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上杭傀儡戏 福建地方木偶戏剧种。提线木偶戏,流传于闽、粤、赣、浙、湘边区及台湾。上杭县历来是闽西的木偶之乡,早在明代初,北方傀儡艺术就传入上杭,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至光绪年间(1875-1908),全县木偶戏班已发展到120多个,从业人员达数百人。1949年,尚有56个班仍在活动。上杭木偶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家。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提炼出了“走四台角、打四台角、整冠拍衣、撩袍端带”等一整套基本程式,创造了“揉鞭、揉棍、背人、脱衣、钉刀枪、打五彩、抢人头、钻火圈”等特殊技艺。表演用的木偶从最初的“十八罗汉”发展成“二十四诸天”。木偶形体从一尺八增至二尺五。偶线也从五条增至16条。上杭木偶戏班分高腔、乱弹两种。高腔无伴奏,只用一人主唱,锣鼓和帮腔,有“九调十三腔”板式。乱弹采用闽西汉剧(外江戏)的皮黄声腔,加上民族管弦乐器伴奏。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