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9 00:2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杨少衡



五福庙三问

 

少衡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军设“援剿镇”(一说设立海坛镇水师)于福清镇东卫。时海坛岛属南明政权所辖,由名将朱天贵镇守。两年后,清军将领万正色征海坛,与朱天贵在海坛、平海澳、崇武等海域大战,获胜。再过3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海坛水师屯驻海坛。其后这个岛屿上有了一座“驻镇都城隍庙”,又名“威灵公庙”,民间俗称“五福庙”。

微信图片_20220129003110.jpg

五福庙(平潭  供稿,下同)

五福庙的这几个名称内容很丰富,可以细加解读。所谓“驻镇”什么意思?那应当与水师驻防相关。“都城隍庙”和“威灵公”则表明规格很高。据资料载,明初朱元璋曾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4等,京都、开封等城隍封王,其余府一级城隍“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秩二品”,州、县城隍则列侯、伯爵位。明清两代这一建制相沿,府一级城隍神多称为“威灵公”。“都城隍庙”通常是京城或省城都会的城隍庙。五福庙为什么有资格这么称?一般认为是因为清代海坛镇总兵官至二品,城隍神级别与之相当,所以即“公”又“都”。而“五福庙”这一俗称包含5个福,即福建、福州、福清、福塘里以及陈福。前4个是地名,后一个则是人名。宋以来多奉已故英雄或名臣为城隍神祇,五福庙所祀神主便是陈福。资料称这位陈福是出自福塘里的一位南宋名人,实名陈寿,字九筹,号七溪钓叟,乳名阿福,谥文安,“登宋绍兴丙辰科进士,高皇帝以徽宁公主招尚驸马,历官翰苑,征金有功,晋封公爵。特召内转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师”。因功御赐“忠国孝家”和“五福堂”匾。以其地方人物、名臣加上战功声望被奉为本庙城隍神,其“五福堂”亦成为本庙俗称“五福庙”的来源。

我注意到五福庙的建设时间有若干说法,包括“太岁殿始建于元,明代依太岁殿增扩建为驻镇都城隍庙,即五福庙”,以及“建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等。2012年该庙修葺时发现的一块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碑榜则载录:“此庙系吕总镇于雍正七年兴建,计至道光二十五年止,共有一百一十六年。”说的是总兵吕瑞麟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修建了五福庙。亦有认为吕瑞麟当年只是重修该庙。还有专家认为五福庙与福州都城隍庙有飞炉渊源。各说皆有其根据。学术的事情只能由专家去探讨,于我而言,无论这座庙早几年晚几年出现,它都是不同凡响。

近些年来,我曾屡屡前往平潭,都是因工作事务匆匆来去。有意思的是几乎每一次都到过五福庙,因此印象最深。平潭岛上好风光,五福庙无疑颇具代表性,犹如著名的石牌洋石帆,只不过前者属人文景观,后者属自然景物。我不是文史专家,对民间信仰亦无研究,作为一个慕名而来的游客,五福庙依然让我感受无尽,颇多遥想。我称之到此“三问”:一问石头,二问建筑,三问神明。

