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00:2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十番八乐 莆仙古乐演唱。十番以十人为一队,奏十件乐器而得名。八乐亦因乐器而得名。合二为一称现名。流行于福建莆田市各区县以及福清、惠安、永泰等相邻的莆仙语系乡镇。据艺人口述,明嘉靖年间(1522-1566)莆田黄石镇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北辰宫和谷城宫举行游神行傩活动,已有来自莆仙语系的近200个十番八乐班社到此演唱。其唱腔音乐有200多首。十番最具特色的曲牌有《北妆台》《鹧鸪天》(俗称《风和子》)、《皂罗袍》《风入松》《泣颜回》等。八乐的曲牌有《采莲颜》《采花歌》等。另外还吸收了大量莆仙戏唱段为曲目。十番的乐器有:箫、曲笛、四胡、碗胡、老胡、琵琶、八角琴、单皮鼓、檀板、锣等,一般都要雕鸟嵌花、油漆贴金。其最古老的伴奏乐器有蓁(枕头琴)。八乐的乐器早期只有小唢呐、飘笛和锣鼓,逐渐增加四胡、尺胡、八角琴、小三弦。其演唱者兼打击乐,在乐曲的始末和每一句唱腔结束处加锣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