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线 也称横哨戏,俗称福建乱弹。福建地方剧种。清中叶,乱弹腔、石牌腔与秦腔先传入闽北,而后延至闽东,逐渐与本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剧种,己有300多年历史,曾广泛流行于闽北和闽东的寿宁、古田、屏南等县。民间戏班以“上路班”“下路班”“南路班”“北路班”区分。来自建瓯、古田的“北路班”名声较大。随后,其他戏班相继消失,只有北路班仍然活跃,“北路戏”因此得名。北路戏称这种以横哨(曲笛)为主奏的曲调为“北路调”。其唱腔主要以吹腔、及以吹腔发展出来的平板为基本调。同时吸收了徽调、滩簧、汉调及民间小调,形成一个多声腔的戏曲剧种。其唱腔除极少数有高腔曲牌特征外,大多数为板腔体音乐,正反宫音乐主要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圆顺、富有叙事性表现特征。北路戏传统剧目有300多本,文武戏并重。经整理挖掘的有100余本,其中有“五缘”(即剧目中带“缘”字的)、“六配”“九阁”“十三带”,其代表作有《岳云出征》《双合缘》《节孝图》《芦花记》《齐王哭将》《对珠环》《八府巡按》等。“北路一”是最早的著名戏班,其他著名戏班有 “新长春”“新品福”“新吉祥”等。2006年寿宁北路戏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