、文物,拟捐赠故乡泉州, 盼望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或泉州博物馆开辟一个陈列室, 以“李亦园先生纪念室”命名。先生的学术著作丰富,盼望泉州市有关机构编纂出版《李亦园全集》,编入“泉州学丛书”系列。

先生逝世之后, 其哲裔李子宁先生在整理其父遗物中发现了大师生前留下一首《自悼诗》。子宁马上通过“伊妹儿”?传给泉州家乡李少园之子李可梁、李可丹兄弟,李氏兄弟则在第一时间立即传给我。

全诗仅八句,?就有四句讲到故乡泉州:第一句泉州;第二句“温陵”即泉州古称;第三句“培元”即泉州培元中学母校;第四句“宏恩永心铭”即感恩泉州。故园深情,跃然纸上!

魂归来兮!

魂归故里!

兹将李亦园先生手迹《自悼诗》抄录于后,以飨读者:

泉州钟气灵,温陵孕育成。

培元多栽培,宏恩永心铭。

台大哈佛情,中研幸留名。

如今将归去,骊歌送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