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 曾名兴化戏。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南戏剧种之一。南宋时期,受宋代杂剧影响,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及杂剧的表演,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而成为盛行东南沿海的南戏形式。元末明初兴化杂剧又吸收海盐、弋阳、昆山诸腔的养分,成为以兴化腔为主体,融入诸腔的南戏之一。明中叶是兴化腔的盛行期,因其行当分“生、旦、靓妆(净),丑、外、贴、末”七种,故其戏班被称“兴化七子班”。 在音乐方面,兴化腔大量吸收唐宋宫廷大曲及宋元民间戏曲的声腔音乐,其音乐储存量大,有谱可传者不下千支。其中与唐宋大曲和宋元词曲同名的曲牌量多,如〔八声甘州〕〔梁州序〕〔薄媚衮〕〔泣颜回〕〔生查子〕〔古轮台〕等。还有融佛道宗教乐曲、宋元里巷歌谣等等。 曲牌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保存宋元南戏相同的剧目50多种,演出剧目达4,000多个。该剧种在20世纪50年代整理出传统剧目多达3,675本(出),其中小戏(折戏)1,565出,本戏1,484出,连台本73部约526本。其数量为中国地方戏剧种中戏曲传统本之最。其中《王魁》《张协状元》《刘知远》《蔡伯喈》等剧目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南戏的艺术风格,连演七天〖JP2〗的《目连戏》明显保留中国戏曲初期的表演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仙戏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在整理传统剧目方面,发掘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琴挑》《瑞兰走雨》《百花亭》《果老种瓜》《春江》等。在整理改编和创作上更是走在戏曲界的前列,如《春草闯堂》《团圆之后》《新亭泪》《状元与乞丐》《秋风辞》等,都是全国同行皆知的优秀剧目。2006年莆仙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