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8: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南词 福建省重要曲种。亦称南词清唱、南词坐唱、南词北调。清唱类民间曲艺。流行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三明市将乐县以及龙岩、漳州等地,一般认为是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由江苏扬州、苏州为发源地传入,一路沿江浙一直传到南平、将乐一带;一路由江西赣州传入龙岩、漳州。传入之后逐渐与当地不同的方言、民歌小调融合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南词演唱形式是坐唱,演唱者三五人至十余人不等,各操不同乐器,边奏边唱,清唱的曲目也多来自昆曲剧目和当地民间故事。演唱特点是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古称“八韵”。传统剧目有:《出猎回猎》《昭君出塞》《白蛇传》《僧尼会》《牡丹对药》《西厢》《借衣劝友》等本戏和折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平市曾整理收藏剧本60多出。南平市还将南词发展成南词戏,成立南词戏剧团。将乐县内收存南词传统曲目有《断桥相会》《合钵收妖》《芦林相会》《昭君和番》等“四大曲王”和其他剧目及折子戏、小戏等18本。2006520日经国务院颁布面增南词曲艺列为福建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经省人民政府颁布漳州南词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