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八音 民间音乐。以八音乐器编制的鼓吹乐。台湾的八音源自广东,又称为“客家八音”,它演奏吹打乐和弦索乐。据不完全统计全台有24个乐团。演奏场所分为庙会、喜庆、丧事、后场四种,与民间信仰直接有关。乐器有唢呐、管(客语称“乌都孔”)、笛(客语称“箫”)、小椰胡、大椰胡、喇叭琴、京胡(客语称“吊龟,又写吊规仔、吊鬼仔”)、扬琴、三弦、秦琴、单皮鼓、绰板、梆子、竹板、堂鼓、小钹、小锣、小铮锣、大锣等。乐队最少四人,最多八人,通常六人。曲目分吹场乐与弦索乐,吹场乐有“普庵咒”“寄生草”“大团圆”“福禄寿”等。弦索乐包括民歌、小调、山歌类、曲牌类、戏剧唱腔类、流行歌曲与民间艺人编创的音乐。八音属于纯音乐,它最初是民间的迎送曲,后增加祭祀乐、戏曲中的唱腔与过门、山歌小调,成为丰富而活泼的民间艺术,它在客家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