为什么要问石头?石头到处有,平潭岛更是石头世界,石帆远近闻名,石头厝举目可见,相比之下,这里有一块石头超乎其他,该石头叫做“磹”。民国《平潭县志》称:“考平潭所由得名之故,又因中有一石,平如坛,俗呼巨石为磹,后遂作潭。”原来平潭县得名自这块平坦巨石,有它才有了“平潭”之称,如今这个欣欣向荣的平潭开发区远自那个巨石而来,所以此石别具意义,非常值得一访。该巨石在哪里?就在五福庙。但是我在庙前举目四望,顿觉茫然,因为除了房舍和场地,未见有“磹”。拉住领我们探访古庙的当地文友赖民,请教“磹”化身何处?赖指着周边笑答,原来我们就站在那块大石头上。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谓“二问建筑”就是看庙。这里有两座殿堂并排而立,一侧为城隍殿,一侧为太岁殿。相传太岁殿建于元代,供奉太岁神像,后屡经战乱与重修,目前所见建筑系十余年前修复。五福庙包括这两个殿和戏台,占地面积有940平方米。其中城隍殿为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5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类似庙宇建筑都有很多讲究,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于我这种行外人,这座城隍庙建筑有何特别值得注意之处?赖民同志随手给我指点3处,一是大殿门楣背后大壁上,那里悬挂着一个木制大算盘。据称该算盘可用以裁判钱财纠纷,辨别是非,惩戒邪恶。城隍庙挂算盘似乎并不罕见,例如上海城隍庙仪门的大算盘上还有“不由人算”4字,以示“善恶有报”。平潭五福庙这个算盘则造就了一句口头禅,据称旧时平潭市井坊间,若出现账目相争,总有一句警语被脱口说出:“到五福庙算去”,表面说的是数目,内里更指人心。殿堂中部位置还有一个看点,这里横亘一条低石阶,赖民指着相对于石阶的上方梁栋,问我们可看出内外两侧建筑风格之不同?经他提示再细看,果然形态有别,内侧偏于简单质朴,外侧则倾向繁复华丽。原来竟是明清两代不同风格。如果认为该庙系清代所建,那么则体现为前后时期的不同风格。这一区别即表现出两个时代的审美特点,也反映了这座庙本身的扩展。再一个看点则是两幅壁画,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墙体上,均为清代作品,一为虎啸,一为龙吟。据介绍,近10年前重修城隍庙时,为了保护好这两幅古壁画,人们煞费苦心。五福庙于2001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妥善保护好两幅古代留存至今的壁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然后便是“三问神明”。五福庙神明了得,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它是著名的“一庙两城隍”,别地方的城隍庙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城隍爷管辖,这里居然多出一位,两位城隍爷共居一堂。如我这种凡夫俗子,肉眼一看居然还不止于俩,暗自一数似有三尊神明,这是怎么啦?原来这里有一尊泥塑神像,俗称“硬身”,固定端踞于庙堂,左右各伴随城隍神夫人及公主。另有一尊木雕神像俗称“软身”,属于可移动塑像,适用于抬出庙出巡。这2尊雕像高均在2米左右,都是五福庙本神。而另一尊安于前部,形体较小高仅1米左右的是客神,来自台湾,称“台湾城隍”或“台湾客”。所谓“一庙两城隍”即指五福庙城隍爷以及这尊台湾城隍爷。

001ffpZCty6UceUXMOAe8.jpg

蜚声海峡两岸的“一庙两城隍”

这位“台湾客”有故事,其背景是清代戍台“班兵”制度。据资料载,清廷收复台湾后,采纳施琅建议,从闽、粤两省50余营中抽调兵丁,合计万人组成台湾镇,调台之兵每3年由原营派出同额营兵取代,3年轮替一班,因之称为“班兵”。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起,实施200余年。海坛镇班兵大多戍守台湾安平协与澎湖协两地,主要在澎湖。相传平潭班兵在海上曾遇大风,祈求家乡城隍爷保佑,终神明现身,安然脱险。其后平潭城隍爷作为保护神被移奉澎湖与台南,供于澎湖马公岛兵馆海山馆(平潭别称海山)的神像称“海山城隍”,移奉台南海山馆的则被称为“五福爷”。而台湾的城隍爷也同样作为保护神被班兵从台湾移奉海坛岛,供于五福庙,成了长驻的“台湾客”。资料载,台湾城隍移奉平潭后,由福建赴台的官吏、将士、商人、船员多到此叩拜,祈求庇佑。台湾商船来平潭经商贸易时,也要到五福庙烧香祈福。每逢初一、十五,两岸香客云集,五福庙两城隍共享香烟旺盛。亦有资料提供了这位“台湾客”来历的另一说法,称甲午战争后清廷割让台湾,戍台官兵挥泪撤退,特将台湾城隍神像奉送到平潭驻地,安放于五福庙,以示对领土台湾的缅怀。无论是哪个说法,讲的都是班兵的故事,表现的都是同一段历史,内在的都是台湾与大陆的血脉相连,都显现于这尊来自台湾的神明,以及端坐其后那尊五福庙都城隍爷身上。

在五福庙问石头,问建筑,问神明,三问之得均丰富不已,令人不能不感叹这座城隍庙之独特,以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凡。站在平潭之来的巨石“磹”上遥望,似乎还能看到当年戍台“班兵”于海上赴险克难,破浪前进,有此间的两位神明与他们同行,和他们共同生活,承担他们那个时代的历史使命。这座庙以及两位神明因之也进入历史,时至今日依然令我们念念不忘,在化为当下平潭一大旅游胜景之际,还在为我们提供文化的以及祖国统一的资源与记载。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