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5 10:4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有芳

 

“万善同归”慰忠魂

陈有芳

平潭1.jpg

义家碑记.jpg

万善同归义冢及碑记

 

今年4月20日上午,笔者参谒了平潭“万善同归”陵园,这里安息着清代4000具戍台兵员亡灵。

2012年1月,平潭修建坛东大道时,发现岚城乡东坑村北一山头,有个“万善同归”义冢,墓碑落款为“民国二十五年夏日吉旦立”。

村老人会反映,上辈传说,内有600具遗骸,但越挖越多。最后探明,十个葬坑,每坑纵深6米,内敛遗骸三四百具不等。自2013年3月至12月,共清理出3975具遗骸,加上义冢外的28具骨骸,一共有4003具骸骨,数量惊人。由此牵出波澜壮阔的清代海防史。

平潭有关史料记载,这些遗骸来自海坛水师兵员。1680年(康熙十九年),清兵收复海坛(平潭)。自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置海坛水师,至1895年台湾遭割日本止,在长达211年的时间中,福建沿海共有70多万兵员,与台澎戍兵实行三年换防制度。其中海坛水师派出70多批次8万余人,占了总数的1/9。不少兵丁因战事疾病客死他乡,尽管处境困难,上司必将遗骨装敛,运回故乡;亦有一些轮防海坛的台籍兵员遗骸,埋葬于此。经年累积,遂成巨葬,见证了清代的台海风云,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史实。

《平潭县志》(1995年版),卷七“建筑志”中,有“义冢”一节内载:南北堰义冢。北义冢,在候均区新府口;南义冢,在港仔口。明洪武年间修建的南北两座炮台,也位于此(故又称南炮台和北炮台)。民国时期,随着岚华中学和小学的创办,县府将两处义冢遗骨合一,移葬上述山头,并立碑志之。

“六死三留一回头”,流传平潭的这句俚语,说明戍兵的艰难处境及死亡率之高。不少戍兵过台湾海峡时,被风浪吞噬。还有一些戍兵因缺医少药导致战殁、病亡,未能准确计数,所以上述遣骸统计数显然是不准确的。我长在岛上,少年时,多次听父辈说起先人为“吃钱粮”(吃皇粮)当戍兵,换防过台海而丧身的往事。

戍守台澎的换防兵制,维持了200多年之久,体现了清廷对卫护台湾的高度重视。其间,海坛水师充当了重要角色,对稳定台海,固守台澎,起了重大作用。近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发现许多海坛水师资料,其中有内阁大库139份、军机处档案147份、“皇帝上谕”7份,还有乾隆皇帝直接任命海坛镇总兵官的资料,可见平潭战略位置之重要。

平潭岛民的祖先多来自内陆。他们辗转流落边陲海岛,饱经内忧外患,具有爱国斗争传统。清代,平潭隶属福清县太平乡,叫海坛里,百多年间走出多名高级将领,称“一里六提督”。近年核查,实际为“八提督十二总兵”,参将以上更达80多人。平潭当时堪称“海军之乡”、“将军之岛”。其中有战死抗英沙场的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台湾水师副将江国珍等。他们禁烟反毒,捕贼缉盗,浴血苦战,为国拼搏的感人事迹,流传岛内外。在换防台澎,守护宝岛的200多年间,岛上流行世兵制,即祖孙数代人接连充当戍兵。所以,背井离乡、告别亲人,战死病殁、葬身风浪,是常有的事。死难者的遗骸得以归葬故里,使魂灵得以安息,这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为安置这些遗骸,当地政府从东海陵园拨出地段,建造墓园,“万善同归”墓碑一并迁立。4月3日,平潭各界100多人在东海陵园举行仪式,祭奠这些为国戎边守岛的无名英雄。

平潭地处福建沿海,每遇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便成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许多抗倭、戍台的珍贵海防史料,还有遍布全岛的古炮台、古营寨、烽火台等遗址和保家卫疆的动人故事和传说。他们连同为祖国统一而献身的无数英烈的往事,丰富着平潭的光辉史实,丰富着这块热土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