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戏 以方言演唱戏文的高腔剧种,起源于屏南,流行于闽东北的屏南、古田、宁德、福安及闽侯、长乐等地。明末清初闽东北民间流行一种俗称“肩头棚”“驮故事”,由大人驮在肩上的化妆戏中角色的小演员边走边表演,其唱腔多以民歌俚曲及评话调,用“刀鞘板”(稍加工的砍柴刀鞘)配合锣鼓打出节奏,以后增加了管弦乐伴奏。表演多属小生、小旦和小丑的三小戏。清中叶,徽班、四平、乱弹、啰啰等外来声腔流入闽东北、本地人称“江湖班”,与当地民间小戏合流后,由早期纯用官音演唱,衍变成官(音)土(语)掺杂的演唱到用纯当地方言演唱的剧种。其唱腔以“高腔”和“三小戏”相融合。其剧目“三十六本头”,俗称“七双”(如《双封侯》《双钉判》等),“八赠”(如《赠宝塔》《赠金钗》等)、“二十一杂”(如《三官堂》《种葵花》等)。清光绪年间,曾红火了一阵。至清末已衰落。1960年平讲戏在全省消亡,仅在屏南民间杖头木偶戏或鼓吹班中,尚遗留部分剧目选段和音乐。屏南平讲戏流传至今有400余年,属于宗族戏剧,它的形成与活动都与不同时期宗族社会的酬神谢恩之类相关,有其独特的社会研究价值。2008年屏南平讲戏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