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 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闽南民间称之为“七仔班”“上路”“下南”“小梨园”等。流行于闽南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州、汕头等地,以及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闽南语系华侨华人聚居地。梨园戏是我国宋元南戏的遗存剧种,发源地在泉州、漳州,其历史源头是唐五代泉州歌舞百戏伎艺,有800年戏曲文化的历史积淀。享有“古南戏活化石”的盛誉。因宋末元初温州南戏传入泉州,肇端于唐宋大曲的“泉腔”(亦称泉音、泉调)演唱戏文,故现统称为泉州梨园戏。又被称“下南腔”。梨园戏吸收南戏的表演和剧目,形成了完整的南戏声腔。在发展过程,由于官宦所办家班与民间戏班的艺术取向不同,以及表演风格的各有所长,逐渐出现“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有“下南”“上路”之别。不同的路子都有各自的专有剧目(称“十八棚头”)和专用的唱腔曲牌。其三种流派风格特色为:“下南” 文辞较粗俗,保留方言本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成分较多。 “上路”保存大量与宋元南戏同名的剧目。题材多以夫妻悲欢离合的家庭故事为主,“小梨园”之名来自最初的官宦富室的家班,其艺人均为七八岁至十二三岁的童伶组班,年期5至10年,期满“散棚”重新组班,保留童伶演出阵容。剧目文辞典雅、结构严密,人物内心描写细致。梨园戏自明中叶以后,其声调除保留泉腔特点,也不断汲取和融化其他声腔的养分,如昆曲、弋阳腔、潮腔等等。并让其完全融化成泉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老剧种焕发生机。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高文举》《陈三五娘》《朱弁冷山记》《胭脂记》,新编剧目有《枫林晚》《节妇吟》《董氏与李氏》等,先后亮相演出。其中《董生与李氏》(王仁杰创作)被誉为2003-2004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2006年泉州梨园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